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 第71章 白起出招 乐毅显威(上)

上回说到,赵君臣商而遣李牧,引军援成皋;乐毅反劝李牧,并军南下袭殽,并以武安并列而致函秦国,要以会战。

闻得应侯范雎所言,秦昭襄王并未言语,反示之丝帛书信。得览其言,应侯范雎亦怪之,猜度而言:“臣亦不明此语,虽语齐整,字理浅显,然不合文法,诗赋不同,或为夫妻寄语。然则当于此时,并未大用,或误夹带?”

秦昭襄王遂笑:\"待吾一并交于白起\",出王宫,行咸阳,秦昭襄王自往见白起。其时白起,隐退已过叁载,平素并不参与朝政。秦昭襄王亦未启用,以待时机。今次接魏冉书信,壹为光火,贰确以李牧为意,有询问白起之思。

待君臣相见,并无外人所想隔阂,分礼而坐,取书信示之。

白起览国书,复视丝信,剑眉凝蹙,半响方有言曰:“君上之意则如何?”

秦昭襄王开言:“今日前来,特请于君侯。”

白起思曰:“禀明王上,至于今日,臣固以为,上党之战,时机未至。夫赵者,强国也,以其国,兵加肆拾不为多。今上党地,仅陆柒万,一战而崩,退守晋阳邯郸,城坚路远,吾秦恐无再下之力。韩魏所属,本以为肉,今日明朝,皆可取之。上党一役,杀戮放纵,其效甚微。”

秦昭襄王亦为踌躇,续曰:\"以尔之策,当何处之?\"

白起对曰:“太行贰陉,函谷殽塞,皆为吾有,秦土自安。微臣荐言,伐韩之军,仅留叁万,驻守关隘,关下俩邑,能守则守,不能则退。有以关隘,居高临下,定不至有失。粮草走运,且以河东。其余柒万,尽数北上,以攻上党。赵韩联军,顿陈关下,无有所为,亦会转道,以援上党。如此,上党狭地,联军肆拾,赵军贰拾,已有其半,若能攻灭,其后叁都之行,皆无妨碍。”

秦昭襄王颇为意动,问曰:“若移离石拾万,并于上党,可乎?”

白起神情略暗,复言曰:“赵云中郡,当有部署,虽匈奴隔离,吾等未闻,然隐患仍在。今闻李牧北攻匈奴封君,恐有大胜,匈奴定会西迁,堵塞吾等北境。贸然全迁,止留上郡驻军,恐匈奴及赵奢复扰,或有大患。”

秦昭襄王亦叹曰:“东方不宁,不然吾亦有北击匈奴,肃宁边疆之意。”

白起跟曰:“匈奴癣疾,今有长城相守,尚不至害,还得东平诸国以为上。”

秦昭襄王问:“君意赴上党乎?”

白起对曰:\"且调王龁领军北上,待韩赵相随北援,臣再前往。\"

秦昭襄王颔首以应,复问曰:\"然则国书丝信,如何复之?\"

白起已有所思,笑曰:“王若不以臣卑鄙,由臣处之,何如?”

秦昭襄王颔首以应,不再及此。

事毕,秦昭襄王面浮愠色,离府乘车而去。须臾咸阳有信,皆言王上面请白起攻赵,白起拒之。

不说咸阳君臣相商,且说白起回信邯郸,另有壹物,明示赠予武安君李牧。时望诸君乐毅暗行南下,武安君李牧暂守成皋。得启其封,竟为女子衣物,附有丝信一封,书曰:“既作女子态,且着女子衣,名实且相符,异日终有见。”

武安君李牧愕然,继而愤懑,不明其理,何以军阵想要,竟以女衣相侮?愤而将令,全军攻秦,忽而有思,暂缓其令,然心中有惑,复去信邯郸以询。

却说邯郸启封国书,竟为代转武安君白起书,书曰:“外臣白起敬拜赵孝成王:闻赵有猛将,北击匈奴而得封君,臣实异之。北地匈奴,撮尔小国,合赵大军往攻,仅得驱逐,不日复反,侵扰不息,譬如举山碎粟,臣不为也。今闻并为武安,臣有言曰:‘父子相继,以父击子,易事也’,君且待之,不日相会。”

待观其书,群臣皆为愕然,此举实为跋扈,不知其情若何。平素国书,各守其礼,未得如此,纵有赵国相约之衅,措辞亦未无礼,盍至如此?

荀太师不知其情,遂请以晋阳,不待晋阳复,成皋李牧书信亦至,遂为大恐,复以成皋李牧事追告之。

待得邯郸俩书,武襄君魏冉亦为愕然,一封书信,竟至如此风波,不知何处差错。正狐疑间,马服君赵奢携子来访。

待得叁人相见,不待武襄君魏冉问,马服君赵奢自先有言。

却原来,昔时约定以合纵长魏冉名而致函,约白起与李牧会战,待其书信托于谒者,未及出太傅府第,“赵牧”后至,以武襄君魏冉尚有壹物,一并交之。谒者平素亦见“赵牧”行于各公卿府第,不疑有他,遂并封而出。

武襄君魏冉闻此而怒,自古国书,尊正礼隆,等于邦交,何有夹带私携之礼?见“赵牧”业已前来,本欲喝左右而斩之。后见马服君赵奢,颜色晦暗,乃强忍而问:“小子代吾交托之物,吾可否知之?”

“赵牧”已遭家翁斥责,此次携来请罪,亦为以太尉之身,请太傅魏冉代为遮掩,遂不掩饰,直言曰:“小子闻太傅欲约白起来战,遂写诗一首并附,以助其威。”言毕,呈其附诗。

武襄君魏冉虽为秦相,然亦曾为将军,来秦前于楚地,亦有学文,闻诗壹句,以为惊愕,诗句用于国书,倒也有闻,然则以诗另附,不录其上,殊为奇异。

待见其语,蹙眉而思,反视马服君赵奢,见其摇首,亦知不解。遂问曰:“吾虽生于南楚,然南北诗赋,皆略有所闻。小子以此为诗,未曾得见,能否解之?”

“赵牧”亦知闯得大祸,欲解之,却不知如何言说,寻思片刻,乃有言曰:“《诗经》有曰:‘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君侯可以此解之。”

太傅魏冉闻其言,缓思而曰:“周有采诗官,行于民间,奏于王室,故此诗文出自《卫风》,言妻思夫之意,如何解尔诗?”

“赵牧”拜曰:“自古诗以言志,得采诗官录,周室得载,夫子得编,自匪其思夫之意。明言女思夫归,暗讥卫国战争,民不得宁,家不得安,庶民浮萍。”

太傅魏冉闻而复视,并有思之:“此诗并未署名,直予秦王乎?”

“赵牧”摇首,答曰:“诗随国书而至,然收信之人,惟武安君白起尔。”

魏冉不明其理,视其待解。

“赵牧”接言:“国书之事,涉于白起,昭襄王意,自应传于白起,甚有亲至相商之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