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晚上八点左右,劳斯莱斯库里南驶离了繁华的市区,沿着一条幽静而宽阔的林荫道,向着南边的秦岭山脉方向驶去。越往南走,灯火越稀疏,环境愈发清幽,空气中也似乎多了一丝山林的清新气息。
大约二十分钟后,车子缓缓减速,最终在一扇气势恢宏、古色古香的巨大门楼前停下。门楼是典型的中式风格,青砖黛瓦,飞檐斗拱,门前矗立着两尊威武的石狮子,在柔和的景观灯照射下,显得庄重而肃穆。门楣上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王府”。
安迪透过车窗看着眼前这气派非凡的门楼和那高耸的、仿佛望不到边的青砖围墙,心中不由得一震!她之前虽然知道王也家境优渥,也听他提过家里在秦岭脚下有老宅,但亲眼见到这如同古代王府般的规模和气势,还是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这哪里是普通的“老宅”?这分明是一座…庄园!她发现自己之前对王也家庭背景的预估,还是…太保守了!
周管家下车,与门房低声交流了几句。沉重的朱红色大门缓缓向两侧打开,露出了门后一条宽阔的、灯火通明的青石板路,路两旁是精心修剪过的园林景观。
车子再次启动,缓缓驶入大门。门内的世界更加开阔,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参天古木…在精心设计的灯光下若隐若现,一步一景,充满了中式园林的雅致和…深宅大院的底蕴。安迪默默地看着窗外掠过的景象,心中的紧张感,不由自主地又加重了几分。这环境,这氛围,让她感觉自己像是闯入了一个与现代社会截然不同的、等级森严的古老世界。
车子在一座灯火通明、同样气势不凡的主建筑前停下。这座建筑风格与门楼一脉相承,但更加宏伟,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门前是宽阔的汉白玉台阶。
周管家率先下车,为王也和安迪打开车门。
“三少爷,三少奶奶,到了。老爷子和老夫人,还有大少爷、大小姐他们都在大堂等着呢。”周管家低声说道。
王也深吸一口气,跳下车,然后转身,向车内的安迪伸出手,脸上带着鼓励的笑容:“到了,安迪。别怕,有我呢。”
安迪看着王也伸出的手,又看了看眼前这如同宫殿般的大堂,暗暗咬了咬牙,将手放在王也掌心,借力下了车。她的手心,有些冰凉。
王也紧紧握住她的手,牵着她,迈步踏上了汉白玉台阶。周管家则安静地跟在后面。
走进大堂,一股暖意扑面而来。大堂内部空间极高,装饰极尽奢华却又透着古雅,红木家具、名家字画、古董摆件…无不彰显着主人的品味和财力。正中央是一张巨大的红木圆桌,桌上已经摆好了精致的餐具,但还没有上菜。
圆桌旁,已经坐了几个人。
主位上,坐着两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老爷爷穿着一身深蓝色的中式褂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面容严肃,不怒自威,正端着茶杯慢慢品着,目光锐利地扫向门口。老奶奶则穿着一件暗红色的锦缎袄子,满头银发梳理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慈祥温和的笑容,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左手边,坐着一对中年夫妇。男子约莫四十岁上下,戴着金丝眼镜,穿着合身的羊绒衫,气质沉稳儒雅,眉宇间与王也有几分相似,但更加成熟稳重,此刻正放下手机,看向门口。他身边的女子,看起来三十多岁,容貌秀丽,气质温婉,穿着一件米白色的针织裙,脸上带着友善的微笑。
右手边,坐着一个年轻女子,正是王也的二姐王欣。她今天穿得倒是比在上海时“正常”了许多,一件酒红色的毛衣,搭配黑色长裤,少了几分张扬,多了几分…嗯…“回家装乖”的收敛?她看到王也和安迪进来,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脸上露出促狭的笑容,冲着王也挤了挤眼。
王也的目光快速在餐桌旁扫过,然后有些疑惑地看了看空着的两个位置,又望向奶奶,开口问道:“奶奶,爷爷…老头和我妈呢?还没回来?”他语气随意,带着点在家里特有的“没大没小”。
他话音刚落,坐在左手边那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王也的大哥王嘉,眉头微微一皱,放下手中的茶杯,用带着一丝责备和…兄长威严的语气沉声道:“小也!好好说话!没规矩!”
王也被大哥一说,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但脸上却露出不服气的表情,刚想反驳…
“哎呀!好了好了!”主位上的老奶奶笑着拍了拍大孙子王嘉的手臂,打圆场道,“大过年的,孩子刚回来,别一见面就训他!小也就这么个脾气,随他爸!在家里没那么些讲究!”老太太语气宠溺,显然对这个小孙子格外偏爱。
王也见奶奶护着自己,立刻得意起来,冲着大哥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然后把安迪往前轻轻一带,脸上换上一副“快夸我”的得意表情,对着爷爷奶奶,声音响亮地介绍道:
“奶奶!爷爷!看!这就是我跟你们说过的,何安迪!叫她安迪就行!”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个更加“欠揍”的、带着炫耀意味的笑容,继续说道:“还有个关关,就是关雎尔,她回锡城陪爸妈过年了,这次没来!怎么样奶奶?你孙子我厉害吧?出去一趟,就给您拐回来两个…嗯…孙媳妇儿!这效率!这质量!没给您丢脸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