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鹞鹰”无人机的出现,像一片冰冷的阴影,短暂却深刻地笼罩在“初曦”小屋上空。接下来的两天,众人都尽量减少了户外活动,即便外出也极度谨慎,利用树冠和岩壁作为掩护,并时刻竖着耳朵倾听那可能再度出现的“嗡嗡”声。
幸运的是,那架银色的“铁鸟”并未再次出现,仿佛那日的掠过只是一次偶然的例行巡逻。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威胁已经高悬于顶,他们必须尽快行动起来。
绘制的地图指明了已知的危险,但也凸显了他们对某些区域认知的空白,尤其是介于他们与下游那个“吵闹”群体之间的地带,以及通往更安全区域的潜在路径。
“我们需要探索西侧的那片山脊,”林澈指着地图上的一片空白区域,“下游幸存者警告我们要小心那群人,但我们不能完全避开那个方向。如果能找到一条相对安全、可以绕开他们主要活动区的山路,无论是为了未来的转移,还是获取下游资源,都至关重要。而且,那片区域地势较高,或许也能更好地观察‘鹞鹰’的动向。”
李瑾对此表示赞同:“没错,坐以待毙不是办法。我们需要摸清所有可能的路线和藏身处。”
这次探索任务由林澈和李瑾执行。苏晚秋需要照料伤势未愈的陈浩(之前的重伤加上惊吓需要休养),并和沈玟一起加紧处理所剩不多的食物和鞣制新获得的鹿皮。陈浩虽然体力不济,但还是强撑着将自己知道的一些关于电子设备监测和规避的小窍门告诉了两人。
“如果‘鹞鹰’依赖技术装备,那片区域说不定会有残留的干扰源或者……他们故意布设的传感器,一定要格外小心。”陈浩喘着气提醒道。
清晨,林澈和李瑾带着武器、少量补给、那张手绘地图以及一个从废弃气象站找到的、指针偶尔还会颤动的老旧指南针出发了。他们计划沿着西侧山脊线向南探索,绕过地图上标注的下游群体可能存在的区域。
初始的路程还算顺利。春天的山林焕发着畸变的生机,植被异常茂密,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隐蔽,但也增加了行进的难度。两人一路沉默,依靠手势和眼神交流,警惕着四周的风吹草动。
大约前行了两小时,翻过一道陡坡后,李瑾率先停下了脚步,眉头微蹙。
“有点不对劲。”她压低声音,侧耳倾听,“太安静了。”
林澈也立刻察觉到了异样。之前林间虽不说是鸟语花香,但总有些许虫鸣或小动物穿梭的窸窣声。而此刻,他们所在的这片区域,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死寂得令人心头发毛。连风似乎都绕开了这里,空气凝滞而沉闷。
“看指南针。”林澈想起了陈浩的提醒,立刻掏出那个老旧的指南针。
只见玻璃表盖下的指针不再指向稳定的北方,而是像发了疯一样,毫无规律地快速左右摇摆、甚至偶尔打转!
“磁场干扰?”李瑾凑过来看,脸色凝重。
林澈尝试移动位置,但指针的狂乱毫无改善。他收起指南针,又掏出了之前从户外店找到的一个多功能电子表,屏幕上的数字疯狂跳动,最后彻底息屏,无论怎么按按钮都没有反应。
“不仅仅是磁场……很强的电磁干扰。”林澈的心沉了下去。在这种环境下,不仅导航失灵,连任何电子设备都可能变成废铁。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和不安。他们小心翼翼地继续向前摸索,每一步都格外谨慎。
周围的环境开始呈现出更诡异的迹象。一些树木的生长形态变得扭曲古怪,树皮上出现了不正常的、仿佛被强电流灼烧过的焦黑纹路。岩石表面覆盖着一层奇怪的、带有金属光泽的暗色苔藓,踩上去有一种令人不适的粘腻感。
更让人头皮发麻的是,他们开始看到一些动物的骸骨。这些骸骨分布散乱,不像是被捕食者啃食后的结果,而且骨质呈现出一种不正常的灰白色,异常酥脆,轻轻一碰就碎裂成粉。
“这地方……邪门。”李瑾握紧了手中的弓,箭矢一直搭在弦上。
林澈示意她放慢速度,压低身体。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前方的一片相对开阔的林间空地。那里的地面似乎更加潮湿,那种诡异的苔藓几乎覆盖了每一寸土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极淡的、难以形容的金属腥锈味和臭氧味。
就在那片空地的中央,他们看到了更令人惊愕的东西——
那不是自然界的造物。那是**半截扭曲、焦黑的金属支架**,深深嵌入地面和一棵怪树的树干里,仿佛是从极高处猛烈撞击并撕裂后留下的残骸。支架的材质他们从未见过,闪烁着黯淡的银灰色光泽,表面布满了蜂窝状的蚀刻痕迹,边缘锋利而扭曲。
在这残骸周围,散落着一些更加细小的、已经难以辨认原状的金属碎片,以及几块……**仿佛熔化后又重新凝固的、颜色暗沉的玻璃状物体**。
“那是……什么东西掉下来了?”李瑾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疑。这不像是飞机,也不像是任何已知的飞行器部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