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晚明从关中田亩开始 > 第39章 抚痕

晚明从关中田亩开始 第39章 抚痕

作者:青简客l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1:59:14

硝烟散尽,血腥气却似仍缠绕在庄墙垛口,不肯散去。昨日厮杀处的泥土已呈暗褐色,与尚未清理干净的战痕融为一体。张家庄在经历了一场猝不及防的淬炼后,迎来了战后的第一个黎明,空气中弥漫着悲伤、疲惫,以及一丝劫后余生的凝重。

打谷场上,白幡低垂。 并非盛大的仪式,却庄重得让所有庄民屏息。临时搭起的木台上,整齐摆放着三具覆着白布的遗体,以及数件代表重伤不治者的衣物。 张远声站在台前,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衫,脸上褪去了最后一丝少年的稚气,唯有沉静。他没有看稿,目光逐次扫过台下每一张或悲伤、或惶恐、或坚毅的面孔。 “李四娃,延安府逃荒来的,垦荒社第一批社员,开出的地,今春收了四百斤番薯。” “王四哥,华阴人,筑墙时一人能扛两人分的土石,昨夜阻敌于东墙,身中三箭,未退一步。” 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他没有空谈忠义报国,只是用最朴素的语言,复述着每一个逝去者的名字、来历,以及他们为这片土地流下的汗与血。每一个名字被念出,人群中便响起压抑的啜泣,随之而来的,是某种更深沉的东西在凝聚——认同,与共情。 “他们守住的,不只是几堵墙,几间房。是你们身后刚刚灌浆的麦田,是工坊里新出的犁铧,是躺在屋里能睡个安稳觉的婆姨娃娃!”张远声顿了顿,目光如铁,“庄子在,他们的家小,庄子养终身!亩产分红,抚恤银米,一刻不少,直至终老!此誓,天地共鉴!” 哀伤被掷地有声的承诺部分化解,转化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归属感与安全感。赵武领着乡勇队行礼鸣铳,硝烟再起,却不再是战场的杀伐,而是送别的庄重。

总务堂内,墨香混着淡淡的金疮药气息。 沈百川屏息凝神,听着张远山口述,笔走龙蛇。 “…仰赖抚台杨大人镇陕德政,教化有方,民知忠义;亦赖劝农使李大人导民垦殖,组织乡勇,方有此微功…贼虏凶顽,冲撞乡梓,我乡勇民壮,感念上恩,凭墙固守,侥幸挫其锋锐,阵斩三级,伤毙十数,获劣马一匹,环刀一柄…” 文书措辞极尽斟酌。功,是上官领导有方、政策得力的功;苦战,是乡民感念恩德的自发义举。淡化自身,突出上官,将一场自卫战,巧妙包装成杨鹤、李崇文政策下的典型成果。 “最后加上,”张远声沉吟道,“一则,为阵亡义民请旌表,为伤者请抚恤,此乃朝廷彰显忠义、激励人心之举;二则,鞑虏游骑已深入至此,各处乡堡皆危,伏乞宪台思虑,可否允我等多村联保联防,共御外侮,亦为官府分忧?” 沈百川笔下略顿,眼中闪过钦佩。请赏是表,求取“联保”的合法性与政策支持,才是真正的目的。这封呈送往西安巡抚衙门和劝农司的捷报,其重量,不亚于昨夜的一场厮杀。

几日後,巡抚衙门的回文未至,李崇文的私信却先由快马送到。信中满是激动与赞赏,言道抚台闻讯亦“颜露悦色”,虽正式封赏需依流程,但“联保自固”之事,已可“相机而行,默而许之”。 有了这模糊却关键的默许,张家庄社堂内,迎来了周边李家坳、赵家店等村的里正、乡老。 张远声没有过多寒暄,让人挂起一幅粗略的周边地形图,上面已标注了已发现的鞑子及流寇活动踪迹。 “单门独户,挡不住流寇,更挡不住鞑子马蹄。”他开门见山,“今日请各位来,只为一事:是想等贼人上门,赌他刀快不快,还是想联合起来,让他不敢来,来了也啃不动?” 赵家店的乡老捻着胡须沉吟:“张庄主,联合是好,可怎么联?听谁的?粮秣人力如何算?” “情报互通,一方有警,以烽烟或快马传讯;各方壮丁,依约往援。暂不设总指挥,但需约定基本号令。至于粮秣…”张远声顿了顿,“我庄可先赊借部分良种、新式农具,助各位今秋多收三五斗。秋後,或以粮偿,或以工抵。此外,凡盟村乡民,可凭本村批条,来我庄医馆平价取药,重伤急症,苏医师可优先诊治。” 最後一条,击中了所有人最深的恐惧——乱世之中,受伤生病几乎等于死亡。医疗保障,比粮食更具诱惑。堂内气氛陡然一变,从疑虑算计,变成了热烈的商讨。

联保的初步框架在讨价还价中艰难确立。送走心思各异的各村代表,庄内立刻投入新的忙碌。 铁匠坊里,炉火昼夜不熄。根据赵武和乡勇们反馈的“鞑子披甲颇厚,寻常箭矢难透”,老匠人带着徒弟反复试验,终于敲定了一种三棱带血槽的破甲箭镞模具,刺耳的锻打声预示着更犀利的杀器即将量产。 庄墙更高更厚,并开始增筑突出的角台,以消弭防御死角。胡瞎子——那位被收留的夜不收老兵,正式领了“侦训管事”的职衔,带着几个机灵的少年,开始系统地教授侦迹、潜伏、绘图的技巧,庄外的地形正被一点点细化在粗糙的桑皮纸上。 沈百川忙得脚不沾地,协调着秋收前的一切准备,粮仓修葺、晾场平整、收割工具检查,庞大的庄务在他手下变得井井有条。 然而,一片忙碌中,坏消息终于确认:一股约数百人的溃兵,打着“闯”字旗号,已窜入邻县,烧杀抢掠,正朝着这个方向流窜而来。饥饿,让他们比鞑子更疯狂,更不可预测。

就在庄内为秋收和流寇消息紧绷万分之际,一骑快马驮着西安府的官差,终于带来了巡抚衙门的正式回文。 文书在总务堂内当众宣读。杨鹤的回复果然如李崇文私信所预示,充满了勉励与肯定。文中褒奖张家庄乡勇“忠义可嘉,奋勇杀贼,实乃民之表率”,特赐“忠勇义民”匾额一方,赏银一百两,绢帛二十匹,用于抚恤伤亡、犒赏有功。对于斩获,则依例记功,允诺将来一并叙赏。 而最关键的是那一句:“…乡民自保,联村联防,亦为固圉安民之一法。着尔等悉心体会,相机而行,勿负朝廷爱养之恩,本抚期望之意。” 这看似官样文章的回复,实则给予了张远声谋划的“联保”策略一份来自陕西最高层的、模糊但至关重要的合法性背书。官差脸上堆着笑,将赏银和文书一并交到张远声手中,低声道:“抚台大人还有句口谕,‘望尔等好自为之,莫负斯土’。” 送走官差,堂内众人面上皆有喜色。匾额和赏银是实打实的荣誉与资源,而那句“相机而行”更是无价之宝。 张远声摩挲着那锭官银冰凉的边缘,脸上却不见太多轻松。嘉奖带来了名望和喘息之机,但也将更多的目光吸引到了这片土地上。巡抚的期望是一份沉重的担子,那句“好自为之”更是意味深长。 他将文书郑重收起,抬眼望向窗外。远处田垄泛黄,丰收在即,而另一股混着血与火的浊流,正悄然逼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