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 > 第10章 寒门慕才,书院引路来

晨光刚爬上城墙,我靠在巷口的柱子上,手里那根炭条还沾着墨。人群围着县衙吵成一片,有人砸门,有人哭嚎,还有人抄了布告往家里带。我没再看第二眼,转身就走。

走得不快,但一步没停。

身后闹得越凶,我越得冷静。揭贪不是目的,是引蛇出洞的饵。真正要动的,是藏在背后那张网——裴党、粮商、官仓勾连的根子。可凭我现在这副病身子,别说挖根,站久点都喘。

所以得找帮手。

不是那种拎刀砍人的莽汉,是要能看懂符号、识得局中局的人。

我拐进一条窄巷,靠着墙缓了口气。肺里像塞了团湿棉花,呼吸又浅又闷。正想掏帕子擦嘴角,忽听见前方有脚步声,不急不缓,像是专门等人。

抬头一看,是个青衫布衣的年轻人,站在巷口,正低头看着地上一张被风吹歪的布告。他蹲下身,指尖轻轻抚过图上那个锅底搂米袋的胖官,又移到旁边数字列式,眉头微动。

我认得这张脸。

前几日逃命路上,在村外山道边见过他一次。那时我咳得直不起腰,他蹲在树旁研究我刻下的符号,见我过来也只是点头示意,一句话没说。现在倒好,自己找上门来了。

“看得入神?”我靠墙站着,声音哑得像砂纸磨铁,“是不是觉得这图太糙?”

他猛地抬头,眼神一凛,随即镇定下来:“糙是糙了点,可道理通透。一个‘三百石’,把人心都烧起来了。”

“那你看出什么门道没有?”

他站起身,掸了掸袖子:“这不是普通的账目揭露。你在用符号记事——那三列竖痕,左边是频率,中间是时间轴,右边是人数换算。你把赈灾流程拆成了数据流。”

我笑了笑,没接话。

他盯着我又看了两秒,忽然问:“你是谁教的这套法子?观星谷?还是天机遗脉?”

“没人教。”我咳嗽两声,扶着墙往前走了两步,“我自己琢磨的。就像这‘贪’字,你们读书人写它是一笔一划,我拆它,是三个动作:取、藏、噬。”

他瞳孔一缩。

“取,是县令抬价买粮,虚报入库;藏,是师爷半夜运粮出仓,账面抹平;噬,是上面那些人,一口口吃掉百姓的命。”我用炭条在地上划了个歪斜的‘贪’字,“你要是只看布告上的画,顶多气个半死。可你要看懂这三步怎么转的,就能顺着链条往上摸。”

他沉默片刻,忽然抱拳:“在下赵砚,崇文书院肄业生。敢问先生高姓?”

“楚昭。”我收起炭条,抬眼看他,“你来这儿,不只是为了看热闹吧?”

“不是。”他语气沉了下去,“我跟着你留的符号一路寻来。从村外林间树干上的刻痕,到破庙墙缝里的标记,再到这张布告上的排布规律……它们是一套密码。我能识得,是因为家父曾为钦天监小吏,传下些星轨推演之术。”

我点点头:“难怪你能跟上来。”

“但我没想到,”他盯着我,“破解这套符号的人,竟是个病得走路都在晃的书生。”

“病归病,脑子没坏。”我冷笑,“倒是你们这些读圣贤书的,天天讲仁义道德,可有几个敢站出来算一笔真账?”

他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却没反驳。

“你既然能找到我,说明你不傻。”我拄着折扇,慢慢朝巷外走,“问题是,你想干什么?”

他快步跟上:“我想知道,你怎么会懂这些?还有,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下一步?”我回头瞥他一眼,“当然是去个能查旧档、聚同道的地方。你觉得哪儿合适?”

他顿了顿:“书院。”

“哪个?”

“城南崇文书院。三年前开的,专收寒门子弟。虽不算顶尖学府,但藏书楼里存着近十年各州粮政往来公文副本,还有几位老夫子,当年在户部当过差。”

我脚步一顿:“户部?”

“嗯。”他压低声音,“而且书院每月初八办‘时策论辩’,地方官也会来听。若你能在台上立住脚,说出证据,便有机会逼他们当场回应。”

我笑了:“好啊,那就去耍一场大的。”

***

我们并肩走在长街上,阳光照在青石板上,反着昨夜露水的光。街边粥棚已经关门,锅盖掀翻在地,几个衙役守着门,脸色难看。

“你知道吗?”赵砚边走边说,“昨天之前,我还认为你只是个疯书生,拿命搏名。但现在我看明白了——你不是在闹事,是在布阵。”

“阵?”我嗤笑一声,“哪有那么玄乎。我只是把事实摆出来,让大伙儿自己看清楚罢了。”

“可你摆的方式太狠。”他摇头,“那幅图,那个算法,普通人看不懂,但只要有人一点拨,立刻就能信。你是故意留了线索,等懂的人来找你。”

我懒得否认:“聪明人总会醒的。蠢的,死了也不冤。”

他苦笑:“你这话要是让夫子听见,非得拿戒尺抽你不可。”

“抽就抽呗,反正我也不是真来求学的。”我咳了两声,“我是来借地方、借人、借势的。”

“那你准备怎么进书院?”

“你说呢?”我瞥他一眼,“你不是肄业生吗?带个朋友去听课,犯法?”

“不犯法,但……”他犹豫了一下,“最近风声紧。县令挨了参,上头派了巡查使下来,书院也被盯上了。无故带外人进去,怕惹麻烦。”

“麻烦?”我轻哼,“我就是麻烦本身。你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他停下脚步,认真看着我:“楚兄,我不是怕麻烦。我是怕你一进去就被扣下。你揭了这么大的事,官府不可能放你逍遥。”

“所以得有个正当身份。”我眯眼望向远处一座飞檐翘角的建筑,“比如,应试学子?”

“你想参加书院月考?”

“不然呢?”我耸肩,“总不能让我装成扫地仆役混进去吧?”

赵砚皱眉:“可你身体这样子,能应付考试?题目都是策论,要引经据典,还要限时作答。”

“引经据典?”我笑了,“我不用背书也能写。我知道他们想听什么,也知道他们怕什么。只要题目不限字数,我能写得让他们睡着都惊醒。”

他愣了愣,忽然笑出声:“你真是个怪人。”

“怪人才活得久。”我继续往前走,“快点吧,趁天还没黑,先去看看考场规矩。”

***

到了书院门口,朱漆大门紧闭,门环上挂着一块木牌:【月试将启,谢绝闲人】。

赵砚上前敲了三下,侧门开了条缝,探出个老仆的脸。

“赵公子?”那人认出他,语气松了些,“你怎么这时候来了?明日就要开考了。”

“我带个朋友来看看考场。”赵砚递上名帖,“这位楚公子有意参考,特来登记。”

老仆打量我一眼,眉头皱起:“这位公子面色不佳,怕是撑不住三场笔试。”

“我能撑。”我开口,声音虽哑但清晰,“考不完,我自己走人,不给你们添乱。”

老仆迟疑着,看向赵砚。赵砚点头:“我担保他不会闹事。”

半晌,老仆叹了口气:“罢了,进去吧。但丑话说前头——明早辰时点名,迟到者不得入场,中途吐血晕倒,也概不退卷。”

“行。”我点头,“只要笔墨管够,我写到断气都行。”

他拉开门,让我们进去。

书院不大,但格局规整。主殿前一片空地,摆着几十张书案,上面压着镇纸和草稿纸。四周墙上贴着往届优秀策论誊抄本,字迹工整,满篇仁政爱民。

我走到一张案前,拿起笔掂了掂。

“你觉得你能中榜?”赵砚站在我旁边问。

“不一定中榜。”我放下笔,看向他,“但我能让他们记住我。”

“怎么记?”

我嘴角一扬:“等我交卷你就知道了。我写的不是文章,是刀。”

他盯着我看了几秒,忽然低声问:“你到底是谁?”

我没回答,只反问他:“你说,一个寒门子弟,十年苦读,只为做官。可当他发现,整个体制都在吃人,他该怎么办?”

赵砚怔住。

我拍了拍他的肩:“别急着答。等我考完,咱们再论这个。”

远处钟声响起,夕阳落在书院屋脊上,把影子拉得很长。

我站在书案前,伸手按了按胸口,那里还在隐隐发痛。

但脑子很清醒。

明天,我要让这群读书人知道,什么叫——以笔为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