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升起来后,徐青阳和方正浩先解决了肚子的温饱问题后才把打湿的衣服拿出来烘干。
衣服什么的都还好说,全部烘干也要不了多少时间,麻烦的是乔安准备的羊毛毯子,这几日睡在野外,羊毛毯子替徐青阳他们挡住了不少风雨,可羊毛毯子本身却沾染了不少泥土和雨水。
羊毛毯子本身就很厚重,沾染上泥土和雨水后就更重了,可要不是有羊毛毯子在,徐青阳和方正浩早就冷出毛病来了。
等羊毛毯子全部烘干后,徐青阳和方正浩早已困得睁不开眼了,给火堆上加了几大块烘干的湿柴,徐青阳和方正浩就各自裹了一块羊毛毯子睡了。
烘干的羊毛毯子暖暖的,徐青阳裹上没一会儿就睡着了。没有雨水时不时的打在脸上,也没有寒风无孔不入肆意的侵蚀他的身体,这一晚徐青阳睡得很踏实。
一觉醒来已经天亮了,不过因为下雨的关系,天并不是很亮,看着还是雾蒙蒙的。
方正浩已经在做早饭了,徐青阳起来活动了下身体,踱步到门口,“这雨势终于小了些。”徐青阳看着外面的雨感叹道,若不是因为这场雨,他此刻已经到了府城了。
“早起时雨还停了一阵儿。”方正浩就趁着雨停那会儿去外面捡了不少柴火回来,此刻正在火堆边烤着呢!“虽然很快又下了起来,但确实比之前小多了,这雨应该下不了多久了。”
“希望吧!”徐青阳看着从屋檐下滴落的雨滴缓缓道,这突如其来连绵不绝的雨真的打乱了他很多的安排,幸而乔安给他准备的东西都十分充足,要不现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光是填饱肚子这一件事就够他头疼的了。
说起乔安,徐青阳就免不了想乔安现在在做什么?他答应了乔安一到府城就给他写信报平安的,可现在他却被雨挡在了半路。
也不知道家中现在情况如何?
“主子,饭好了。”方正浩熬了一锅粥,热了一块饼子和两颗咸鸭蛋。
“来了。”徐青阳把自己的思绪收回来,坐回火堆边,“这里距离府城是不是很近了?”
方正浩拿了碗出来给徐青阳盛粥,想了想道:“应该只剩下不到两日的路程。”他记得几个月前从府城出来时就是走了一日多的路程就看见了这间破庙,不过当时他们坐的是马车,马车的速度比牛车要快一些。
徐青阳闻言点点头,接过粥之后慢慢的吃着。既然还剩下最后两日路程,那藏在暗处那人肯定就会在这两日动手!而现在他被这场连绵不绝的雨困在破庙,如果他是藏在暗处那人,他是绝对不会放过这大好机会的。
“如果今日雨能停的话,还是尽快赶路吧!”徐青阳道。
方正浩一愣,随即应道:“好。”
本来雨势已经变小了,可徐青阳他们吃过早饭后,雨势突然又加剧了,大雨倾盆而下,噼里啪啦的落在地上,溅起数不清的水花。
在这样的情况下肯定是没有办法赶路的,徐青阳就静下来安心的看了会儿书,中午用过饭后稍微歇息了会儿,雨还是没有减弱的趋势,徐青阳只好继续看书。
很快,一天的时间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过去了,夜半时分,徐青阳和方正浩裹着羊毛毯子睡得正香时,殿外突然传来了一些声响,徐青阳的眼睛猛地睁开了。
来人是谁?
徐青阳不自觉的放缓呼吸,静静的盯着门口,包裹在羊毛毯子里的手从腰间摸出了一把短小的匕首。
在雨夜中,徐青阳不能很清楚的听清门外的动静,只能支棱着耳朵仔细的辨别。
近了,越来越近了…
徐青阳的心也提到嗓子眼儿了。
“哈哈,有人!”一声激动的带着满满喜悦的声音突兀的响了起来,惊醒了睡得正香的方正浩。
“谁?!”方正浩立马从蒲团上惊起,厉声质问,稚嫩的脸庞上满是严肃。
来人见状忙把双手举起来,解释道:“我是赶考的学子,进来躲雨的。见到殿中有火光,这才激动的喊出声来。”
徐青阳这时也看清了来人,一个十五六岁大的汉子,圆脸,中等身材,背上背着一个赶考学子常用的书箱,面上满是疲惫之色,看向徐青阳的眼睛带着无法忽视的亮光。
徐青阳还没开始说话,来人后退了两步,从门外扯了一个高大的汉子进来。
“这是我哥夫,送我去赶考的。”匆忙的解释了一句,圆脸汉子就帮忙把高大汉子身上的蓑衣解下来,这时,徐青阳才发现高大汉子的背上还背了一个人。
高大汉子长着一张平平无奇的脸,但眉毛和眼睛却格外浓密,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
“这是我的同窗好友,因这场大雨不幸感染了风寒。”圆脸汉子不知是为了打消徐青阳的顾虑还是天生就是没长什么心眼的人,没一会儿就把他们的来历说的清清楚楚的,“我和他都是来府城赶考的,要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雨,我们早就到府城了。”
这一路走来,他们身上能吃的东西已经所剩无几了,本来他们是打算先赶到府城再说,可这雨势实在是太大,他和哥夫还勉强能应对,可已经感染了风寒的同窗却扛不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