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晚上九点多,王家老宅的家宴在一种…略显“分裂”但总体和谐的氛围中结束了。佣人们安静而迅速地撤走了餐具,奉上了清茶和水果。
奶奶率先站起身,依旧紧紧拉着安迪的手,脸上带着心满意足的笑容:“安迪啊,走,陪奶奶去那边坐坐,喝喝茶,说说话。”语气亲昵得仿佛安迪是她失散多年的亲孙女。
大嫂刘樱和二姐王欣也立刻站起身,一左一右地簇拥过来,脸上都带着热情而…略带八卦的笑容。
“对对对,安迪,我们去那边沙发坐,这边让他们爷们儿收拾。”大嫂温柔地说道。
“安迪姐,走!我跟你分享点我小弟小时候的糗事!”王欣更是唯恐天下不乱地挤眉弄眼。
安迪被这三位女性“裹挟”着,身不由己地离开了餐桌,走向大堂一侧那组宽敞舒适的红木沙发。她心里暗暗叫苦,但脸上还得维持着礼貌而略显羞涩的微笑,偷偷回头看了一眼王也,眼神里充满了“你到底管不管我?!”的控诉。
王也接收到安迪的“求救信号”,刚想开口说点什么,却被大哥王嘉一个眼神制止了。
王嘉站起身,对主位上的爷爷微微躬身:“爷爷,我们去书房?”
爷爷点了点头,放下茶杯,也站了起来。他看了一眼被“包围”的安迪,又看了看王也,没说什么,但眼神里似乎带着一丝…了然和…默许?
王也见状,知道“救美”计划暂时破产。他无奈地耸了耸肩,对着安迪投去一个“爱莫能助,自求多福”的眼神,然后乖乖地跟着爷爷和大哥,走向了大堂另一侧的书房。
……
书房位于大堂的东侧,推开厚重的红木门,一股书卷气和淡淡的檀香扑面而来。书房面积很大,四壁都是顶天立地的红木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书籍,从线装古籍到现代经济管理,种类繁多。一张巨大的紫檀木书桌临窗摆放,上面文房四宝齐全。房间中央,则是一张根雕茶台,上面摆放着精致的紫砂茶具。
爷爷径直走到茶台的主位坐下。大哥王嘉则非常自然地坐在了爷爷对面的客位,开始熟练地烧水、温杯、取茶…动作行云流水,显然经常做这件事。王也则有些拘谨地坐在了大哥旁边的椅子上,不像在家里沙发上那样随意瘫着,腰背挺直了不少,脸上那副玩世不恭的表情也收敛了许多,显得…正经了不少。
爷爷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王嘉泡茶。书房里一时只剩下煮水声和茶具碰撞的清脆声响,气氛有些严肃。
王也有些不自在地挪了挪屁股,偷偷瞄了一眼爷爷和大哥。爷爷面容严肃,目光深邃,看不出喜怒。大哥则是一脸平静,专注着手上的动作。
终于,水开了,大哥将第一泡茶汤倒入三个品茗杯中,先恭敬地递给爷爷一杯,然后又递给王也一杯,最后才给自己倒上。
爷爷端起茶杯,凑到鼻尖闻了闻茶香,然后小口啜饮了一下,缓缓放下杯子。他的目光,终于落在了王也身上,开口问道,声音平稳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小也,你在魔都搞的那个公司…‘抖手’,我听你大哥说了些。做得不错,发展前景很好。”他顿了顿,话锋微微一转,眼神里带着一丝探究和…不易察觉的惊讶,“这…可不太像你以前的作风啊。”
这话问得…很直接,也很犀利。潜台词就是:你以前就是个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怎么突然转性,干出这么一番正经事业了?
王也听到爷爷的问话,并没有露出慌张或者不服气的表情。他放下茶杯,坐直了身体,脸上露出了少有的认真和…思考的神色。他沉默了几秒钟,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才缓缓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沉稳:
“爷爷,您说得对。以前的我…确实有点…嗯…不着调。”他坦然地承认了,“那时候,总觉得家里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用愁,人生好像没什么目标,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么。当个混吃等死的纨绔,看起来是挺轻松,但…时间长了,真的挺没劲的,也挺…空虚的。”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书房里那些象征着家族历史和责任的书籍,眼神变得有些深邃:“咱们家,从祖爷爷那辈起,就是跟着队伍打过仗、流过血的,是为了这个国家出过力的。爷爷您,也是一样,经历过风雨,撑起了家业。我爸…嗯,老头,又是国家第一批下海经商,摸爬滚打,把企业做大,也没忘了回报社会。现在大哥,接手公司,也是兢兢业业,想着怎么发展得更好。”
王也的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带着力量:“这说明什么?说明咱们老王家的血脉里,流淌着的,就不是那种安于享乐、只顾自己的基因!以前我迷茫,是因为没找到方向。但现在…”
说到这里,王也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弯起了一个清晰的弧度,那笑容里,带着一种找到了归属感和…坚定目标的明亮光彩。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柔和,却也更显坚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