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晚明从关中田亩开始 > 第8章 打探与深耕

晚明从关中田亩开始 第8章 打探与深耕

作者:青简客l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1:59:14

寒风刮了整整一夜,清晨起来,屋檐下挂上了细长的冰凌。张远声呵着白气,站在院子里,昨夜的兴奋已被现实的冰冷压了下去。去找一个府城的官员?对于一个十二岁的农家孩子来说,这念头本身就像那天边的冰凌,看着清晰,却遥不可及。

他需要一个计划,一个能说动父亲、并且不引人怀疑的计划。

早饭时,桌上的粥更稀了,咸菜也只剩一小碟。张守田喝着粥,眉头拧成的疙瘩就没松开过,显然还在为里长那句“早做准备”和王家的威胁心烦。

张远声瞅准时机,装作好奇地问道:“爹,昨天您说的那个府城的李大人,官很大吗?他弄的那种海外来的粮食,真的比咱的粟米收得多?”

张守田正愁闷,没好气地哼了一声:“大不大官老子不知道,尽瞎折腾的官儿!听粮行的人嚼舌根,说是从南边弄来的什么番薯,吹得天花乱坠,亩产几十石,结果呢?种下去不是烂了就是长不出玩意,白白糟蹋了好地!惹得农人骂娘,上头怪罪,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越说越气,仿佛李崇文的失败也加剧了他的郁闷。

番薯!

一个关键的名字出现了!张远声心跳漏了一拍,强行保持镇定,继续套话:“啊?那么好的地种坏了?那他不是要赔很多钱?他人在府城吗?不怕农人去府衙找他闹?”

“赔钱?官老爷的事谁晓得!”张守田嗤之以鼻,“人在不在府城俺哪知道?听说倒是常往下面各县跑,美其名曰‘劝农’,哼,劝个屁!净添乱!”他不愿再多谈这个令他心烦的话题,扒完最后一口粥,起身又去查看所剩无几的粮仓了。

虽然父亲知道的不多,且充满偏见,但张远声还是提炼出了关键信息: 有一种作物叫“番薯”,传闻产量极高但推广失败。 李崇文是劝农官,可能常在西安府,但也经常下乡。

信息依然模糊,但总算有了个名字和大致方向。

下午,张远声找到在门房搓草绳的老仆张叔。张叔年轻时走过镖,见识比一般庄户人多些。

“张叔,”张远声挨着他坐下,拿起一根稻草帮着搓,“您见识多,您说,府城的劝农官,是个多大的官儿啊?比县太爷还大吗?”

张叔抬起浑浊的眼睛看了看他,笑了笑:“声哥儿怎么问起这个?劝农官啊,说不准,有的有品级,有的就是吏员。不过嘛,京城有户部堂官管着天下农事,咱们西安府嘛……听说有个劝农主事,底下应该也有些跑腿办事的。县太爷?那自是比不上的,但见了咱们平头百姓,那也是官老爷啊。”

“那他们平时都干啥?就来叫咱们多种地吗?” “呵呵,”张叔笑了,“哪那么简单。勘验灾情、推广新种、教习耕牛农具之法,都归他们管一点。不过啊,多是些应景的活儿,真能干实事的,少喽!”老人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张远声默默记下:劝农官是一个系统,李崇文可能是其中一员,负责推广新种,但权力和效率可能有限。

正说着,院外传来一阵令人不快的马蹄声和吆喝声。只见王管家骑着一匹瘦马,带着两个家丁,慢悠悠地路过张家门口,目光刻意地在院墙内扫了一圈,尤其在堆着柴火和粪肥的后院角落停顿了一下。

张守田闻声赶紧从屋里出来,脸上挤出笑:“王管家,您这是……”

“没事,随便走走,看看各家庄子冬藏做得怎么样。”王管家皮笑肉不笑,“守田啊,你家这后院堆的是啥?味儿可不小啊,别招惹了瘟病,到时候害了整个庄子,你可担待不起。”

这是**裸的找茬和威胁!张守田脸色一白,连忙道:“不敢不敢,就是些烂草碎叶,开春沤肥用的,俺这就收拾,这就收拾……”

“哼,知道收拾就好。”王管家满意地看着张守田卑躬屈膝的样子,一拉缰绳,“走了,好好准备明年的事儿吧!”说完,带着人嘚嘚地走了。

张守田站在原地,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半晌,才颓然地叹了口气。缴清税款带来的短暂轻松,被这突如其来的刁难打得粉碎。王家的眼睛,一直盯着呢!

张远声攥紧了拳头,这种任人拿捏的感觉太糟糕了。他更加坚定了必须找到新出路的决心。

他转身回到后院,那里有他真正的希望。他掀开覆盖堆肥的稻草,一股浓郁而健康的腐殖质气味扑面而来,发酵产生的温热感在这寒冬里显得格外珍贵。他仔细地翻动着混合物,感受着其中微生物活动带来的生命力量。

他需要一块地来验证这肥料的效果。他相中了后院墙根下一小块向阳、排水较好的废地,那里原本只长些杂草。他开始规划,这里可以分成三畦,一畦用足量堆肥,一畦用少量,一畦完全不用,用来做最直观的对比……

庄子里,关于流民的议论多了起来。有人说看见他们在西边的山神庙里落脚了,人数不少。有人担心他们会偷抢庄稼地里的越冬作物根茎。还有人说起那个领头的汉子好像懂点拳脚,不好惹。

张远声默默听着,心里却在想,那个吃了豆渣作揖的汉子,现在怎么样了?他们能熬过这个冬天吗?

正巧姐姐张小渔从外面回来,小脸冻得通红,一边搓着手一边对母亲周氏说:“娘,我刚看到婉姐姐和她爹背了好多艾草回来,苏郎中还说,让咱都离村口山神庙那边远点儿,说那些逃荒的人聚在那儿,怕是容易惹瘟病呢。”

周氏闻言,脸上忧色更重,连连点头:“苏郎中是见过世面的,说得在理,小渔你听见没,可不准往那边跑!”

张小渔忙不迭地答应。张远声在一旁听着,这才知道苏郎中的女儿叫“婉姐姐”,而且他们已经在为可能发生的时疫做准备了。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抗着这个艰难的季节。

午后,冬日的阳光短暂地穿透云层,带来一丝微不足道的暖意。张远声蹲在后院,仔细地翻看着那堆持续发酵的肥料,指尖能清晰地感受到内部散发出的、属于生命活动的温热。他拿起一根树枝,在墙根下那片松软的泥地上,仔细地划出几道清晰的界线,规划着开春试验田的畦垄。

寻找李崇文的事情急不得,需要等待时机和一个完美的借口。眼下,他能做的,就是深耕脚下这片土地,积累哪怕微不足道的力量。他知道,当春天来临,无论是土地还是时局,都将迎来新的变化。

而他,必须在此之前,做好万全的准备。阳光照在他专注而沉静的脸上,仿佛为他小小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寒冬虽未过去,但希望已在泥土之下悄然孕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