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安和蒋阳去厨房做饭,李村长和村长夫郎就抱着乔然和三宝不撒手,李昌华和徐青阳就坐在一旁陪着。
李村长是过来人,徐青阳现在也是乔家的人了,是他正儿八经的外孙婿,就免不了多说几句。从寻常过日子到种地的技巧,再到人情往来上面,李村长提点了徐青阳不少,徐青阳对科举的事知道得很详细,但其他方面就不太了解了,李村长说的正好是他所欠缺的,所以徐青阳听得很认真。
越听李村长说徐青阳就越是觉得自己以前确实是对周边的事物了解得太少,李村长的‘博学’是徐青阳万万没有想到的。
怪不得老话会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老人们在学识上可能确定比不过年轻人,但他们人生的阅历和从人生的阅历中得出的经验是他们怎么也比不上的,因为那是岁月的沉淀。
因感觉李村长好像什么都懂一点,徐青阳想到了家里那群还被关在猪圈里的鸡鸭,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开口问道,“不知外祖可会**笼?”
“鸡笼?”李村长疑惑,“你问这个做什么?我记得乔家不是有个鸡笼吗?”
徐青阳赶忙解释,“因降低了束修,乡亲们为了感激我送了不少东西过来,鸡鸭也有一些,家里的鸡笼就不太够用了。”
李村长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指了指李昌华,“你舅舅会做,你找他去吧!”
徐青阳立即把视线转到李昌华身上,李昌华已经站起来了,抬脚就往外面走,徐青阳赶紧跟上去。
“先带我去看看鸡鸭。”李昌华出门后突然说了一句,徐青阳微愣了一下之后走在前面带路。两人来到猪圈前,徐青阳不好意思的说:“都在这里了。”
李昌华看了被关在猪圈里的鸡鸭以及和羊养在一起的小鹅崽怔愣了好一会儿之后才转过头看着徐青阳,那眼神特别的复杂,徐青阳根本来不及解读李昌华就把视线收回去了,“家里有木头吗?没有的话我去砍竹子也行。”这根本就不是做一个鸡笼就能解决的事。
徐青阳从来没有被人用那么复杂的眼神看过,不过他也知道把鸡鸭养在一起还放在猪圈里的行为很那啥,所以也明智的没有追问,“木头都放在后面了。”李昌华听完直接就往屋后走,徐青阳需要小跑才能追上。
李昌华挽起袖子,一副准备大干一场的样子,“去准备锯子,砍刀,再拿根长凳过来。”
徐青阳把李昌华要求的东西记下,立即转身回屋去找。把李昌华要求的东西都找过来以后,徐青阳发现李昌华已经把羊和小鹅崽移到旁边了,原先养羊和小鹅崽的地方已经被他清理出来了。
“舅舅,东西拿过来了!”徐青阳把东西递给李昌华,李昌华把东西接过后对着徐青阳说,“你先把以前的鸡笼挪到一旁去,再把位置清理出来,还有猪圈里的鸡鸭也先弄出来找个地方关着。”
他需要把这块地方重新规划一下,要不然就算他再做一个鸡笼看着还是很乱。
“好!”徐青阳撸起袖子就开始干,需要手艺的活计他不会干,但打打杂还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见徐青阳二话不说的就开始行动了,李昌华眼里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神色,虽然徐青阳的身板子看着就不结实,但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的。
李昌华去屋后搬了一些自己需要的木头过来,徐青阳把李昌华吩咐的事情做完了以后也帮着一起搬。
乔家的猪圈和养鸡鸭的地方是连在一起的,不过乔家以前养的鸡鸭很少,所以留的地方就不是很大,这次李昌华打算把养鸡鸭的地方扩大一些,还要分别制作鸡笼、鸭笼和鹅笼,鸡鸭虽都是家禽,但养在一起久了还是不行的,特别是有鹅在的情况下。
鹅的脾气可比鸡鸭大多了,仗着体型比鸡鸭大,惯会欺负弱小的。
至于羊,李昌华打算把它们养在猪圈里,猪圈只需稍稍改动一下就可以了,反正接下的三年乔家也不会养猪,这猪圈留着也是浪费。
规划好了,李昌华就开始动手了,先从改造猪圈做起。
徐青阳一直跟在李昌华身边打下手,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还会虚心求教,而原本沉默寡言的李昌华突然就变得健谈起来,把徐青阳说的一愣一愣的。
刚把猪圈改造好把羊放了进去,乔安就过来叫吃饭了,他本来是去堂屋找人的,听外祖说舅舅和徐青阳**笼去了他才来后院的。看着焕然一新的猪圈,乔安惊喜不已,“舅舅好棒!”他怎么就没有想到把羊养在猪圈里呢?
对乔安的夸奖,李昌华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可受用了,“等吃了饭再把这边收拾出来,以后会方便许多。”
“舅舅太厉害了!一语惊醒梦中人啊!”乔安是真的没有想到把这一块重新规划一下,因为他不懂这些。
“舅舅确实厉害!”徐青阳赞同道,才跟着李昌华打了一会儿杂徐青阳已经完全被李昌华的实力所折服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