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匪事件过去旬日,盛府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这日清晨,一封精致的请柬被送到了盛府,落款是徐国公府的老太太。请柬用语客气周到,邀请盛家几位姑娘过府小住几日,说是府中荷花正盛,想请几位小姐一同赏玩。
王氏接到请柬后,心下既喜且忧。喜的是徐国公府是京城有数的勋贵之家,能与他们交好对盛家自是好事;忧的是该让哪几个女儿前去方为妥当。
消息很快传遍了盛府,最先闻讯赶来的是墨兰。她今日特意穿了一身新做的湖蓝色襦裙,发间簪着精致的珠花,一进门便亲热地挽住王氏的手臂:“母亲,听说徐府送来请柬了?这样的好事,可不能少了女儿。”
王氏瞥了她一眼,淡淡道:“请柬上是说请几位姑娘同去,具体谁去,还得与你父亲商量。”
墨兰忙道:“父亲最是看重女儿,定会让女儿去的。再说,女儿与徐家三姑娘在诗会上有过一面之缘,也算是旧识了。”
这时如兰也闻讯赶来,听说要去徐府小住,兴奋得直拍手:“太好了!听说徐家的荷塘比咱们家的大三倍呢!母亲,我也要去!”
王氏被两个女儿吵得头疼,正待说话,却见明兰静静地站在门外,似是来请安的,对这边的热闹恍若未闻。
“明兰,你来得正好。”王氏招手让她进来,“徐府送来请柬,请你们姐妹过府小住赏荷。你可想去?”
明兰恭敬行礼:“全凭母亲做主。”
墨兰立刻插话道:“六妹妹素来不喜热闹,怕是去了也不自在。不如就让我和五妹妹去吧,正好也有个伴。”
如兰却道:“人多才热闹呢!明兰也去吧!”
王氏沉吟片刻:“徐府只说是请几位姑娘,并未指明要谁去。这样吧,我去问问你们父亲的意思。”
午间盛紘回府用膳,王氏便将请柬之事说了。盛紘看过请柬,沉吟道:“徐国公府是世袭罔替的勋贵,能与他们交好自是好事。只是不知为何突然相邀...”
墨兰忙道:“定是徐老太太喜欢热闹,又想咱们家姑娘知书达理,这才特意相邀。父亲,让女儿去吧,定不会失了盛家的体面。”
如兰也道:“父亲,我也想去!”
盛紘看向安静站在一旁的明兰:“明兰,你可想去?”
明兰轻声道:“女儿听从父亲安排。”
盛紘思索片刻,道:“徐府既然相邀,不去反倒失礼。墨兰和如兰既然想去,便去吧。明兰也一同前去,多个人多个照应。”
墨兰闻言,脸色顿时有些不好看,但也不敢违逆父亲的意思,只得强笑道:“六妹妹同去也好,只是她平日少出门,怕是会拘谨。”
明兰温声道:“三姐姐说的是。明儿确实少经这等场合,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姐姐多多提点。”
这话说得谦逊,墨兰脸色稍霁,心中却暗忖:到了徐府,定要让你显得格格不入。
事情既定,王氏便命人为三个女儿准备行装。墨兰最为积极,翻箱倒柜地挑选最华美的衣裳首饰,如兰则忙着准备送给徐家小姐的礼物。唯独明兰,依旧如常读书习字,仿佛此事与她无关。
两日后,明兰照例到寿安堂给祖母请安。老太太让她坐在身边,细细端详她的面色:“听说你要去徐府小住?”
明兰点头:“父亲让明儿随姐姐们同去。”
老太太沉吟片刻,缓缓道:“徐国公府是开国功臣之后,家风严谨,但内里关系复杂。徐老太太此次相邀,怕不只是赏荷这么简单。”
明兰认真听着:“祖母的意思是...”
“徐家有位适婚的嫡孙,年纪与你们相仿。”老太太淡淡道,“这次邀请各家小姐过府,怕是存了相看的心思。”
明兰恍然:“原来如此。”
老太太握住明兰的手,语重心长道:“你此去,记住祖母一句话:多看少说。徐家水深,不比咱们自己家。凡事多留个心眼,但不必强出风头。”
明兰郑重应下:“明儿记住了。多看少说,谨言慎行。”
老太太满意地点头,又从枕下取出一个小香囊递给明兰:“这里面有些安神的香料,你带在身边。若是遇到难处,闻一闻也能定定心神。”
明兰接过香囊,只觉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心中涌起一股暖意:“谢祖母关爱。”
三日后,盛家马车载着三位小姐前往徐国公府。墨兰打扮得格外精心,一身绯色罗裙衬得她娇艳如花;如兰则穿着鹅黄色的衫子,活泼可爱;明兰依旧是一身淡青色素裙,只在发间簪了一枚白玉簪,简约而不失礼数。
马车抵达徐府,早有仆妇在门前相迎。徐国公府果然气派非凡,朱门高墙,庭院深深。一位衣着体面的嬷嬷引着三人入内,穿过几重庭院,来到一处名为“沁芳斋”的院落。
“这处是专门为客居小姐准备的。”嬷嬷恭敬道,“三位小姐且在此歇息,稍后我们老太太自会请诸位过去说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