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下午,下班时间。
王也的黑色奥迪A4准时停在了关雎尔公司楼下。关雎尔拉开车门坐进副驾驶,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看到王也,还是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王大哥。”
“累了吧?”王也递给她一瓶温热的果汁,“今天带你去个地方。”
“去哪?”关雎尔有些好奇。
“一家渔具店。”王也发动车子,汇入车流,“老谭推荐的,说东西不错。我正好想去看看,添置点新装备。”
关雎尔眨了眨眼,有些意外。她知道王也喜欢钓鱼,也知道他和谭宗明因为钓鱼成了“忘年钓友”(虽然谭总年纪不算大,但比起王也,确实算长辈了)。自从上次安迪无意中提起王也也爱钓鱼后,谭宗明就仿佛找到了知音,两人在微信上除了偶尔聊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在交流钓鱼心得和分享钓点,关系迅速升温。
“哦…好啊。”关雎尔点点头,她对钓鱼一窍不通,但只要是和王也一起,去哪里她都愿意。
车子穿过繁华的市区,拐进一条相对安静的老街,最终在一家看起来并不起眼,甚至有些古朴的店铺前停下。店铺门脸不大,招牌是简单的木质匾额,上面用遒劲的字体刻着“渔悦轩”三个字。透过玻璃窗,能看到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渔具。
“就是这儿了。”王也停好车,带着关雎尔走了进去。
一进门,一股淡淡的、混合着桐油、尼龙线和某种木质清香的特殊气味扑面而来。店铺内部比外面看起来要深,灯光柔和,四周墙壁和中间的玻璃柜台里,整齐地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渔具:不同长度和调性的鱼竿、各种型号的渔轮、五颜六色的鱼线、形态各异的鱼钩和拟饵…对于外行来说,简直像个神秘的武器库。
关雎尔好奇地四处打量着,眼神里充满了新奇。她看到一根鱼竿的标价牌,心里暗暗咋舌:‘天哪,一根钓鱼竿这么贵?都快赶上我一个月工资了!’
王也则像是回到了自己的主场,眼神专注而认真地在柜台和货架间浏览。他先是仔细查看了一排高碳纤维的路亚竿,拿起一根,轻轻弯折感受其弹性和调性,又放回去,对比另一根。
“关关,你看这根,”王也拿起一根通体漆黑、做工极其精致的鱼竿,语气带着欣赏,“东丽T1100G碳布,逆丝交叉缠绕,轻量化做到极致,但腰力十足!回弹速度和感度都是一流的!对付大物级的翘嘴或者鳡鱼,手感绝对爆棚!”
关雎尔听得云里雾里,只能配合地点头,发出“嗯嗯嗯…听起来好厉害…”的赞叹,心里却在想:‘碳布?逆丝?感度?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王大哥说的每个字我都认识,连在一起就完全听不懂了…’
王也放下路亚竿,又走向另一排展示柜,那里陈列着各种品牌的鱼线。他拿起一盘极细的PE线,对着灯光仔细查看其编织密度和涂层,解释道:“鱼线也很关键。好的PE线,编织紧实,表面顺滑,拉力值高,耐磨性强,而且几乎不吸水。你看这线的颜色和光泽,绝对是顶级的!中鱼后,每一次挣扎,都能清晰地传递到手上,那感觉…啧啧…”
关雎尔继续点头,眼神却开始有些放空。她看着王也那副如数家珍、沉迷其中的样子,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在网上看到的、非常流行的梗——‘差生文具多’。
‘是不是技术不行的人,才特别需要依靠顶级的装备来弥补啊?’这个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她看着王也那空空如也的鱼护(虽然没带出来),再联想到他之前“空军”的梗,越想越觉得…好像有点道理?
王也一回头,正好看到关雎尔盯着那盘昂贵的鱼线,眼神发直,明显在神游天外。他忍不住笑着问:“关关,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关雎尔正沉浸在自己的“差生理论”中,被王也突然一问,想都没想,脱口而出:“在想…这算不算是…‘差生文具多’啊…”
话音刚落,整个店铺仿佛瞬间安静了!
关雎尔猛地回过神,意识到自己把心里话说了出来!她瞬间瞪大了眼睛,脸颊“唰”地一下红透了,像只煮熟了的虾子!她慌忙捂住嘴,惊慌失措地看着王也,连连道歉:“啊!对不起对不起!王大哥!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我瞎想的!你技术肯定很好!我胡说八道的!你别生气…”
王也整个人都石化了!他脸上的笑容僵住,眼睛瞪得溜圆,难以置信地看着关雎尔!他仿佛听到自己心碎的声音——咔嚓!
他一手捂住胸口,做出一副深受打击、痛不欲生的样子,另一只手指着关雎尔,手指微微颤抖,声音带着“悲痛”和“控诉”:“关关!你…你…你!你竟然这么说我!我的心…好痛!我…我没想到在你心里,我竟然是个…‘差生’?!枉我…枉我还一心想着带你体验钓鱼的乐趣!你…你太伤我心了!”
他那副夸张的、如同被负心汉抛弃般的搞怪模样,瞬间冲散了关雎尔的尴尬和惊慌。她看着王也“戏精”上身的样子,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之前的紧张感一扫而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