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 第2章 说马服君 谈赵国是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第2章 说马服君 谈赵国是

作者:好二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2:23:52

上回说到,司徒博彦结束春秋空间,着录春秋而返战国,至赵之邯郸,见马服君赵奢。

赵奢闻司徒博彦所言,未有急驳,思所有时,方才言道:“小子之辩才,于尔之龄,殊为不易,至苏君之时,或可青出于蓝,实为难得。”

起身踱步,徐徐而言:“以尔来观,其危何在?以何解之?”

司徒博彦侧立,拜言:“今日之秦,其地四倍于赵,其人亦数倍,拥兵逾八十万。自义渠伏诛,北南西三方,再无后患,得以专一向东,其危甚烈。吾赵先前,与秦并不直接,随韩魏之失地求和,今已多地相接。秦军一动,上危故都晋阳,中击阙与长平,下经魏而击中牟,秦军三面而来,吾不能互救,邯郸必危,此乃当前第一大敌。”

“说及周边,北方之匈奴、东胡,屡犯吾境,犹以匈奴为甚,牵连吾边军不得弹动;北燕无信,因秦小利,屡犯吾境,果能封西秦于河西,吾军得专,小害也,不足为虑。”

“齐之今王,其必不久,不日齐必有变,待得其时,不与外争,无所后患,可不虑之;小国之鲁,楚侵日甚,不日无存,无需虑之;”

“南之韩魏,争相割地求存以适秦,如负伤急趋之人,根基伤而创益深。西秦逐之如围猎野兽,围而逐呼,血奔而不得歇,数惊而不得停,终力竭而待毙;待其亡,吾赵三面受敌,必不得存。”

“另言于楚,地大而不得即灭,失于秦而收于鲁,惧秦如虎,复侵鲁如狼,苟延残喘,不敢复争于秦,其胆已碎,其气已馁,独楚终不能成。”

赵奢不置可否,开口道:“以尔之言,何以解之?”

司徒博彦回道:“家翁烦听吾言,如今之际,其解有肆。其一曰掣秦,其二曰强赵,其三曰退夷,其四曰联楚。”

不待赵奢询问,司徒博彦续言:“其一之掣秦。今秦得以并力向东,在于其内无患,君臣相得。既如此,小子谏言家翁有二:一为藉平原君入秦之机,阴使人见宣太后及穰侯魏冉,预做准备,及平原君归,私携而反,至赵而得秦内情,针砭其弊,相商待动;二为先武灵王其时,吾赵已扩土河套,修长城以固其地,然后续重视不足,有以弛备。果若迁民耕种,置强军于此,或可南压秦地,以解当面困境。如此,以内外二策,或可掣秦。”

“其二之强赵,其说有肆,容小子一一为家翁道来。一为朝堂,当此之时,以秦之迫,吾朝当以静为佳。先惠文王在世,吾赵强而为东方雄,领合纵而抗秦,今先王薨而新君继位,于吾大不利,故小子谏言家翁,劝说太后,早做准备,以防逆流。”

“强赵之说,其二为众民。家翁先掌赋税,后拜上将,当知战争之所系,兵粮二字。今赵之地,东南富饶而西北贫困,重东弱西,有所战争,以东输西,靡费巨而少得利,长途奔而士气衰,异地战而形同敌,同无天时地利人和之胜,于战大害。”

“然西北者,物贫瘠而人凋零,北不得御匈奴,南不得击西秦,群臣畏难;故都晋阳,不及五十载而废,河套水美土沃,长城已固,未及开发。故小子谏言家翁,若迁民强军,集于晋阳,北助雁代,中辖晋南,粮以自足,兵自其出,旅途靡费少,兵知地胜,将得天时,合以人心,及战则优势在吾。若得其便,西渡河而至上郡,南击河东而袭秦腹。”

“强赵之说,其三为杂民。自先武灵王起,收林胡、楼烦、中山诸地,纳其民为赵人,然各国本非汉人,今杂而居,虽有融合,差异尚大,比及生活,比及生产,比及祭祀,比及婚丧,至今未能相恰,矛盾多起而不能得其力。今为解其结,小子谏家翁,移汉人及诸狄充于代、雁门、云中三郡,束以军屯之策。所谓军屯,以河套之地利水丰而养富其民,以匈奴外迫及军制约束而化其隔阂,以兄弟之义及匈奴财货而合其利心,以骑射之利及车甲之勇而溃匈奴解边患,以西北之军力而南下攻秦上郡。如此,则赵国强而为雄,封西秦于河西关中,事有所盼,且待秦时。”

“强赵之说,其四为农工。夫战者,粮费于途,兵荒于耕,不得积而徒耗,于国有伤,然存亡之事,不得以而为之。故为稳赵,农工二事最为首端。”

“所谓农者,粮也。赵之邯郸,河北之大邑,商业发达,往来不绝,财富俱增;然以粮而论,不及秦魏齐楚多矣。若秦赵之战糜久,则兵粮之缺,亟待有解。”

“至于工业,首推邯郸郭家,其冶铁成业,已逾百年,富比王侯,然家翁先年,阙与之战,当知秦赵兵器悬殊,于战为患不轻,此皆商家亲于利而疏于技之故。今为之计,小子谏家翁,于三郡和河套之地,放牧牲畜,以为民生及骑兵之用;种植高旱作物,以补当地驻军生民之需;至于故都晋阳周边,寻木林铁矿,以为冶铁而制军器,补充前线。”

听闻前两策,赵奢开言:“小子,以子之龄,言语如此,实叹为观止。鬼谷之能,竟至于此乎?然则苏君应不及于此。”

司徒博彦笑曰:“小子居于门下,常得听闻门中师伯师兄推理,有所翻说,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不足为奇,惜二君已出师门而不得反,无缘于此。剩余二解,吾续言于家翁?”

赵奢接道:“小子小觑于吾,其余二解,一为退夷,二为联楚,吾立于赵堂多年,焉能不深谙其事?初时止未及晋阳及河套事,不能盘活全局,今既得其理,其他自通达。然则,此理虽通,具实其举,恐难于登天,容吾所筹谋相商。”

司徒博彦闻言而答:“小子尚未至出师之龄,众师伯师兄亦已推演秦必壹于天下,故均不愿再出山门,徒劳无功。吾虽不敢苟同,然亦未能服众,故此有请于师傅,得以出赵,以证己说。”

“易经有云:元,亨,利,贞。所谓从事,贵在行健以自强不息,知其难而有所守,不坠君子之名。今之于秦,奋肆世之余烈,地广人稠,上下齐心,民以耕战,军强马壮,若高山滚石,势不可挡。然为赵者,束手就擒,引颈就戮,君子之不为也。定得奋吾全力,挽赵于颓危,终不负于赵,不屈燕赵悲歌之名。”

赵奢闻司徒博彦之言,眼神奕奕,击掌而叹,高声为喝,大笑而言:“小子虽幼,志冲霄汉,老夫佩服。小子既如此,老夫尚犹疑,岂不为尔所轻。”

旋即转身向司徒博彦,开口道:“小子现居何地,待吾先见太后,而后何处寻尔?”

司徒博彦拜曰:“小子今日方至邯郸,尚未安顿,径自来寻家翁。”

赵奢笑曰:“既如此,小子可暂安歇于本府,待吾见太后而反,与尔详言。”

司徒博彦拜曰:“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