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晚明从关中田亩开始 > 第23章 劝农旌旗

晚明从关中田亩开始 第23章 劝农旌旗

作者:青简客l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1:59:14

晨光刺破秋日的薄雾,照亮了张家庄打谷场上狼藉的昨夜痕迹——凝固的血迹、散乱的蹄印、折断的竹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铁腥和尘土味,但更多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肃穆和紧绷的活力。

社员们早已被组织起来,妇孺负责清扫,青壮则在赵武的指挥下,加固工事,清点缴获。四具山匪的尸体被草席覆盖,搁置一旁;三名受伤被俘的匪徒,包括那个脚掌被竹签刺穿、面色灰败的匪首“黑毛熊”,被结实的麻绳捆成了粽子,由护社队精锐日夜看守。从他们身上搜出的十几把豁口腰刀、些许散碎银两,以及一匹瘸了腿的驽马,都堆放在场院中央,无声地诉说着昨夜的凶险与胜利。

张承恩眼眶泛红,却不再是恐惧,而是一种经历血火后的沉凝。他亲自监督将缴获的兵器分发下去,替换下护社队手中的竹矛柴刀。当他将一把沉甸甸的腰刀递到赵武手中时,声音沙哑却坚定:“赵兄弟,庄子的安危,就托付给你和弟兄们了。”

“老爷放心!只要赵武有一口气在,绝不让贼人再踏进一步!”赵武抱拳,语气斩钉截铁。经过昨夜,他在这群庄户青年心中的威望已达顶峰。

张远声却并未沉浸于这场小小的胜利。他站在略高处,目光扫过忙碌的人群和那几座巍峨的粮山,眼神冷静得可怕。苏婉默默走到他身边,递上一块还温热的杂粮饼子:“一夜未睡,吃点东西。”

“多谢婉姐姐。”张远声接过,咬了一口,目光却依旧投向远方,“麻烦姐姐一事,帮我磨墨铺纸。”

书房内,油灯再亮。张远山口述,苏婉执笔,两份文书一气呵成。

第一份,用工整的馆阁体誊写,辞藻恭谨,数据翔实: “西安府劝农司特聘农师张远声谨禀劝农使李大人崇文台鉴:卑职蒙大人信重,委以新作试种之责,夙夜忧勤,未敢懈怠。今幸赖大人洪福、皇天庇佑,所试种之番薯、玉米、土豆三样新作物,均已收获。经再三核验,番薯亩产逾十五石,土豆亩产近十二石,玉米亩产亦达四石有余……此实乃亘古未有之丰产,活民无数之祥瑞!今谨具文,并附样品若干,呈报大人……”

通篇只字未提夜袭厮杀,满纸皆是丰收喜悦与对李崇文知遇之恩的感戴。

第二份,字迹稍显潦草,语气紧迫: “学生远声密禀恩师:新种丰收在即,然树大招风,本地劣绅王某,觊觎祥瑞之功,嫉恨乡民归心,竟丧心病狂,勾结北山悍匪‘黑毛熊’部,于昨夜突袭庄寨,欲焚粮种、杀学生全家,彻底毁坏劝农大计!幸赖大人平日威名震慑乡里,学生组织乡民凭险自卫,侥幸击溃匪徒,擒获匪首及王家信使,查获信物银票等铁证……王某此举,非止私怨,实乃公然对抗朝廷德政,破坏救荒大计,其心可诛!事态紧急,伏乞恩师速断!”

两封文书,一明一暗,一阳一阴,将一场你死我活的私斗,巧妙提升到了“维护朝廷德政、保护祥瑞成果”的高度。

“赵叔,点齐人手,备车马!我们即刻出发,赴西安府!”张远声将文书郑重封好,声音不容置疑。

日头升高时,三辆大车在十名精悍护社队员的护卫下,悄然驶出张家庄。中间一辆车上,堆放着几袋饱满的玉米棒子、一筐红皮大番薯、一筐黄皮土豆,以及少量制成的薯干和玉米饼。最后一辆车上,则押着被蒙住头脸、捆得结实的匪首“黑毛熊”和王家那名面如死灰的信使。

一路无话,抵达西安府时已是下午。通传之后,李崇文立刻在劝农司衙署的后堂接见了他们。

当李崇文的目光扫过文书上那一个个不可思议的数字时,他的呼吸骤然粗重起来,拿着纸张的手剧烈颤抖,猛地从太师椅上站起,碰翻了手边的茶盏也浑然不觉。

“十五石?!十二石?!四石?!远声!此…此数字确凿否?!!”他的声音因极度激动而尖锐走调,脸上涌起一阵不正常的潮红。作为劝农官,他太清楚这个产量意味着什么!这是足以青史留名、简在帝心的不世之功!

“恩师面前,学生岂敢妄言?所有产量,皆由社中老农、账房共同核验,样本在此,恩师可亲自观之!”张远声拱手,语气沉稳。

李崇文几乎是扑到那几袋粮食前,抓起一个胳膊粗的番薯,掂量着;掰开一个金灿灿的玉米棒子,查看着颗粒;抚摸着圆润的土豆,如同抚摸绝世珍宝。狂喜淹没了他!

“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啊!此乃社稷之福,万民之幸!远声,你立下大功了!大功啊!”他激动地来回踱步,语无伦次。

待到激动稍平,张远声才适时呈上第二封密信。

李崇文展开一看,脸上的狂喜瞬间化为暴怒:“混账!匹夫!安敢如此!!”他一巴掌狠狠拍在桌上,震得笔筒乱跳,“区区一乡下劣绅,竟敢勾结匪类,毁我祥瑞,坏我劝农大计!其罪当诛!当诛九族!”

破坏高产作物的推广,就是砸他李崇文的饭碗,断他仕途的青云路!这已触及了他的逆鳞。

“人证物证何在?” 赵武立刻将面如土色的匪首和王家家仆押上,并将那张带有王家暗记的银票呈上。

李崇文验看无误,眼中寒光凛冽:“好!好得很!来人!”

他当即唤来心腹书吏,厉声口述文书,以“破坏劝农、勾结山匪、袭击官差、图谋不轨”等罪名,行文长安县衙,并同时抄报西安府刑房,要求立即锁拿王员外一家及相关人等,严查不贷!文书语气严厉,措辞激烈,盖上了劝农司的大印。

“你亲自送去!告诉县尊,此事乃抚台大人(注陕西巡抚)都关注的新政成果,若敢徇私拖延,后果自负!”李崇文对书吏吩咐道,直接抬出了上级压人。

书吏凛然遵命,快步离去。

处理完这桩“小事”,李崇文的注意力立刻又回到了高产量作物上,态度愈发和蔼可亲:“远声啊,此次你居功至伟!本官定要为你向朝廷请功!你且回去,安心扩大种植,推广良种!所需人力、田地,本官都会为你设法!”

“谢恩师!”张远声要的就是这句话,立刻顺势提出:“恩师,那王家为恶乡里,其田产多是巧取豪夺而来。如今其罪已彰,学生恳请恩师斡旋,能否将其部分田产暂划归垦荒社代管?一则可用于扩大新种试种,二则可安置更多流民,使其自食其力,不再为患地方,三则产出之粮,亦可为朝廷分忧。”

李崇文此刻看张远声无比顺眼,只觉得他思虑周全,事事都为劝农大计着想,当即应允:“此言大善!此事本官来办,你静候佳音即可!”

数日后,长安县衙的差役如狼似虎地冲进王家大宅。铁证如山,又有上官严令,县尊不敢怠慢。王员外及其心腹管家当即被锁拿入狱,家产抄没充公。曾经显赫一时的乡绅大户,顷刻间墙倒屋塌,树倒猢狲散。

消息传回张家庄,庄内一片欢腾,社员们对张远声的敬畏和感激更深一层。

又过了几日,官府文书下达:王家部分田产,依“劝农司试验田”例,暂由张家庄垦荒社代耕代种,所产粮食需详细造册上报。同时,文书正式表彰了张远声“劝农有功”,赐银五十两,绸缎两匹。

站在新划归的大片田地前,张远声手中握着那份文书,脸上并无太多喜色。赵武、陈老、苏婉等人站在他身后。

“王家已不足为虑。”张远声的声音平静无波,“但真正的艰难,或许才刚刚开始。”他抬头望向北方的天空,秋意已深,天色湛蓝,却似乎隐隐有股无形的寒意正在汇聚。

“赵叔,护社队规模可再扩一倍,训练不可松懈。陈老,流民登记造册要细,分田分地要公,粮仓务必加固,多备石灰硝石以防潮防虫。苏婉姐,伤药、防疫之药,也要多多储备。”

他一条条吩咐下去,目光深远。

历史的洪流并未因一个小地主的覆灭而改变方向,小冰河期的严寒,关外躁动的铁骑,中原沸腾的民怨……一切都还在积蓄。他知道,留给他的时间,或许并不像这秋日阳光看起来那么充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