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 第94章 唇枪舌战 异人反秦

上回说到,秦宣太后,以合纵而合秦,得除范雎,拥立新君,复权白起,另以秦而压合纵,要以谈判。合纵诸君至咸阳,以成其事。

闻得秦宣太后言,诸君皆有其意,然无有先言者。齐国邹衍乃出声言曰:“禀于太后,外臣可否得言?”

秦宣太后视齐王建无有他言,遂允之。

邹衍乃续曰:“今日众人,集于内史,数载苦劳,自为应数;臣所虑者,壹日罢兵,明日秦兵复至,则何如?”

见有卿相开言,诸国自有跟随,燕国栗腹亦有开言:“燕齐离秦,胜则不得,败则牵连,军兵战死,粮草靡费,数载伤亡,今日此会,合纵言成,燕何得有?”

其时,氛围诡谲,邻秦四国尚未有言,燕齐先发开口,众各有思,未有驳斥,无有应和。

待贰人言毕,魏龙阳君乃接言道:“太后圣明,贰位所言,亦有其理,无有所得,合纵之义,名不符实。”

其余诸国,皆有兵将驻内史,韩兵滞于陕县,并未得来,韩相张平,略微心急,乃直言道:“韩秦相邻,秦苦之数矣,今日必削秦,以为韩安,以周室亲,请众卿共之。”

余楚春申君黄歇及赵荀太师,互视无言。秦宣太后及华阳夫人均为楚人,考烈王长子亦长于秦王室,有所倚恃,有所顾忌,不得骤言。赵荀太师,因太子妻赵室女,且有长子诞,亦未有言,各有谋划。

见众卿无再言,秦宣太后乃慨叹:“壮哉诸君,文武双全,将相相和,惟秦有差,丞相无有,惟武夫代,不能言语于哀家。”

众卿闻言色变,诸君亦为赧然,秦宣太后不为己甚,乃续言:“合纵之功,哀家心知,然武襄君魏冉,操劳成疾,遽然离去,亦为吾秦之失;后待秦将奔投,秦亦合纵至属。今日城外拾数万将士,即为明证,复以老身薄面,方得无伤而至咸阳。无得如此,今日合纵之军,恐尽灭于此,诸侯不得安寝也,安来高据大堂,挥斥方遒之情?若以合纵之功,吾秦亦为盟,何功可酬?”

众卿闻而有异,然未有出言驳斥者。

秦宣太后乃续言:“今日之会,不为酬功,乃为和平。众卿皆有识,秦本虎狼,不得卒灭,终将反噬。然今以咸阳大都,城坚民众,精兵拾数,何人可言卒灭?昔日齐止贰城,终得复国,何言秦之未可?”

“今日之会,哀家有言,诸君思虑。秦赵之间,李牧领军退于洛水西,上郡之地,及洛水东至于渭水之交,皆归赵属,蒲津及于函谷,归于吾秦。秦军不再北上,赵军代防匈奴南侵,互为依托,以为兄弟。”

“秦楚之间,武关归楚,商於诸道归秦,巴蜀汉中,皆为秦地,西南诸邑,南楚自取,互为礼让,君子之邦。”

“秦韩之间,函谷不授,以韩之力,独绝殽道,等同魏地,隔绝秦邦,自为稳妥。”

“至于燕魏齐三国,无得有邻,不牵疆土,合纵之利,或为财帛,或诸国相商,以为调换,秦不牵连。”

“话已至此,诸卿在列,孰应之,孰否之?”

斯年九月初九日,暂停与秦谈判,合纵诸国,先以自恰。待得其会,因赵得地三郡,楚无功得郡,诸君有所不服,有言纷纷,叁日不决。

自去岁八月,李牧河东合军,“赵牧”随晋中裨将赵方,亦受归拢。经此壹年,亦多磨练。至于战国,亦有柒载,名卿重将,诸多见识。适逢其会,见不得决,乃私谒荀太师。

自邯郸壹别,至于今朝,数载已过,再得相见,复于秦境,老者白首,少者已长,恍惚之间,孔影留讯,马车唱诺,客栈相谈,坦诚相要,幕幕件件,浮于心间。入得府第,得见长者操劳憔悴,触景生情,心有所感,“赵牧”急趋而拜,发于其声,颤抖不止。荀太师亦有所感,动容于色,近前而扶,慨叹而赞,抚肩安慰。有以时间,方稍收敛,分礼而坐。

“赵牧”亦知太师繁劳,乃直言道:“合纵之会,多日不决,小子特为此来。”迎太师目视,“赵牧”续言:“自古合纵,多毁于利。今日不决者,取秦不足分众也。小子昔日曾闻邹衍夫子有‘大九州’之说,果若得真,小子荐言,以外补内,各安其利。”

荀太师闻言而思,半响乃言:“所谓‘大九州’,乃邹衍一人之言,无得有证,应不足为信。”

“赵牧”乃言曰:“‘大九州’之说,虽未有证,然中原周边,亦无涯也,仿周分封,各扩其境,教化蛮夷,锦绣中华,未尝不可?”

荀太师问曰:“齐东为海,燕北高寒,楚南吴越,惟秦西有戎,何可解此难?”

“赵牧”笑曰:“渤海之东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

荀太师疑曰:\"列御寇言,道家臆测,不值当真?\"

“赵牧”敛笑,回曰:“列子所言,或不得当,邹子所言,意为臆测,然黎民庶族,贩夫走卒之行,应为实证。北燕之东,齐地远海,皆有民也。匈奴之境,九原以北,穿越大漠,复有大山草原湖泊及牧人也。至于东南,吴越再南,高山密林,亦有沃土河流,繁殖其民;至于西南,楚先王遣庄蹻,远征西南,克且兰,服夜郎,至于滇池。其地方圆叁佰里,土地肥沃。以此而言于诸国,无得内争,皆力向外,王化外夷,繁昌华夏,皆为功勋也。”

荀太师疑曰:“如此之事,小子何以知之?”

“赵牧”复笑:“贩夫走卒,渔猎民众,迫于生计,行于实践,或有所得,止肉食者不得知也。卿若不信,翌日问于吕相,或可有得。”

荀太师乃颔首:“无得内患,并力外征,复昔日周室之举,或不失为解。”

不说合纵之国唇枪舌战,另说秦异人之在赵。自得赵城祭祖归来,及赵姬产子,又有婚聘,日子确为忙碌,然亦喜上眉梢,日子快活。待得八月时节,忽闻平原君赵胜来访,言归秦立太子事,遂为兴奋,不掩于颜。

是极,自拾陆岁至邯郸,至今已贰拾叁岁矣,初至虽困,中有吕师解围筹谋;待得去岁,复有曾祖母垂青;至于今岁,复有嫡子诞,及于今日,复得太子。天眷之隆,不得复加。及待视平原君赵胜,亦为和蔼,见其宣而未走,思其有言,乃遣以宴,另遣阍人,通传吕师来应。

贰人饮宴,亦无正言,待得阍人复禀,吕相得至,贰人相笑,共以延请。

待得文平君吕不韦至,平原君赵胜乃开口详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