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 > 第1章 脱下戎装 踏入迷茫

史国栋站在位于康巴藏区部队的营房前,阳光毫无遮拦地洒在身上,可他心里却像被一层难舍的阴霾所笼罩。微风轻轻拂过,撩动着他那刚健挺立的短发,也撩动着他此刻复杂难明的心绪。今天,是他正式办理转业手续的日子,意味着他长达二十一年的军旅生涯即将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他像一棵青松,挺拔身姿,保持立正姿势,然后缓缓抬起手,对着那熟悉的营房,敬了一个庄严而标准的军礼,他的眼眶立即微微泛红。“老伙计,再见了。”望着组建部队时,自己亲自组织修建的营房,他轻声呢喃,声音里满是眷恋与不舍。

“国栋,车到了,兄弟们也列队完毕,该走啦!”新接任自己的支队参谋长赵刚的呼喊声打断了他的思绪。史国栋深吸一口气,最后看了一眼这片挥洒过热血与青春的地方,转身大步向营区大门口走去。

支队其他首长、司、政、后和警侦连的战友们早已列队完毕,史国栋一一握手,并与熟识的战友逐一拥抱。好男儿有泪不轻弹,说好不留泪的,但此刻自己早已泪流满面。终于走出大门,司令部的wJ川-03001号越野指挥车早已停放好,默默拭去脸上的泪水,史国栋低头便登车离开。

坐在去高铁站的车上,史国栋望着窗外不断后退的风景,脑海里却像放电影一样,闪过部队里的点点滴滴:高强度的军事训练、紧急集合的哨声、海关监管的坚持细致、维稳一线的艰苦危难和战友们并肩灭火作战的日子……那些曾经让自己觉得无比漫长的时光,如今回想起来,竟是如此珍贵。

“不知道未来会咋样。”史国栋低声自语,眼神里透着一丝迷茫。根据自己个人情况,史国栋没有选择国家计划退役安置,当个公务员混吃等死,绝不是自己该选择的道路。所以转业时,自己毅然选择了自主择业安置方式,自己的待遇是军队现有工资拿到97%,往后余生自谋出路。自己在部队的时候,满怀壮志,想着转业后利用手头的人脉和积蓄大干一场,可真正回到地方这一天,他才发现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疫情后,各行各业都十分内卷,自己是解放军理工大学建筑工程系毕业,但近年来自己擅长的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可是唉声一片,许多建筑老板由富翁变为负翁,工程开工率大降、三角债、工程款不到位和活路变少等问题层出不穷,自己小小的转业费,可真不敢下海去折腾。

终于回到家,妻子杨晓英早已在小区大门口等候。看到史国栋,她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快步迎上来接过他手中的行李,“回来了就好,这下能天天在家呆着了。对了,你之前说转业后要做生意,想好干啥没?”

史国栋走进客厅,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眉头微微皱起,“本来在部队想了些生意,可前段时间一打听,好多都干不得。除了搞搞工程项目,我又没啥其他特长,一时还真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杨晓英挨着他坐下,轻轻拍了拍他的手,安慰道:“莫急嘛,慢慢想,你好歹是个副团职干部,还怕找不到出路?不要担心,不是还有退役金保底吗?实在不行,我托人给你在市中区找点关系,找个什么外聘的工作先干着。”

史国栋一听,连忙摇头,语气坚决:“我可不想靠关系,我想凭自己本事闯一闯,实在不行就又从最底层干起。我那60万转业费,在没有十足把握钱,可不能轻易拿去冒险投资,咱赚得起,可赔不起呀!”

接下来的日子,史国栋就像一只没头苍蝇,四处打听商机,酒类销售、粮食供应、搞按摩、开商场、开酒楼、开旅馆……。他跑遍了整个川中市,参加各种创业交流会,见过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可每次都是满怀希望而去,失望而归。

后来,他又接触了一些前些年经营很好的战友:八年前自主择业的李义伟,是自己的老大队长,前些年在蓉城火车站和汽车站附近开旅馆,当年干得可是风生水起,可疫情期间几年无法连续经营,目前也是亏损连连,由于无法支付租金,李义伟已经关停了几家旅馆,只剩下一家火车站旁边的旅馆还在勉强经营。

再看看以前支队一位自主择业的副大队长,现在卖酒的战友王战龙,这些年由于卖品牌酒和各类杂牌酒的店铺如雨后那春笋般出现,加之网购酒的量贩式操作,目前王战龙的烟酒商铺也快经营不下去,原来展厅的三分之二已经改成一个茶馆,战龙现在可是一边经营茶馆,一边捎带着卖点酒,经营也十分困难。

后来,史国栋又先后考察了几个战友经营的农家乐、大型农场、机械配件加工、汽修厂和美容院等看似可行的经营项目,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要么风险太大,要么根本不适合自己。

一个长假的晚上,一家人团圆围坐在饭桌前吃饭。女儿史欣儿,这个正在西南医科大学读大二的懂事姑娘,看着父亲日渐憔悴的面容,关切地问道:“爸,你转业了到底打算干啥呀?同学们都问我,我都不知道咋说。”

史国栋夹了一筷子菜放进女儿碗里,挤出一丝笑容,“欣儿,你别操心这些,好好学习就行。爸肯定能找到事儿做,以后让你和妈妈都过上好日子。”

饭后,史国栋独自一人坐在阳台上抽烟。他望着夜空,繁星闪烁,可他却无心欣赏。“不能再这么干耗着了,得赶紧行动起来。”他在心里暗暗焦急。突然,他脑海中闪过一个画面:之前在重庆服役执行任务时,偶然在南山顶吃到过一家火锅,那独特的味道和火爆的生意,让他至今记忆犹新。“火锅?餐饮?”史国栋眼睛一亮,“我为啥不去学学做火锅呢?自己当年军事素质过硬,被安排在连队饮事班待考军校,干过近一年厨师,当年还考取过中级厨师证书呢!”

想到这儿,他立刻起身回到屋里,打开电脑开始收集关于重庆火锅的资料。经过一番查询,他发现重庆南山上那一家自己吃过的“重庆渝州老灶火锅”还在经营,而且在当地名气极大,生意好得不得了。“就去这家!”史国栋下定决心。

假期结束前一天,史国栋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和女儿。杨晓英一听,眼睛瞪得老大,满脸惊讶与不解,“你说啥子?去当切菜工?你可是个武警中校级警官,副团职干部啊,传出去让人知道了可多丢人呀?”

史国栋耐心解释道:“晓英,这有啥丢人的。我又不是去干坏事,我是堂堂正正去学本事,光明正大的去开拓创业之路。我可不想盲目创业,总得先掌握点独特技术和管理经验吧再下海吧!”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女儿史欣儿开口了,她一脸支持地看着父亲,“爸,我觉得你这个想法挺好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能学到真本事,干啥都不丢人。我还可以帮你收集资料呢。”

有了女儿的支持,史国栋底气更足了。他看着杨晓英,再次说道:“晓英,相信我,给我一次机会。”杨晓英无奈地叹了口气,“那好吧,你自己想清楚,可别到时候吃不了苦又跑回来!”

就这样,史国栋带着简单的行李,踏上了前往重庆的火车。到了重庆后,他按照地址,一路辗转来到了重庆南山渝州老灶火锅总店。

此时正值中午,店里果然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食客们的欢声笑语、服务员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史国栋站在店门口,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大步走了进去。

他找到老板张富贵,一个胖乎乎、满脸笑容的中年男人,表明自己想应聘切菜工。张富贵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眼里透着疑惑,“看你这气质可不像干这个的,你确定能干?”

史国栋连忙点头,态度诚恳,“老板,我能行。我啥苦都能吃,就想在这儿好好干,学点真正的手艺。”张富贵见他态度坚决,便答应先试用他几天。

史国栋就这样正式成为了渝州老火锅厨房的一名切菜工。第一天上班,面对各种蔬菜和刀具,十几年没干过厨师的他显得有些手忙脚乱。旁边的小工王强看在眼里,笑着过来帮忙,“大哥,你是新手吧?别慌,慢慢来。”

史国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是啊,好久没干了,火锅的材料和炒菜不一样,还得多向你请教。”王强热情地教他如何正确使用刀具,怎样切出均匀好看的菜。史国栋学得认真,可在火锅切菜方面毕竟是新手,没几个小时,积极肯干的史国栋手上就磨出了一个水泡,好在有厨师基础,他很快就切得像模像样了。

晚上回到租来的小房子里,史国栋累得瘫倒在床上。他的手和肩膀可真是又酸又痛,看着手上的水泡,想起在部队的日子,虽然辛苦,但哪里有这么累。不过,一想到自己的创业梦想,他又充满了动力。“万事开头难,我一定能坚持下去。”他在心里暗暗给自己打气。回忆当天的学习,他拿出笔记本,对今天切菜时王强等几位师傅们传授的各种切菜手法、成品标准、摆盘样式等进行了认真的记录和总结。“货卖一张皮,一定要把最好的切菜及装盘技术学到手。”史国栋在心里给自己暗暗鼓劲。

躺在床上,史国栋拿出手机,立即就看到女儿发来的一条信息:“老爸,今天在店里咋样?要注意身体,别太累了。我给你找了些火锅底料配方的资料,一会儿发给你。”看着女儿的信息,史国栋心里暖暖的,“有女儿支持,我更不能放弃。”他嘴角微微上扬,进入了梦乡,梦里满是他未来生意兴隆的连锁火锅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