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 第54章 有贤人矣 商祖后裔(上)

上回说到,吕不韦见秦河东太守王稽;乐毅说韩王,上党归赵;太傅魏冉调将,请廉颇驻上党,以敌西秦。

另说太师荀卿,去岁起,赵廷重臣分驻于外,邯郸一应新政,均委己身,夙兴夜寐,吐哺握发,终不得闲。时年,荀卿约五旬,身康体健,另所属九卿,尚堪使用,故可勉力操持。

七月末,荀卿居朝,合前日王宫公论,以“重奖爵,借大族,国重商,繁畜牧,民合思”为纲,聚九卿相关所属而议内政良策。此战已有壹载,如欲有所成,恐非三五载可止。以赵之贫瘠,军需粮草、战具诸物,均需未雨绸缪。且自去岁新政以来,农工商诸业,虽有精进,然比之战需,其缺愈甚,良方所需,迫在眉睫。

因涉及大户,且兼隆商,事关重大,且荀卿自亦有虑,故各卿言以纷纷,反斥之词,充斥其中,纷纷扰扰,迁延至晌,仍不能决,止得散朝,定于翌日复议。

方及反府,尚未得休,阍人来报,“赵牧”来访。闻而愕然,自上次来见,距离已有肆月时光。复思至赵时光,庶政在身,反不知小子举止行事,止上次领毛素谒见,匆匆有聊,不及于细。回思咸阳初识,才情胆识,耀于眼前,有以引言,方有今日之政。复思上次言谈,妄言全庇之道,已有歧途意,虽有棒喝语,然恐未得效。忽思其时已有谋职践行意,己以年幼而阻之,虽无直怨,恐已腹诽。“真小人难养也!”

良久方回神,遣阍人请入。“赵牧”先行见礼,待还而坐,未多寒暄,直言有以请教。荀卿亦笑而允之。

“赵牧”乃言:“小子自晋阳而来,前时拜访平原君赵胜,闻得三月言议之事,得闻太傅魏冉之术,心有所惑,故特来请以大家。”

荀卿止笑,待其续言。

“赵牧”续言:“闻太傅所言,小子心戚戚焉。秦倍于赵者,数矣。欲以赵抗秦,赖以天时地利人和。且以今观,地利之便,晋阳未失,成皋得全,上党争执,若无大变,自应无碍。次说人和,都平君田单所言及太傅魏冉之策,兼已涉此。不言都平君众志及除患之语,单言太傅重爵借贷复陶邑叁事,小子想请于太师。”

有思,复缓言:“重民爵以纳捐,举商贾而筹财,术出何家?可行之否?”

荀卿闻言,止笑而默,良久乃言:“自上次相见,吾已贰次得闻小子此类言,复思去岁言谈,小子之志,岂在政乎?马服君赵奢,平庶出身,得平原君赏识而得官,逢阙与战而封君,或通军阵,然未闻得深谙政令之术,或有学派精研;今小子以拾岁之龄,而精研此域,岂非怪哉?纯以好学,吾亦甚慰,然果有志于此,吾且以长者,好言以劝。望小子慎之。”

“赵牧”闻言,起而拜曰:“小子虽幼,然自明事始,屡见家翁忧国;后待兄长,与闻得训忠君;亲随赴战,始见兵殇,乃悟国弱民衰;后待转战上郡,得巡西河故地,方见秦晋争而边民疾苦。顾此,始有上次所言全庇之语。”

“至于今日,前来请教之意,亦为富国强兵。听闻太傅,针砭西秦,剂亦良方,然何时煎服,文武火侯,君臣相佐,尚需太师操持。”

荀卿复默,良久方言:“小子,可知去岁始见,至于今日,或屡请拜师,或请以实职,吾皆拒之,何解?”

“赵牧”错愕,竟不及思,追问:“敢以请教太师。”

荀卿亦肃然,缓声而言:“吾幼游学,孺慕儒学,崇于孔子,私淑子弓,得入稷下,遍习经典,待有小成,言辩理论,始闻诸子;得幸前贤,恩遇同僚,兼收并蓄,乃作我思;屡为祭酒,雕琢吾思,敢以有成,献于君王,然先有齐君,后及秦王,述而未功,谏之无益,竟至无门。及于咸阳,得遇小子,见孔子影拓,闻太后仁德,方有今日。”

“吾今已知天命,若无差异,得幸廿载,以为故国,或可强赵,一偿夙愿。然舟随江流,纵强赵可成,然西秦岂能滞乎?比邻韩魏楚,有以错乱,必乘虚而入,继而齐燕;如此扩地得人,纵有强赵,以壹敌叁,以壹敌五,乃至以壹敌拾,何以胜之?纵得强项,坚拒应战,绵延贰拾载后,恐表坚强而里竭泽,其祸速矣。待得其时,小子方始青壮,又与赵政,何以处之?欲扭转乾坤乎?不能者何?”

“赵牧”闻言,未思而续言:“太师所言,小子定当深思。然即及赵人,家翁所训,不敢或忘,忧国忠君,常记心间。纵秦愈强,国不可忘,家不得免,必竭力以报,死不旋踵。故当此时,逢合纵抗秦,确为存亡关键之机,事必有成,方可扼其势,强赵存韩魏,结楚齐燕。先缓其势,中以相持,方有后事之局。此亦小子此来,以闻太师教诲,望有以遣,以为故国。”言毕,复拜。

荀卿闻言颜动,近前而扶,怅然半响,方复言道:“小子执着,吾亦无言,惟愿吾辈得遂其志,不复尔等再起兵戈。”

稍缓,续言曰:“太傅魏冉有言,赵之逼仄曲狭,物产贫瘠,肩以抗秦,固东方诸国心,欲有胜券,惟商是举。当期之财,先取黎庶,后续商贾;长远之富,倚以工商,居于陶邑。吾思量数月,略有所解,尚有所惑。思量期间,忽忆壹事,然庶务复杂,又无心腹可遣,故尚未成行。小子若有心,可愿事之?”

“赵牧”闻言而立,礼而应诺。

荀卿颔首以应,续言道:“昔日魏国,当为首强,至魏惠王,不听公叔痤,错失卫殃而资秦,始有后来商鞅变法而成秦。待得马陵之战,魏国迁都大梁,复有壹相,兴修水利,清除水患,发展经济。其后离魏国,次历中山,又及齐国,因‘五尽’而不留任,至于秦国,因卫殃重农抑商而未得用。至此,去政从商,终为大贾。小子可闻其名?”

“赵牧”闻而脱口:“荀卿所言,其非白圭乎?”

荀卿愕然,奇曰:“小子何以知之?”

“赵牧”不能答,其时《史记》及《吕氏春秋》皆未现世,其名尚未人尽皆知,急而生智,乃言曰:“小子去岁,自咸阳反,常居邯郸,得遇壹大贾,其名吕不韦,自阳翟来,交往言谈,语及此人,多有仰慕,常窃以为荣。听询之间,故知此人。”

荀卿闻而始不疑,答曰:“吕不韦此人,吾亦有闻,去岁捐粮,得封民爵。又有慈善,行于民间,故众卿常赞其人。然其五月已南行,行商各地,不得与商。”

不再言此,荀卿续曰:“既如此,委小子以此事,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