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抗日综剧:从亮剑开始 > 第735章 文化教育情况

抗日综剧:从亮剑开始 第735章 文化教育情况

作者:乱笔生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9 05:46:30

听到首长和参谋长这番见解,林枫心中倍感欣慰。

他穿越到这个时代,除了要完成军事上的目标外。

在文化复兴和经济建设方面也投入了大量心血。

如今看到领导层能够认同这些理念。

他仿佛已经看到华夏复兴事业在这个时空加速推进的美好前景。

.......

就在这时。

首长突然激动地拉住参谋长:\"老伙计,快看那边街口!”

顺着首长手指的方向望去。

只见一个约莫十来岁的孩童正站在一块自制黑板前。

孩童正在一笔一划地教十几个老百姓认字。

那孩子神情专注,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香\"字。

周围的老百姓也都全神贯注地跟着学习。

这生动的一幕让首长和参谋长都为之动容。

首长感叹道:\"连这么小的孩子都在为扫盲出力,红山镇的文化建设真是深入人心啊!”

参谋长也连连点头:\"是啊,这才是真正的文化复兴之道,全民动员!”

其实此时正值午间放学时分,孩子们三三两两走在回家的路上。

有的赶回家吃饭,有的则在街边小摊解决午餐。

而眼前这个聪慧的孩子,却利用这段休息时间。

主动当起了小老师,为不识字的乡亲们授课。

若是走近细听,便能听到那孩子清脆的声音。

\"各位叔叔伯伯,请看木板上这个'香'字,我来给大家讲解”

他指着字的上半部分说道:\"这里是个'禾'字,代表禾苗”

他又指向下半部分:\"下面是个'日'字,就是太阳的意思。

大家想想,禾苗在阳光照耀下会怎样?”

围坐的老百姓们纷纷开动脑筋。

一位中年汉子恍然大悟道:\"禾苗见着太阳,那肯定长得快啊!”

旁边的大哥也连连点头:\"对对对!有了阳光,禾苗才能抽穗,长出稻谷或者小麦来”

小朋友听到大人们的回答,开心地拍手称赞:\"对啦!叔叔伯伯们说得太对了!”

他踮起脚尖,指着黑板上的字继续讲解。

\"那长成熟的稻谷、小麦做成米饭或者麦饼后,闻起来会怎样呀?”

围观的乡亲们顿时哄笑起来,七嘴八舌地答道。

\"那还用说?米饭香得很哩!”

\"新麦烙的饼子,隔着三条街都能闻到香味!”

\"没错!\"小朋友眼睛亮晶晶的,小手在黑板上重重一点。

\"所以这个字就是'香'字!

禾苗在太阳下生长,结出的粮食做成熟食香气扑鼻。

这就是'香'字的来历,大家都明白了吗?”

\"明白啦!\"十几个庄稼汉齐声应和,笑声在街口回荡。

有人还特意凑近黑板,用手指在空中比划着这个新学的字。

有人还有鼻子吸着空气,好像要感受“香”字的味道!

这样的场景在红山镇随处可见。

不仅这个街口,几乎每个路口、每条巷道都有放学的孩子在教乡亲们认字。

虽然根据地开设了各种夜校,也鼓励家长向孩子学习,但识字教育仍然供不应求。

为此,学校特意组织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小先生\"活动。

这既锻炼了学生,也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了识字的机会。

红山学校的老师们经常鼓励学生们。

让孩子们在平时放学时间或是休息日。

可以分散到红山镇根据地的各个角落,教乡亲们认字。

这样既能锻炼你们的实践能力,又能让你们更贴近劳动群众。

同时也为乡亲们提供了更多学习机会,可谓一举多得。

因此,当首长和参谋长看到街头巷尾孩子们教大人认字的温馨场景时,不禁为之震撼。

首长由衷赞叹道:\"林枫啊,你们红山镇的学习氛围实在太好了!

要知道,现在抗战时期全国文盲率居高不下。

而你们这里却能做到男女老少齐上阵学文化,真是难能可贵!”

参谋长也连连点头:\"是啊,这种全民学习的景象,在其他根据地实属罕见”

林枫认真地说道:\"首长、参谋长,要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必须从识字教育抓起。

所以为了让老百姓更主动学习,我们在招工政策上做了特别安排。”

“红山镇根据地的工厂、工地等用人单位,都会优先录用识字多的群众。

他顿了顿,继续解释道:\"这样一来,老百姓学文化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全家一起学习,形成了良性循环”

在这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红山镇根据地的扫盲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

只要在根据地生活一个月左右,普通百姓就能认识100个左右的常用字。

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半年后,绝大多数老百姓都能达到读书看报的水平。

到那时,根据地的人力资源素质将得到质的飞跃。

从只会卖力气的普通劳力,成长为能够掌握工业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

参谋长和首长听完林枫的介绍,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首长更是赞叹道:\"这个做法非常好!

既提高了群众的文化水平,又为以后建设的工业发展储备了人才”

一路上,首长、参谋长和总部其他领导无不为红山镇根据地的繁华景象所震撼。

这里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与他们印象中的敌后根据地截然不同。

首长不禁感慨道:\"林枫啊,要打造这样的局面,确实需要具备特殊条件。

如果没有红山镇这样稳固安全的大后方,这些建设成就根本无从谈起”

林枫深有同感地点头。

确实,虽然其他兄弟部队也建立了不少根据地。

但由于日伪军频繁扫荡,大多数根据地的发展都受到了严重制约。

一旦日寇发动扫荡,他们往往只能带着老百姓仓促转移。

若是转移不及被敌人追上。

苦心经营的根据地可能顷刻间毁于一旦,损失极其惨重。

所以大多数敌后根据地的困境——缺乏稳固的安全环境。

这与红山镇根据地牢不可破的防御体系形成鲜明对比。

望着眼前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参谋长不禁感慨万千。

\"难怪首长总说让我一定要来红山镇根据地看看。

今日亲眼所见,才知何为真正的根据地建设典范!”

首长欣慰地拍了拍林枫的肩膀,赞许道。

\"林枫同志,你确实做得非常出色!

短短数月不见,红山镇根据地就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实在令人惊叹”

其他随行的总部首长们目睹这一切,无不为林枫卓越的治理才能所折服。

要知道,在总部众多高级干部中,只有首长曾亲临过红山镇。

其他人都是第一次亲眼见证这片红色沃土的繁荣盛况。

这种震撼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发出由衷的赞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