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 第7章 谋返咸阳 请见韩非(上)

上回说到,公子扶苏,假死脱身,以避戕害;将军蒙恬,拘押阳周;胡亥回返咸阳,继位为帝,是为秦二世。

斯年八月,扶苏侍者反肤施,以蒙毅书信,示公子众人。览其信,众人聚议。

遍传书信,公子扶苏乃言道:“蒙毅以为信赖,书信言于吾等,往见李信家族,以为援手。众卿意下如何?”

叁人皆自关外而来,不得李信详情,面面相觑,无得有言。

公子扶苏愕然,恍惚而惊觉,朗声大笑:“秦统天下,今吾议者,尽皆齐人也,岂非怪哉。若朝堂得信,或父皇有知,不知如何作想?”

“孟辙”复曰:“即得一统,自然并等,何有关内外分别?仁者有亲,推己及人。”

公子扶苏拜,复曰:“大家误矣,某匪如此,今之朝堂,山东博士,并不见少,吾常学儒,博士淳于越,即为齐人,某并无内外高下之别。只是今日谋以朝堂规划者,竟无壹人熟稔老秦之情,颇为感慨,方有此言,大家恕之。”

歇而后言:“即公皆不知,吾乃略言其事,以为参考。李信者,废丘人氏,拾世秦臣,昔日重于父皇,六国覆灭,亦多功绩,虽不及王翦、王贲一族,亦为当时翘楚;及至伐楚败绩,遂失圣宠,其后虽随王家,伐燕克齐,终未能更上,终为陇西侯。待秦王称帝,随即隐退,潜居故里。”

闻听公子扶苏所言,各有思量。公乘阳庆乃问道:“其家族后裔如何?”

公子扶苏思曰:“不甚了了,然则蒙毅有言,需吾等接洽沟通,应亦有事?”

“孟辙”答曰:“兵将世家,各领风骚,今日登高者,蒙恬、王离为重,李氏世代秦臣,岂无意乎?如此,不防壹试。”

司徒博彦插言:“将军若成,秦相或亦可?今日朝堂,除以李斯,尚有何人?”

公子扶苏回曰:“先皇巡游,右丞相冯去疾留都。”

司徒博彦问曰:“其情若何,可为援引否?”

公子扶苏愧曰:“昔日居咸阳,并未多有往来,不确矣。”

公乘阳庆回曰:“无碍,先以李信,若能助力,再言冯氏,或可顺遂。”

即定其策,易容乔装,公子扶苏一行,起于肤施,共赴废丘,拜谒李信。本应轻车简从,以避耳目,然一行众人,止扶苏为秦人,余皆不得信赖,无可奈何,遂以并行,以身犯险,祈天怜爱。及至其地,遣使司徒博彦,托言蒙毅侍者,请帖拜谒。其时蒙毅蒙恬,尚未事发,无有顾忌,遂得入见。

斯年九月,秦二世胡亥继位为君,闻扶苏自杀,欲释蒙恬。赵高李斯,有以顾虑,并皆阻之,不得成事;待得蒙毅反咸阳,赵高记恨前仇,复以构陷,以除旧患。胡亥罪而拘押,迁于代郡。胡亥有以顾念蒙氏,多为贰人所阻。

斯年九月,佯为族人,公子扶苏,随李信子李超,反于咸阳,潜伏李府。因扶苏死信,胡亥并未张榜缉捕,大肆宣扬,故颇顺遂。至此,扶苏乃安,胡亥扶苏,共存咸阳。

斯年九月,李超以家谊,拜谒右丞冯去疾。冯去疾者,祖为韩上党郡守冯亭,及韩覆亡,各有飘零,去疾入秦,得始皇信任,累官升迁,至于右丞,略浮李斯,其子冯劫,始皇时为御史,一门双杰,耀于朝堂,不逊蒙氏双雄。当其时,李斯已为左丞,其长子李由任三川郡守,亦重秦廷。值此新旧交替,加以赵高崛起入局,二世初立,朝堂诡谲。

李氏于秦,功勋世家,冯去疾初入秦国,根基未深,颇为看重,亦愿往来,乃有家谊。及待新君初立,李超来拜,本以为李氏求兴,谋于官职;待见李超,先行允诺,待时而动,以为举荐。不料李超言及蒙氏双雄,颇有感叹,复以其父攻楚,失事见黜,遗憾终身而为感怀,颇多世情叵测,不得其终之感。冯去疾不明其意,静观其言。

言语有时,方有牵扯,隐晦而说,新君之立,世伯无功,比之李斯,略有逊色;另有赵高,典狱法令,教授今上,隐约师生,其情亦深,加以拥立,自为心腹;赵高者,宦也,小人尔,甫登高位,蒙氏罹难,加以时日,得迁中枢,恣谑狂悖,横行朝堂,恐无他人立锥之地也。蒙氏殷鉴,即在眼前,世伯在朝,尚需审慎。

冯去疾乃有所明,请以其策。李超乃拜,言蒙氏无辜,请以援手,以为后图。冯蒙均为外来,慑始皇威武,俩家并未亲近,以免自误。待闻李超所言,乃有思索,事涉扶苏,蒙氏得咎,听闻今上欲以纵放,皆为李斯赵高所阻,贸然言说,必恶贰人于朝堂,以今上心性,寡断无主,恐自招祸 。

见冯去疾犹疑未答,李超复言,蒙氏贰人,赵高逞凶之首战也,若不得阻,恐凶焰势成,朝堂慑服,未有敢言者。待得其时,无以立锥,悔之晚矣。冯去疾乃有所定,允诺言说今上,试为救助。

李超拜谢而别,临行遗函于坐。待冯去疾反察,大惊失色,乃为公子扶苏上书始皇之谏言底稿。扶苏因而见黜,监军上郡,进而自戕。今于家宅,复见其信,当李超所遗,乃有所思,有以安排。

翌日,有御史奏于朝堂,请议罪蒙氏,整肃法纪,为朝臣鉴。右丞冯去疾未止,左丞李斯亦未止,胡亥准,此事遂成。御史分至贰地,以证其罪。另李超以李氏后裔,有以举荐,以为秦臣。新君初立,无臣再言旧事,老秦旧勋,纷纷赞言。李超遂得列朝堂,与闻政事,以为参议。每有信息,乃转述公子扶苏。

另说公子扶苏,居李府,拜“孟辙”,习“仁政”,学治国。然得此时,时移世易,多有不可达者。“孟辙”自齐行来,多有见闻,至于秦地,亦在反思,以修其学。昔日周游,只为劝谏,今日教学,立需施为,转换之间,亦再琢磨。

司徒博彦,以书童侍侧,得观其学,见有波折,乃有所思。又见功勋,得亲公子,有以隐忧,遂思对策。呼黄老而施法阵,请观秦王政十四年之咸阳大狱。

时空转换,秦王政十四年,秦都咸阳大狱,已处其间。待得此时,韩非已居牢房,欲见秦王而不得,被赐毒酒以自尽,愤懑充室,懊悔满心,憾怨冲霄,天为不平。

司徒博彦侧立栅栏外,视战国诸子最末者,无言以应。待见其安,乃低言道:“韩子在前,小子有礼。”

韩非恍惚未闻,沉溺己思,未有所应。司徒博彦遂复言,并轻叩栅柱,以为提醒。

反复被扰,韩非转视栅外,囚室有窗格,自有月光漏入,亮于栅外,似有人形,影影绰绰,乃开口曰:“何人在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