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当天下了那一场大雨后就再也没有下过一滴雨,幸而水田里已经蓄满了水,河里下降的水位也回到了原先的位置,虽然天气依旧炎热,但村民们脸上的担忧少了很多。
因为他们现在已经开始插秧了,河里的水也能通过水渠分散到每一块水田里,秧苗移栽后的这段时间不用担心缺水的问题了。
乔安整天在家忙着插秧和移栽蓼蓝的事不知道学堂要招夫子的告示贴出去后在镇上引起了多么大的议论。
一个位于偏远位置的学堂居然有两位举人老爷执教,现在还要再招收一名秀才老爷去执教,这事无论怎么看都很值得细细探究一番。
告示引起的议论很大,到书铺去询问情况的人更多!
不过林掌柜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只能回复说让他们根据告示上的时间去三合学堂报名,然后参加考试。
听林掌柜这么说了之后,围堵在书铺前的人才渐渐散去。
很快就到了三合学堂招收夫子的报名时间,徐青阳他们特意挑了学堂放假的一天,就是为了有足够的时间来回答前来报名的人的问题。
因为徐青阳他们用脚趾头都能想到前来报名的人心中肯定有很多的疑问!
这不刚把学堂的门打开,徐青阳和杨博、李煦三人就差点被等在学堂门口的人淹没了。
几乎所有人来之前都不太相信告示上说的三合学堂是全部用青砖修建的学堂,可等他们到了这地方亲眼看过之后,他们才知道告示上说的一点儿也不假。
除了地理位置比不上镇上,三合学堂哪哪都比镇上的学堂好!
最主要的是,三合学堂里有两位举人执教!
这可是才考过秋试得到举人功名的人!
整个镇上也没几个!
平日里他们想找机会搭关系都搭不上,眼下机会却直接送到他们面前了。
他们虽大多来自镇上,但与那些真正的权贵之家的子弟相比,他们依旧是寒门,能接触到的东西都极其的有限,所以很多时候靠的还是自己。
如果他们到三合学堂当夫子了,上课之余是不是可以向两位举人老爷请教一下功课,共同探讨一下学问?更有甚者,是不是可以问一问秋试考试的规矩?
一想到这,在场没有一个人能不激动!
“请问学堂招夫子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请问怎么报名?何时可以参加考试?录取的标准又是什么?”
...
徐青阳的情况还稍微好一点儿,毕竟他身上还没有功名,杨博和李煦就不一样了,他们俩是这些人主要的‘围攻’对象。
“先排队,把名报了之后所有的疑问我都会挨个解释的。”杨博大喊,他从来没有这么受欢迎过,感觉浑身长满嘴也说不清,干脆大吼了一声,先把让大家有个秩序。
李煦闻言也照着杨博的话喊了一遍,没办法!他一个人就一张嘴,实在是说不过十几二十张嘴。
两位举人老爷都发话了,前来报名的人也就不好再追着他们问东问西了,乖乖的排起了队,反正两位举人老爷说了会解答他们所有疑问的。
见人都排好队了,徐青阳他们就拿出纸笔开始报名了,徐青阳他们才登记了几个名字,人群中突然冲过来了一个人,边往徐青阳他们这边走的时候还边大声吆喝,“对不住!学堂的夫子已经有人选了,各位还是请回吧!”
前来报名的人刚安静没一会儿,猛地听到这句吆喝一下子就待不住了,“凭什么?”
可吆喝的人不管不顾,依旧自顾自道:“对不住!对不住!”
“你谁啊?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说话?”有那站在比较靠前位置的,看见徐青阳他们听到吆喝脸色微变,就猜到其中有蹊跷,所以开口问了一句。
那人却并没有回答,加快了往徐青阳他们面前走的脚步,走到徐青阳面前后,那人嘴角带笑的说:“我是谁还是让他来告诉你们比较好!”
徐文才直接用手指着徐青阳,得意洋洋的说:“顺便再让他告诉你们,我凭什么可以在这里说话!”
徐青阳听到徐文才的声音时脸色就已经不好了,此刻听到徐文才的这句话脸色更是难看得不行。
“怎么?叫我一声爹很难吗?”见徐青阳久久的不肯开口,徐文才轻哼一声道:“还是说你不打算认我这个爹了?”
徐青阳藏在衣袖中的拳头死死的攥紧,好半天才从牙缝中挤出两个字,“父亲!”
“这还差不多!”徐文才今天来是有大事要办的,不会在这样的小事上和徐青阳过多计较,冲着排队等待报名的人说:“大家也看见了,这学堂的夫子是我的儿子,所以这另一个夫子的位置早就已经被预定了,大家还是回去吧!不必浪费这个时间了,这大热天的,站在太阳底下一会儿就晒得人头晕。”
徐文才的话一出便激起了报名的人的情绪,大家吵嚷道:“既然早就预定了为何还要发告示?这不是戏耍我等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