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个山寨的崛起 > 第119章 分粮种,招壮士

一个山寨的崛起 第119章 分粮种,招壮士

作者:善良的黑暗骑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09:59:13

临江府的硝烟还没散尽,民政司的队伍就踏着断云卫的脚印进了城。为首的周先生骑着匹老马,身后跟着二十个扛着粮袋、背着犁铧的干事,帆布篷车在石板路上轧出深深的辙印,车斗里装的不是兵器,是稻种、麦种和用油布裹好的曲辕犁。

“就在这儿搭棚!”周先生指着城隍庙旁的空地支招。断云卫刚清理过这里的血污,焦黑的木片还堆在角落,却已是城里最开阔的地方。干事们动作麻利地卸车、支杆、扯帆布,不到一个时辰,两顶能遮风挡雨的大粥棚就立了起来。

“生火熬粥!”周先生扯开嗓子喊。三个大铁锅支在临时架起的土灶上,干事们扛来缴获的流寇粮食——虽然混杂着沙子和谷壳,却足够熬出稠厚的米粥。柴火“噼啪”地烧起来,米香混着烟火气在街巷里弥漫,像只温柔的手,把躲在家里的百姓一点点牵出来。

“是断云寨的官爷!”有人认出周先生身上的青布褂——那是民政司的统一装束,袖口绣着小小的“民”字。前几日断云卫“三不政策”的事已传遍全城,此刻见他们支起粥棚,百姓们再没了顾忌,扶老携幼地围过来,眼神里藏着试探,也藏着期盼。

周先生让人搬出两块木牌,上面用墨笔写着告示,墨迹还带着潮气:

其一:凡愿归农者,凭户籍(或流民证明),领稻种三斤、麦种两斤、曲辕犁一把,即日起可回原田耕种,三年内免农业税。

其二:凡愿投军者,年龄十六至三十五岁,身体健康,月饷五两(含口粮),家人免赋税,战死另有抚恤金一百两。

木牌刚立稳,人群就像被投了石子的水塘,瞬间炸开了锅。

“月饷五两?真的假的?”一个挑着担子的货郎瞪大了眼。临江府的衙役月钱才一两二,就算是知府的亲兵,也未必能拿到三两,五两简直是天方夜谭。

“还有犁?断云寨的犁?”一个老农摸着胡须,眼睛直发亮。前几日他偷偷看过断云卫带来的犁,又轻又利,比自家那把用了十年的老犁强十倍,听说在北境,用这犁一天能多耕两亩地。

周先生站到高处,清了清嗓子:“告示上的字,句句属实!断云寨向来言出必行,若有半句虚言,你们砸了我的粥棚!”他指着正在卸车的犁铧,“这些犁都是‘匠师’孙二亲手监造的,误差不超过半分,坏了随时来换!”

话音刚落,就有个瘸腿老汉挤到前面:“官爷,我……我能领稻种不?我家三亩水田,被流寇踩成了烂泥,种子早就没了……”

“当然能!”周先生让人取来登记册,“姓名?原住哪里?家里几口人?”

老汉哆嗦着报上名,领到三斤稻种时,捧着布袋的手抖得像秋风里的叶子:“这……这真是我的了?不用交钱?”

“不用交!”周先生笑着说,“不光不用交,等秋收了,打了粮食,全是你自己的!”

老汉抱着稻种,对着粥棚磕了三个响头,转身就往城外的田里跑,嘴里喊着“老婆子,咱有种子了”,声音里带着哭腔。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百姓们排起长队,有的领种子,有的问投军,干事们忙得满头大汗,却没人喊累。周先生看着登记册上越来越密的名字,心里暗暗点头——曹林说得对,要收服人心,光靠枪杆子不行,还得给百姓实实在在的盼头。

人群中,一个瘦高的少年攥着拳头,指节捏得发白。他穿着件不合身的大人棉袄,袖口磨得露了棉絮,脸上还有未消的淤青——这是狗剩,前几日被流寇掳走当杂役,断云卫破城时才逃出来,爹娘都被流寇杀了,只剩下他一个。

“投军……真的能杀白狼贼?”狗剩怯生生地问登记的干事。他的声音还带着变声期的沙哑,眼神却像淬了火的钉子,亮得吓人。

干事见他年纪小,本想劝他领点种子先过日子,可看到他眼里的光,又把话咽了回去:“当然能。断云卫的枪,专打流寇杂碎。但你年纪还小,得先过了体检才行。”

“我够格!”狗剩猛地挺直腰板,虽然瘦,却站得笔直,“我能扛得动三十斤的粮袋,能跑三里地不喘气!我爹娘都被白狼贼杀了,我要报仇!”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块石头砸进人群,周围瞬间安静下来。有相似遭遇的百姓红了眼,一个中年汉子抹了把脸,对着周先生喊:“官爷,我也投军!我儿子被流寇挑死在门槛上,我这条命跟他们拼了!”

“我也去!”

“算我一个!”

报名参军的队伍瞬间长了一倍。周先生让人腾出张桌子做临时体检处,量身高、查视力、看手脚是否利索。狗剩站在尺子前,还差半寸够五尺,急得脸通红:“我还能长!我明年就够了!”

负责体检的老兵被他眼里的狠劲打动,在册子上画了个勾:“算你一个。入营后好好练,别给你爹娘丢脸。”

狗剩猛地鞠了个躬,转身就往招兵处跑,生怕慢一步就被赶出来。他接过新发的玄色劲装时,手指触到粗布的纹理,忽然想起爹娘还在时,总说“等收成好了,给你做件新棉袄”。现在棉袄有了,却不是爹娘给的,但他知道,穿上这身衣服,就能为爹娘报仇了。

日头偏西时,粥棚前的队伍还没散。领了种子的百姓扛着犁往田里去,田埂上很快响起了犁铧翻土的“沙沙”声;报了参军的汉子们聚在一起,听老兵讲断云卫的军规,眼里闪着兴奋的光。

周先生坐在粥棚下,喝着糙米粥,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觉得这临江府的土地,比北境的冻土更有生气。他想起曹林在信里说的“要让百姓看到,跟着断云寨,有地种,有饭吃,有仇能报”,此刻才算真正懂了——这些种子和军装,播下的不只是粮食和士兵,更是活下去的希望。

暮色里,狗剩跟着老兵往军营走。路过城隍庙时,他回头望了眼那两块告示牌,月光正照在“月饷五两”“免赋税”的字上,像撒了层碎银。他攥紧拳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好好练枪,杀尽白狼贼,让爹娘在天上能睡个安稳觉。

而在更远的田埂上,领了稻种的老农正借着月光撒种。黑土地被犁铧翻过,散发着湿润的气息,每一粒种子落下去,都像一个沉甸甸的期盼,在断云寨带来的新规矩里,悄悄扎下根来。

喜欢一个山寨的崛起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一个山寨的崛起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