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梦林游记 > 小辩:人性善恶论

梦林游记 小辩:人性善恶论

作者:百里樵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1:06:18

今天偶然刷到一个b站的辩论比赛,主题是人性善还是恶。以前我也思索过这个问题,现在借助双方的表达,也许有更清楚的分析。

首先我想说,抛开辩论正反方这个限制,我真的不愿承认人性本善或本恶,我更喜欢说人性既善又饿,或先善后恶。

有一方的观点是将人性分为先天和后天(社会)两部分,其实我很想说的就是,人可以先天性善,后天陷入善恶的挣扎吗?所谓的后天也就是社会属性,包不包括一个人在他母亲怀里时候,从他父母那里继承来的脾气秉性呢?我认为是包括的。

再说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有答案,但是社会现实中,包括我们所创造出来的作品或者想法中,已经有类似的了。就是说,假如一个人生下来的时候人性是固定不变的,那么能够判断他的本性善恶的依据是什么呢,设想把他投入到一个周围充满善良道德的人群当中,那么他会变得善良吗,把他投入到一个大毒枭的环境中,整天杀人越货无恶不作,他会变恶吗?

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很难回答,不仅在于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投入到两种环境中,先后顺序颠倒也可能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效果,更在于,人性很难说的准,我们其实能够在影视剧里看到,一个土匪窝子里出来的人,走入社会反倒可能成为一个白衣天使,救苦救难;一个从小出生在佛道熏陶环境中的人,也可能因为先天后天的差异过大,使其迷失自我,堕入恶道。

言至于此,我的观点就是,人性无所谓善恶。但各人天赋秉性不同有差,有人生来过善,有人生来无情。而所谓后天的教化,很难单纯的说起到固定的作用,意思就是我生来周围人丑恶,我天性坚强趋善,越是淤泥越生的磊落;我生来周围全是让我积德行善之人,我根本不知何为善何为恶,听多了啰嗦之语,又见善人被人欺既穷且懦,便一心向恶道,反成为魔王。

说点闲话,我们的社会是祛恶向善的,这是没错的。可是这一切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人生来是不完美也不可能是完美的,正是人有七宗罪的缺点,才有了真善美的崇高,否则为什么既有地域,又有天堂,而不是只存其一呢?

一些有道理的言语:

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那么恶者万恶,也必有善念留存,伟大的人善行无数,也必有恶的瑕疵存在

2.善恶我们都知道有时候善多,有时候恶多,有的地方善多,有的地方恶多。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历史吧,自古以来宫廷王朝,不仅仅是锦绣江山,更是血雨腥风,王朝的更迭将多少人葬送,可以说皇宫里的恶真是不少。那么是什么原因?是权力,**。

3.一个关键点在于我们能否把人作为一种脱离兽的存在来讨论,我隐隐觉得这个地方是导致辩论陷入僵局的原因所在。我们讨论人性之前,不妨先讨论讨论兽性。世间生灵万千,有高等就有低等,低等动物很难说有情感,他们依本能生存,而稍微高等一点的动物,如牛羊,虎豹,大象海豚,他们则表现出了类似人的属性,关爱幼小,一夫一妻,护犊等等。那么我们能说他们本性善或者恶吗,显然不合适,因为他们没有人类的社会道德规则,从这个角度,人性论无法脱离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原则来说,一个行为在这个地方是好的,在另一个地方就是不好的;一个行为在一个朝代是好的,在另一个时空就是恶的。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你讨论的是自然的人还是社会的人呢?人是统一而不非割裂的,是自然和社会的y统一,这种属性上的矛盾使得讨论人性善恶成为了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悖论。也许随着人类的发展,未来的社会规则,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届时,也许人将是万物真正的主宰。抑或是历史的尘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