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个山寨的崛起 > 第114章 屯垦令下

一个山寨的崛起 第114章 屯垦令下

作者:善良的黑暗骑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09:59:13

清溪县的荒地上,晨雾还没散尽,就传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李老三抡着锄头,在一块刚平整好的土地边缘砸下根木牌,牌上用炭笔写着“李”字,旁边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圈——这是他家分到的三亩地,从今往后,不再是流民,是有田的农户了。

“他娘,快来看!”李老三朝着身后喊,声音里带着哭腔。他婆娘抱着小儿子,踩着露水跑过来,摸着木牌上的字,眼泪“吧嗒吧嗒”掉在黑土地上:“咱……咱真有地了?不是做梦?”

“不是梦!”李老三抹了把脸,指着远处民政司的人,“官爷说了,这地归咱种,三年不用交税,还发犁、发种子!”

说话间,五个穿青布褂的民政司干事扛着犁走来,为首的是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人,手里捧着本厚厚的册子,正是负责清溪县屯垦的周先生。他看着扎堆的流民,清了清嗓子:“都静一静!按大当家的‘屯垦令’,凡愿意开荒的,每人分三亩地,两口人以上的多一口加一亩;官府发标准化犁铧、稻种,秋后按亩产算收成——亩产超百斤的,奖十石粮;超一百二十斤的,奖十五石!”

人群“嗡”地炸开了。流民们你看我,我看你,眼里的迷茫渐渐被光取代。李老三以前在中原当佃农,地主收六成租,遇上灾年连种子都赔进去,哪听过“三年不交税”“超产还得奖”的好事?

“周先生,”一个瘸腿的汉子拄着拐杖上前,他是从云州府逃来的,腿就是被抢粮的兵痞打断的,“这地……真能归咱?万一以后官府变卦咋办?”

周先生举起手里的册子,翻开其中一页:“这是‘地契’,上面盖着断云寨的印,写着你们的名字、地的位置、亩数,一式两份,一份你们自己收着,一份存民政司——有这纸在,谁也变不了卦!”他指着册子上的红印,“这印比金子还值钱,大当家说过,失信于百姓,断云寨就站不住脚!”

瘸腿汉子接过自己的地契,手指一遍遍抚过红印,忽然“噗通”跪在地上,对着断云寨的方向磕了三个头:“老天爷有眼,让咱遇上了好世道!”

周围的流民也跟着鞠躬,有的哭,有的笑,荒地上的雾气仿佛都被这股子热乎气冲散了。

“来领犁了!”民政司的干事们解开马车上的帆布,露出二十把崭新的曲辕犁,正是断云寨铁匠坊按“标准化”造的,犁头锃亮,犁杆上还刻着编号。“按户领,领了的去那边领种子,稻种、麦种都有,自己挑!”

李老三抱着犁,只觉得比抱着亲儿子还亲。这犁比他以前用过的轻多了,扶着木柄试了试,手腕轻轻一翻,犁尖就稳稳扎进土里,翻起的黑土带着腐草的香气,看着就喜人。“这铁家伙,真中用!”他忍不住赞道。

“那是,这是‘匠师’孙二打的犁,误差不超过半分。”周先生笑着说,“不光犁,连锄头、镰刀都是标准化的,坏了去镇上的维修点,花半个铜板就能换零件。”

太阳升高时,荒地上已是一片忙碌景象。男人们扶着犁耕地,女人们弯腰捡石头、拔草根,孩子们则在田埂上跑来跑去,帮着递水、送干粮。标准化的犁铧在地里划出整齐的沟,黑土翻涌着,像铺了层厚厚的锦缎。

李老三的婆娘在田边搭了个草棚,锅里煮着民政司发的小米粥,香气飘得老远。她看着男人犁地的背影,又看了看棚里熟睡的小儿子,忽然哼起了新学的小调:“断云寨,有良田,种出粮食吃饱饭;有好犁,不用愁,三年盖起砖瓦房……”

旁边的妇人听见了,也跟着哼起来,调子越传越远,混着犁铧翻土的“沙沙”声,成了荒地上最动听的歌。

晌午歇脚时,周先生带着人送来绿豆汤,看着各家的进度,在册子上记着:“李家,已耕一亩半;王家,已耕一亩二;张家……”他忽然指着远处的土坡,“那边的荒地石头多,谁愿意去开?官府多补半斤种子!”

“我去!”李老三第一个举手,“俺有力气,不怕石头!”

“俺也去!”好几个汉子跟着应声。他们以前在老家,别说石头地,就是盐碱地都得抢着种,现在有种子、有工具,再硬的地也敢啃。

周先生看着这股子劲头,心里暖烘烘的。他原是江南的秀才,因看不惯官府**才逃到断云寨,本以为这里只有枪杆子,没想到曹林的“屯垦令”竟比孔孟的道理还能聚拢人心——给百姓一块地,让他们能吃饱饭、活下去,比什么说教都管用。

傍晚收工时,李老三看着自己耕好的两亩地,直起腰捶了捶。虽然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心里却踏实得很。他婆娘端来粥,里面还卧了个鸡蛋——是早上领种子时民政司发的,说是给干活卖力的农户补身子。

“他爹,你看那边。”婆娘指着西边的山坡,夕阳下,有更多的流民扛着锄头往这边来,远处的官道上,马车拉着更多的犁和种子,扬起的尘土像条黄龙。

李老三喝着热粥,忽然觉得这清溪县的荒地,不再是荒凉的土坷垃,而是能长出希望的金窝窝。他想起刚逃来时,一家人啃树皮、喝雪水,以为这辈子都熬不出头;现在,有地、有犁、有盼头,连做梦都能笑出声。

夜色降临时,荒地上亮起了点点篝火。流民们围着篝火吃饭、聊天,说的都是“秋天能收多少粮”“过年能不能给娃做件新衣裳”。周先生站在高处,看着这片被翻耕的土地,听着远处传来的小调,忽然明白曹林为啥要下“屯垦令”——枪能守住地盘,粮食能稳住人心,而人心齐了,再贫瘠的土地也能长出庄稼,再难的日子也能熬出甜。

夜风拂过,带来泥土的腥气,也带来远处铁匠坊的锤声。李老三把地契小心翼翼地塞进枕头下,抱着婆娘和孩子,在草棚里睡得格外香。他梦见自己的地里长出了金灿灿的稻子,堆得像小山,儿子穿着新衣裳,正在稻穗间跑……

清溪县的荒地上,新的希望,正随着翻起的黑土,一点点扎根、发芽。

喜欢一个山寨的崛起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一个山寨的崛起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