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长的心思完全没在喝茶上,端起茶杯送到嘴边就被烫了一下,慌乱间茶就弄洒了,湿了他大半裤脚。
“青阳,给杨村长拿条帕子过来!”乔安没有想到杨村长会紧张到这个地步。
“不用不用,一会儿见就干了。”都是庄稼人,不就是洒了点水在裤腿上,哪就那么矫情了。下地时他们经常打湿裤腿,这么多年不也这么过来了,杨村长用言语阻止了徐青阳,“还是先说正事吧!”
“行!那就先说正事。”乔安嘴上这么说着,却暗地里给了徐青阳一个眼神,在他把杨村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后,徐青阳就可以去拿帕子了,“这件事我已经深思熟虑过了,具体的章程是这样的,第一年我免费出蓼蓝种子,乡亲们去种,收获的时候必须全部卖给我,我也全部都收,一斤四文钱。”
别看四文钱不多,和水稻小麦等的价格差距也大,但乔安之前种的那十亩地的蓼蓝每亩的产量都在一千斤以上,而且他只收割了一次,实际上蓼蓝在2-3月种下后在7-8月间可采叶,9月末至10月上旬可全茎采收。
乔安的语调不急不慢,咬字也十分清晰,把他对三个村子的安排说的明明白白的。等他说完后,李村长他们心里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乔安确实是深思熟虑过的,要不然条理不会这么清晰。
徐青阳早就拿了帕子回来递给杨村长,杨村长光顾着听乔安说的话去了,根本没注意到徐青阳的动作。
等乔安说完后,他才发现自己的腿上搭了一条干帕子,杨村长默默的拿了帕子把裤腿擦干,后继续把注意力放到正事上。
乔安提的建议非常的好,但这种好事突然降临到他们头上的感觉实在是太不真实了,他们都需要一点儿时间来接受。
乔安说完后就端起已经变温的茶一饮而尽,给众人时间慢慢接受。
良久,李村长才开口说话,“安哥儿,你真的确定能吃得下这么多蓼蓝?”若真的如乔安所说,一亩地的亩产量能达到一千斤甚至往上,三个村子的下等地加起来可不少,就算一家只种两亩地,最后得出来的数字也十分的吓人,李村长担心乔安消化不了这么多蓼蓝,最后还连累了自己。
“当然!”乔安想也不想的点头,“外祖,实不相瞒,三个村子一起种可能都不太够!”但乔安也不会再扩大种植范围了,因为物以稀为贵。
整个夏朝有多大?就三个村子而已,怎么可能种出够整个夏朝所用的蓼蓝?
“既如此,那明天我就召开全村大会,等事情有个结果了再和你说!”李村长是第一个应下这件事的。
从乔安的话中他听出这件事是双赢的结果,李村长当然就不会再担心了。
“我等会儿就去通知,明天一早就开大会!”郭村长也紧跟着李村长的话说,只有杨村长,还在那纠结犹豫着。
他当然知道这件事对杨家村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可乔安是西河村人,帮助西河村的村民无可厚非。李村长又是乔安的亲外祖,李家村的族老还是乔夫子的弟子,这两成关系加起来乔安带上李家村也说得过去。
可杨家村呢?
除了他儿子和乔夫子之间的那层师徒关系,杨家村和乔家之间就说不上什么关系了,让杨家村接受乔安这么大的帮助,他能心安理得吗?
他们家欠乔夫子恩情都还没还完呢!
“杨叔有什么顾虑尽可道来!”徐青阳道。
杨村长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开口,“之前学堂的事杨家村已经得了天大的好处了,这次…”他们怎么好意思再参与进来?
乔安一下子就听懂了杨村长话语中的未尽之意,解释道:“杨村长,不,杨叔,这事可不是只有杨家村得利,我也得利,而且杨哥对我这么照顾,我有什么事自然也要多想着他。”
“这…”这话已经是乔安说的第二遍了,但杨村长还是犹豫。
乔安见状,直接拍板,“就这么定下了!杨叔你回去后也召开大会,把事情和村民们说清楚,愿意种的人呢就在你那登记,到时我会过去和他们签订契约。”
杨村长慌乱的看了众人一眼,怎么就定下了?
杨村长找不到人帮他说话,便把求助的目光看向了徐青阳,他觉得徐青阳是汉子,哪怕是入赘进乔家也有做主的权利。
徐青阳接到杨村长的视线后立马摆手道:“杨叔,我们家的事安哥儿说了算!”
一句话,彻底让杨村长无话可说了,而乔安得意的扬了扬脖子,脸上的表情也特别的得意。
正事说完了林青的晚饭也做好了,乔安便把人都留下吃饭,吃饭时乔安再一次感叹他把林青从镇上叫过来帮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
要不遇到类似今天的这种情况,商讨完正事以后他还要忙着做饭。
吃完饭后乔安就把外祖他们和杨村长送走了,郭村长也在送走了两人之后告辞了,他也要回去好好准备准备,明天才好和乡亲们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