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成农家炮灰后,我在古代搞内卷 > 第218章 你知道‘礼\’字怎么写

方心姝回到方家,“滴滴滴”的提示音告诉她有多少人在议论简体字,反对大于赞同呀!

她一边欣喜积分的大涨,又忧心明天工作的开展。

国子监内,白发苍苍的赵鸿儒拍案而起,指着新印制的简体字《三字经》怒斥:

“荒谬!文字乃圣人所创,岂能随意删改?这‘学’字少了‘子’,‘国’字少了‘戈’,成何体统!”

他对方心姝和云飞扬呵斥道:“出去,出去,少拿这污七糟八的东西来嚯嚯孩子!”

方心姝霸气的回怼道:“孩子读书时为了明事理,字只是一个代号而已,字数少,更易学、更易记,不更好吗?”

云飞扬也质问:“繁体字一个就当简体字三四个字的笔画,难道不能学简体字,多学几个字?”

赵鸿儒被怼得哑口无言,倔强的说:“读书人苦练数十年书法,若改用这等‘俗字’,岂不是让寒窗苦读成了笑话?”

“去,去,去!你们快走!”他吩咐门童赶人。

第一天推广失败,方心姝也没沮丧,反正积分没少赚。

晚上,月璃公主召集方家人,让他们去市集摆摊教识字。

方家雷厉风行,直接在京城开设了无数个“简易的简字学堂”,由方家子弟亲自执教。

先教数字“壹、贰、叁”的简体数字“一、二、三”,围观的人很快就学会了。

顿时学习积极性大涨,跟着学“四、五、六---”

十个数字,一刻钟就教完一遍,再慢慢复习,不到半个时辰,众人基本学会了十个数字。

“原来学习这么轻松呀!”大家不可置信的你看看我,我望望你。

方家小辈,连女孩子都改穿男装行动起来。

她们甚至编了《简字歌》,让孩子们边唱边写,学起来轻松快乐!

来学习的都可以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这是方心姝专门针对贫苦人家的人印刷的教程。

简单而有趣的习字,让认字过程变成轻松愉快。

方家中年一辈则教简体字《三字经》,孩童们拿着简体版本的《三字经》,跟着朗朗上口的读:“人之初,性本善……”

认起来也容易呀!写起来更是简单。

一时间,街头巷尾议论最多的就是简体字,那些从来没机会识字的人,学习积极性空前的高。

今天几乎都会定时去街口学习一个时辰,自己只需要带上自己坐的凳子就可以。

写字就用树枝在地上练习。

每人每天都能领一页“学习资料”,没时间来的家人,回家可以继续学,继续认。

有条件的回家还可以用毛笔巩固巩固。

那些有机会学习的都铆足劲学,自己回家可是要当“先生”的!

那些原本有基础的,都不屑学习这些“缺胳膊少腿的字”,就远远的观望。

开始嗤笑,再后来听大家唱读起来,很快乐的样子,哪有自己当初学习时的痛苦,不自觉的跟着读起来。

光读不写好像很无聊,一起写吧!

方家人,每天上、下午各开一次课,一次个时辰。

渐渐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

上午不能来就下午来,总要抽出点时间来学。

家里的老学究气得发抖,“不孝子孙,丢了老祖宗的传承!”

可学过简体字的孩子,哪里还想写那复杂的繁体字。

终于国子监的孩子们也坐不住了,谁要写这么复杂的字呀!

家里的仆人朗朗上口的读书声,让他们心烦意乱。

偷偷去街口听过一次,就不愿意回国子监了。

家人如果强制要求去国子监,他们就耍赖,打滚---

总之,有简单的谁会折磨自己学那繁体。

方家简易学堂的“学生”队伍在飞速扩张。

终于,各个学堂的老师也坐不住了,再不改变,他们连饭碗可能都没了。

方心姝他们也没闲着,她让工匠连夜赶制活字印刷版,将《千字文》《百家姓》全部改用简体字印刷,成本大降,书价仅为原来的三成。

第一周书价再打八折,方心姝有钱,不怕亏本。可也不能免费送呀!

很快,京城寒门学子争相购买,连一些商户都开始用简体字记账——毕竟,\"面\"字写起来太麻烦,不如直接写\"面\"!

一周后宁皇的圣旨也出来了,圣旨上说:

第一、科举考试允许简体字答卷,三年后全部使用简体字,不再使用繁体字。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不学习简体字,三年后你就没有机会参加科举。

第二、官方文书,仍用正体字,但各州县可自行推广简体字启蒙,三年后全部使用简体字。

这不意味着,如果不学习简体字的官员,你三年后你的官就当到头了。

这也太让那些守旧派气急攻心。

皇帝怎么可以这样!

让方家简易课堂人数暴增。

赵鸿儒等人不甘心,甚至派人去方家学堂捣乱,结果——

有个老学究冲进学堂,大骂“俗字害人”,却被一群孩童围住,奶声奶气地问:“老爷爷,你要讲礼呀!你知道‘礼’字怎么写吗?”

老学究气得胡子直翘,提笔要写繁体“礼”,结果手一抖,墨汁糊了一纸,反倒被孩子们笑话:

“爷爷的字还没我们整齐呢!我们的‘礼’字只有五笔哦!”

说完刷刷就把礼字写出来了。

老学究的枯瘦手指悬在半空,微微发颤。

他盯着纸上那个五笔写就的“礼”字,墨迹未干的笔画如刀锋般凌厉,竟比他用尽腕力写出的“礼”字还要挺拔三分。

“这...这不合规矩...”他喃喃自语,却见对面垂髫小儿已笑嘻嘻又写下三个简体字,笔势如行云流水。

老学究忽然想起六十年前科考场景——自己因写不完《礼运大同篇》的“礼”字,急得汗湿青衫,差点晕倒在号舍...

“若当年...”他喉头滚动,浑浊老眼竟有些发热。

那些挑灯夜战却因书写太慢而名落孙山的记忆,此刻化作一声长叹:“老夫苦练六十载馆阁体,竟不如稚子信手几笔...”

旁边传来清脆童声:“爷爷,您写的“礼”字真好看!就是...”孩童捏着糖葫芦,歪头补刀:“就是比我慢半柱香功夫哩!”

围观人群哄笑起来。

老学究涨红了脸,却鬼使神差般摸出荷包:“小娃,这...这简字帖卖与老夫可好?”

“去那边免费领取,一人一张!”孩子指着方家人的简易书桌。

当夜,赵府书房彻夜亮灯。

管家清晨送茶时,惊见满地废纸上密密麻麻全是“礼”“学”“国”等简体字。

老爷子的乌纱帽歪在砚台边,而他正用简体字誊写《论语》,嘴里还念叨:“这简体字写起来确实爽利...”

同样的一幕在京城各处上演:

周侍郎躲在书房,对照《正简字谱》重抄《出师表》

国子监博士们偷偷用简体字批注,又心虚地以袖掩面

连最古板的李祭酒,都在帐本里混用了“两”代替“两”。

最绝的是礼部衙门——某日清早,衙役发现所有公文副本都被人重新誊写过。

那些曾痛骂简体字的官员们,此刻对着案头字迹未干的公文面面相觑:

奏折正文仍是端庄繁体,但急报附页已全是简体小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