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太初纪元:道起鸿蒙 > 第72章 黄白米遮眼

太初纪元:道起鸿蒙 第72章 黄白米遮眼

作者:长安城等故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1:05:14

蒲汉忠眼睁睁看着张狂坠向悬崖,手伸到半空却只捞到一片虚空,惊得脸色煞白,踉跄着扑到崖边,指尖几乎要抠进岩石里。云雾在崖下翻涌,像一锅沸腾的白粥,千丈深的悬崖根本望不见底,只有风从崖底卷上来,带着刺骨的寒意。

“千丈深啊……”他声音发颤,喉结滚动着,“摔下去哪还能有全尸……太初的紫种,就这么没了……”最后几个字几乎是咬着牙说的,眼眶猛地红了,泪光在睫毛上打转转——他不是为张狂哭,是疼惜那枚天生的紫种,疼惜太初少了块顶梁柱般的料子。

秦浩轩站在旁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角。小时候在大田镇,他总嫌张狂性子烈,抢了他的风头,可此刻望着空荡荡的崖边,心里像被掏了块东西。方才张狂坠崖前对着太初方向磕头的样子,一下下撞在他心上——换作是自己,未必有那份决绝。

“他比我们都清楚自己要什么。”秦浩轩忽然开口,声音有些哑,“至少到最后,他没丢太初弟子的体面。”

蒲汉忠抹了把脸,把眼泪蹭在袖子上,狠狠瞪了秦浩轩一眼:“体面能当饭吃?紫种没了!太初的根基都动了!”嘴上吼着,目光却又落回崖下的云雾里,像在找什么,又像在怕什么。

风把两人的衣角吹得猎猎作响,秦浩轩望着崖底翻涌的云,忽然想起张狂小时候总抢他的修炼手册,想起他每次闯祸后梗着脖子说“我没错”,想起这次临别时他对着太初方向磕的三个响头——原来那家伙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只会炸毛的少年了。

“他磕头的时候,手是按在太初玉佩上的。”秦浩轩轻声说,像是在跟蒲汉忠讲,又像在跟自己确认,“那玉佩还是入门时师傅给的,他戴了十年。”

蒲汉忠没接话,只是从怀里掏出块一模一样的玉佩攥紧了,指节泛白。崖下的云雾忽然翻卷得厉害,像是有什么东西要冲上来,又被风按了回去,只留下一声若有若无的回响,在千丈悬崖间荡了荡,渐渐听不清了。

蒲汉忠望着崖下翻涌的云雾,沉默许久,喉结滚动着吐出一句:“收拾一下吧。”他的声音带着刚压下去的沙哑,指尖仍紧紧攥着那枚太初玉佩,“紫种骤失,太初高层迟早会察觉。到时候必定会彻查,这里的痕迹若留半分,便是祸端。”

秦浩轩颔首,正欲抬手凝聚灵力,却被蒲汉忠抬手按住。“不急。”蒲汉忠的目光扫过两人身上尚未愈合的伤口,眉头微蹙,“身体不在巅峰,一动便容易出纰漏。先调息。”

话音落,他已盘腿坐下,双手结印,周身泛起淡金色的灵光,开始梳理受损的经脉。方才为护着秦浩轩硬接的那记重击,此刻正隐隐作痛,经脉如被细针扎刺,每流转一分灵力都带着滞涩。秦浩轩见状也不再迟疑,敛眸沉息,将灵力沉入丹田,缓慢修复体内震荡的气血。

崖边的风渐渐平息,只有云雾在两人周身无声流淌。一个时辰后,两道几乎同时亮起的灵光缓缓收敛——蒲汉忠先睁开眼,脸色虽仍苍白,眼底却已恢复清明,他从怀中摸出一枚莹润的丹药吞下,丹药入口即化,化作暖流涌入四肢百骸,暂时压下了经脉的灼痛。至于那些深入肌理的损伤,只能靠日后慢慢温养,急不来。

秦浩轩紧随其后睁眼,指尖凝聚的无形剑嗡鸣着划破空气,灵力运转间已无滞涩。方才为逼退追兵,他将无形剑催至极限,险些伤及仙苗根基,此刻灵力缓缓注入仙苗,那抹淡青色的光晕渐渐稳固,总算是稳住了阵脚。

“可以动手了。”蒲汉忠站起身,拍了拍衣袍上的尘土,目光锐利如鹰,扫过周围的每一寸土地,“从崖边开始,寸土不留。”

秦浩轩点头,无形剑化作数道流光,精准地斩向两人留下的脚印与灵力残留之处,剑气所过,地面泛起一层细密的白光,将所有痕迹彻底抹去。蒲汉忠则走到方才打斗的地方,指尖灵力涌动,将散落的碎石与血迹一一抚平,动作沉稳利落,仿佛在处理一件精密的法器,不容半分差池。

云雾再次漫上来,将两人的身影笼罩其中,只余下偶尔闪过的灵光,在寂静的崖边无声闪烁。待一切收拾妥当,蒲汉忠最后望了眼崖底,转身道:“走。”

秦浩轩跟上他的脚步,回头时,只看见云雾彻底吞没了那片崖边,仿佛从未有人在此停留过。

蒲汉忠望着秦浩轩,目光沉沉,终是发自肺腑地低低道了声:“多谢。”

他愈发看不透这位师弟了。仙苗境二十叶的高手说杀就杀,他手中到底还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底牌?蒲汉忠却没打算细问——每个人心底都有不愿示人的角落,时机到了,该知道的自然会知道。只要秦浩轩还是自然堂的人,是他蒲汉忠的师弟,这就够了。

两人默默调息,待元气恢复了几分,周遭又陷入沉寂。蒲汉忠眉头微蹙,心头反复盘桓着“紫种”二字——那可是紫种啊!便是太初教盟主所在的霄云阁,那等万载传承的大教,都从未出过一名紫种!

如今,太初三紫之一,竟就这么折损在了这荒僻崖边。

风卷着云雾掠过,带起一阵寒意。蒲汉忠攥紧了袖中的玉佩,指腹摩挲着上面的纹路,眼底闪过一丝痛惜,更多的却是凝重——紫种陨落的消息一旦传开,太初教内部怕是要掀起惊涛骇浪了。

秦浩轩望着崖下翻涌的云雾,心头像压了块浸了水的棉絮,沉得发闷。大田镇出来的三个人,张狂资质最出挑,当年在镇上晒谷场比试时,他总能第一个引动灵气,谁曾想今日竟落得这般下场。剩下的,就只有他和张扬了。真要闹到最后,连张扬也成了陌路?那他这个从大田镇走出来的人,在这太初教,可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

蒲汉忠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这位师兄脸上已没了半分平日的温和,眉头拧成个川字,语气凝重得像淬了冰:“师弟,你听着,今日杀了无上紫种的事,半个字都不能泄出去。”他抬手按了按秦浩轩的肩膀,力道重得几乎能捏碎骨头,“你当紫种是路边的野草?哪个门派不是当成眼珠子护着?便是太初教这等底蕴,上万年也未必能出一个。咱们杀了他,这事要是漏了风,别说你我,整个自然堂都得被连根拔起,用来给各大门派谢罪!”

秦浩轩喉结滚了滚,望着远处被云雾遮了一半的山峦,那里藏着张狂最后的痕迹。他闷闷地应了声:“知道了师兄……”声音轻得像被风吹散的烟。

秦浩轩转身走向树林,弯腰拾起那柄无形剑,剑身隐在光影里,寒气却透过指尖渗进来。不远处,耶律齐的尸身还僵卧在草丛中,他走过去,正要抬手将尸体推下悬崖,却被蒲汉忠出声拦住:“秦师弟且慢。”

蒲汉忠缓步走来,目光扫过耶律齐的尸身,沉声道:“耶律齐好歹是内门弟子,身上未必没有藏私,搜搜看。”

秦浩轩依言俯身摸索,指尖触到怀中硬物,掏出来一看,不过是几颗寻常的补气丹,另有一个小袋,打开倒出二十来块下品灵石,再无他物。他将东西拢在手心,眉头微蹙——这般寒酸,倒不像个内门弟子的做派。

这边蒲汉忠已将战场收拾妥当,他捡起地上那只符虎,符纸边缘还沾着血污,虎形纹路却依旧鲜活,隐隐有低吼传出。他将符虎递向秦浩轩:“这符虎是好物件,耶律齐炼化了三年才收伏,可惜……”他顿了顿,“太多人识得这是他的本命符,留着容易露踪迹。”

秦浩轩摇头推开:“蒲师兄,我暂时用不上。”他指尖摩挲着冰冷的灵石,“你先前说过,驭兽术若不到家,强行驾驭这种以魂魄喂养的壮年符兽,怕是会被反噬。还是丢了吧。”

说罢,他分出一半灵石递过去,却被蒲汉忠断然推开。蒲汉忠板起脸,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我还不缺这点灵石。倒是你,刚入内门,修行正需用度,拿着。”他掂了掂手中的符虎,终是叹了口气,“罢了,这东西留着烫手,一并处理了吧。”

风穿林而过,卷起几片枯叶,落在耶律齐的尸身旁。秦浩轩望着手心的灵石,又看了看蒲汉忠手中挣扎着似要扑人的符虎,忽然觉得这山间的风,比崖底的寒气还要冷几分。

蒲汉忠望着符虎坠崖时激起的一点烟尘,眉峰微松。那符虎确是通灵之物,爪牙间还凝着耶律齐的灵力余温,可惜露不得光——一旦被师门长辈认出,追查起来,今日之事便瞒不住了。

秦浩轩将两颗莹润的下三品灵石揣入怀中,指尖仍能触到石头冰凉的质感。他知道蒲汉忠的意思,这不仅是灵石,更是份掂量人心的考较。方才若他贪了那符虎,此刻怕是已被师兄归入“可利用却难深交”之列。

“这十几只大力猿猴怎么弄回去?”秦浩轩望向不远处蜷卧的兽群,眉头拧成结。那些猿猴每只都壮如小山,两百多斤的身躯压得地面微微下陷,毛茸茸的爪子还不时抽搐一下,显是麻药快过了劲。山路本就崎岖,碎石遍布,若一只只搬运,不等运完,先醒的怕是就要掀翻半座山。

蒲汉忠却忽然笑了,眼角的纹路都染上几分狡黠:“这有何难。”他从怀中摸出个油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些磨成粉的草药,混着细碎的金粉,“你瞧着。”

他将药粉往猿猴鼻尖一撒,原本沉眠的巨兽便渐渐睁了眼,眼神却有些茫然,像喝醉了酒的壮汉。蒲汉忠又从袖中抽出自制的骨哨,呜呜吹了几声,调子古怪却沉稳。那些大力猿猴竟缓缓站起身,摇摇晃晃地排起队,跟着骨哨声,一步一晃地朝山下走去——竟真如被牵了线的木偶,乖乖听话。

秦浩轩看得目瞪口呆,这才明白师兄说“让它们自己走回去”并非戏言。蒲汉忠拍了拍他的肩,骨哨声不停,语气里带着几分得意:“早年在兽栏当差时琢磨的小玩意儿,对付这些憨兽最是管用。你且跟着,保管一只都跑不了。”

队伍缓缓挪动,猿猴的喘息声、骨哨的呜咽声,还有山石被踩动的咯吱声,在山坳里织成一张奇特的网。秦浩轩望着蒲汉忠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位师兄的袖子里,怕是藏着比符虎更厉害的乾坤。

蒲汉忠从怀中摸出一叠明黄符纸,符纸上用朱砂画着扭曲的符文,隐隐透着灵力波动。他指尖划过符纸,每一张都精准地拍在大力猿猴的额头上。符纸刚贴上,猿猴们便像提线木偶般猛地站起,原本浑浊的眼神变得空洞,只有符纸上的朱砂符文闪烁着微光。

“起。”蒲汉忠捏动手诀,口中念念有词。符纸瞬间亮起,那些壮如小山的猿猴竟齐齐弯腰,笨拙地收拾起散落的断刃和碎石。有的用爪子拢起散落的箭羽,有的用粗壮的臂膀搬运断裂的木桩,动作虽僵硬,却井然有序。

秦浩轩看得目瞪口呆,望着那些刚才还凶戾的巨兽此刻温顺得像耕牛,忍不住感叹:“师兄这术法,竟能驭兽至此。”

蒲汉忠淡淡一笑,目光扫过被猿猴们拖向山涧的耶律齐尸体,语气平静:“不过是些旁门小术,对付这些灵智未开的畜生正好。”说话间,他指尖诀印变换,猿猴们动作加快,地上的血迹被泥土掩盖,断裂的武器被堆在一起,很快,这片战场便恢复了往日的模样,仿佛从未有过厮杀。

正待下山,树梢上忽然窜下一道暗金色的影子,是只巴掌大的小猴,皮毛像揉了碎金,怯生生地落在秦浩轩脚边,抬头望着他,眼神里满是畏惧,却又带着一丝奇异的执拗——刚才激战中,这小猴一直躲在树上,竟没被波及。

秦浩轩看着它发抖的小身子,想起刚才它被大力猿猴追得乱窜的模样,心头微动:“留在这里,它们醒了还会欺负你。”他伸出手,语气放柔,“跟我走吧。”

小猴迟疑了一下,小爪子轻轻搭上他的指尖,竟带着几分试探的亲昵。

下山的路上,蒲汉忠注意到秦浩轩仙苗上的光泽黯淡了许多,原本饱满的叶片蔫蔫地垂着,仙根处甚至泛起一丝灰败:“你强行催动无形剑,伤及本源了。”

秦浩轩苦笑一声,感受着体内空荡荡的灵力,仙苗在识海中摇摇欲坠:“能解决耶律齐,值了。”

那只暗金小猴似乎察觉到他的虚弱,顺着他的衣袖爬上肩头,用毛茸茸的脸颊蹭了蹭他的下颌,动作轻柔得像一片羽毛。秦浩轩被它蹭得心头一暖,抬手护住它,指尖拂过仙苗——虽枯萎了些,却依旧扎根在识海深处,没有断绝生机。

前路漫漫,仙途坎坷,但此刻肩头有暖绒,身后有同路,便不算太难。

秦浩轩每走不过数丈,便觉丹田发空,仙苗在识海中微微颤抖,只得停下脚步盘膝打坐。指尖凝起的灵力微光中,能看见仙苗蔫垂的叶片在缓缓舒展,却总差着几分生机——强行催动无形剑的反噬仍在,灵力稍一运转便如细沙漏过指缝,泄得极快。

从百兽山到灵田谷的路,他走得格外滞涩。每回打坐,都要将七星菌残存的药力逼出几分,那淡金色的光晕顺着经脉游走,修补着耗损的灵力,也一点点抽空着药草的本源。等终于望见灵田谷熟悉的竹篱时,晨光正漫过谷口的青石,而他袖中那株七星菌早已失了光泽,成了干瘪的枯草。

秦浩轩轻抚着空荡荡的丹田,望着谷中初绽的灵植,眉头微蹙。本以为借七星菌之力,月内便能催开第一片仙叶,如今药力耗尽,进度怕是要落后不少。他抬眼望向谷外云雾缭绕的绝仙毒谷方向,眸色渐深——看来,得再闯一趟了。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他终于踏过谷口的木桥,晨露沾湿了衣袍,仙苗在识海中轻轻摇曳,虽仍显虚弱,却已稳稳扎根,透着一股韧劲。这一路二十余次打坐,总算将透支的灵力补了七七八八,只是那可惜的念头,总在心头萦绕不散。

冬夜的寒风卷着碎雪,在灵田谷岔路口打着旋。几道身影立在昏黄的灯笼光里,最前头那抹娇小的身影踮着脚望了又望,鼻尖冻得通红,眉梢的焦急像融不掉的冰碴子——正是徐羽。

直到远处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她眼睛一亮,看清秦浩轩的轮廓,还有他身后跟着的十几头壮硕的大力猿猴(毛发上还凝着霜气,却乖顺地跟着),脸上的冰霜“咔哒”裂开道缝,快步迎上去时,声音都带着点发颤的暖意:“浩轩哥哥!”

秦浩轩见是她,嘴角弯得更柔,刚要说话,就被徐羽清脆的声音打断:“恭喜呀!弄来这么多大力猿猴,往后你的灵田不用自己耕了,能多些时间修炼啦!”她笑得眼睛弯成月牙,话里的真心像炉上刚沸的热水,蒸腾着实在的暖意。

旁边的罗金花也跟着笑:“可不是嘛,这猿猴壮实得很,顶得上十个壮汉呢!”

唯有慕容超,脸上挂着勉强的笑,眼底却像压着块冰。他望着徐羽眼里毫不掩饰的欢喜,再看看自己掌心那枚黯淡的灰色仙种,心头像被寒风灌了个满——凭什么?秦浩轩不过是个“弱种”,偏每次都能让徐羽这般看重,自己这灰色仙种,竟处处落于下风?那十几头大力猿猴的身影在他眼里晃得刺眼,嫉妒像藤蔓悄悄缠上心口。

秦浩轩没留意他的异样,笑着揉了揉徐羽的发顶:“路上顺手收服的,正好派上用场。”说话间,大力猿猴们温顺地蹲坐在雪地里,呼出来的白气与寒风混在一起,倒添了几分热闹。

寒风还在刮,但岔路口的气氛,因这重逢和意外的收获,渐渐暖了起来。

慕容超站在原地没动,目光像被磁石吸住似的黏在大力猿猴厚实的脊背 上——那些猿猴蹲在雪地里,呼气时喷出的白汽裹着鬃毛上的雪粒,壮实的胳膊肌肉虬结,一看就知道扛得起巨石、翻得动犁耙。他偷偷攥了攥拳,指节泛白——自己那两个随从,一个总爱偷懒打瞌睡,一个扛半袋谷子都要歇三回,跟这些“活利器”比起来,简直像两只没长开的雏鸟。

秦浩轩转头时,正撞见徐羽抬手揉了揉发红的眼角,鬓角的碎发被夜风卷得贴在脸颊上,眼下泛着淡淡的青黑——显然是在风口等了整整一夜。他心头猛地一软,方才驯服猿猴的锐气悄然敛去,眼神像浸了温水的棉絮,轻轻落在她身上:“怎么不回屋歇着?这么冷的天……”

“傻站着吹风干什么?”罗金花跺了跺冻得发麻的脚,呵出一团白气,“入仙道头三个月是打根基的关键,寒风吹久了伤灵气,赶紧回屋暖和暖和。”

一行人刚踏进门,蒲汉忠就迎了上来,目光在秦浩轩身上转了两圈,见他气息比去时沉稳了不少,抚着胡须道:“秦师弟这趟出去,道心似是更凝实了。你如今既已出苗,灵田谷那套基础法门怕是跟不上了,我这就带你去见师父,求他传你套高深灵法——你那道心种魔**要想精进,确实得有道门正法打底才行。”

秦浩轩想起昨夜在崖边悟透的那层关窍,拱手道:“全凭师兄安排,劳烦了。”话音刚落,窗外的雪粒“簌簌”打在窗纸上,倒像是在为这趟行程敲起了梆子。

蒲汉忠的脚步在石梯尽头顿了顿,风声卷着碎雪扑在两人脸上,带着刺骨的寒意。他侧过脸,压低声音对秦浩轩道:“秦师弟,等会儿见了堂主,说话可得谨慎些。咱们自然堂虽挂着太初教的名头,却比旁支还要边缘——古云堂的长老上个月还说,要不是看在祖师爷的面子,早该把咱们这‘杂草堂’连根拔了。”

秦浩轩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这座无名小峰果然寒酸得刺眼。窄石梯是硬生生凿在岩壁上的,边缘的凿痕都已被岁月磨圆,两边的灌木丛矮得刚过脚踝,枯黄的枝条在风中抖索,别说高大乔木,连棵像样的松柏都见不着。阳光明明朗照,落在光秃秃的峰顶却像被吸走了温度,连积雪都比别处化得慢些。

“奇怪。”秦浩轩皱眉,指尖掐了个简单的风水诀,“此地坐北朝南,背倚黄帝峰,左有清泉右有浅溪,按说该是聚气藏风的宝地,怎么会……”他话没说完,目光落在峰顶那座孤零零的石屋上——石屋的屋脊歪歪斜斜,墙角爬满了青苔,最刺眼的是屋前那棵死树,枯枝像鬼爪似的伸向天空,正对着主峰的方向。

“别乱看。”蒲汉忠拽了他一把,声音压得更低,“三年前,咱们堂的张师兄就是因为在堂主面前提了句‘风水不对’,被直接废了丹田,扔去守后山禁地了。太初教门规大如天,咱们自然堂本就势弱,哪有资格议论这些?”

秦浩轩心头一凛。他听说过太初教的门规,弟子私相传授灵法是重罪,可连议论山峰风水都要受此重罚?他忍不住想起灵田谷那些金碧辉煌的殿堂,古云堂的琉璃瓦在阳光下能晃花人眼,夏云堂的玉石阶能映出人影,哪像这里,连石梯的缝隙里都长着枯黄的草。

两人拾级而上,石梯陡峭得几乎垂直,每一步都得牢牢抓着旁边的石棱。秦浩轩注意到,石梯的每一级都刻着个模糊的符号,像是被人用指尖硬生生按进去的,带着股阴寒的气息,与周围的阳光格格不入。

“这些符号……”他刚开口,就被蒲汉忠狠狠瞪了一眼。

“闭嘴!”蒲汉忠的声音带着惊惶,“那是镇物!当年建堂时,祖师爷亲自刻的,谁敢多问?”

秦浩轩只好把话咽回去,可心里的疑团却越来越大。这般荒芜的景象,哪像是有“镇物”守护的样子?倒像是被什么东西吸走了所有生气,连草木都不肯在这里扎根。

终于到了峰顶,石屋的木门虚掩着,推开门时发出“吱呀”的惨叫,像是不堪重负。屋里比外面更冷,四壁空空,只有一张石桌和几个石凳,墙角堆着些发黄的卷宗,蛛网在房梁上结得密密麻麻。

“蒲师兄带新人来了?”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里屋传来,带着病气的沙哑。

蒲汉忠立刻躬身行礼,腰弯得几乎贴到地面:“弟子蒲汉忠,奉堂主令,带秦浩轩来领修持法门。”

里屋走出个穿灰袍的老者,头发胡子全白了,脸上的皱纹深得能夹住雪粒,手里拄着根枯木拐杖,每走一步,拐杖都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他的眼睛浑浊得像蒙了层雾,却在看向秦浩轩时,忽然闪过一丝精光。

“你就是那个灵根带煞的娃娃?”老者开口,拐杖指向秦浩轩的脚边,那里的地面比别处更白,连青苔都不肯长,“难怪敢往这地方来,寻常弟子站在石梯半截就得晕过去。”

秦浩轩心头剧震——他的灵根带着戾气,这事只有蒲汉忠知道,连灵田谷的管事都没察觉,这老者怎么一眼就看出来了?

“堂主慧眼。”蒲汉忠连忙接话,“秦师弟虽灵根带煞,却道心坚定,是个可塑之才,还请堂主传他正法,助他压制煞气。”

老者没理蒲汉忠,只是盯着秦浩轩,忽然笑了,笑声像枯木摩擦:“太初教的门规,你该知道吧?自然堂的弟子,这辈子都别想碰古云堂的《太初心经》,能学的,只有这石屋里的残卷。”他指了指墙角的卷宗,“愿意学,就留下;不愿意,现在就滚回灵田谷,别在这儿碍眼。”

秦浩轩望着那些落满灰尘的卷宗,又看了看屋外那棵死树,忽然明白了什么。这座山峰哪是什么运势不好,分明是被人动了手脚,用某种邪术吸走了生气,好困住自然堂的弟子!而那些所谓的“门规”,不过是用来禁锢他们的枷锁。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老者深深一揖:“弟子愿留,哪怕只有残卷,也甘之如饴。”

老者浑浊的眼睛里,似乎亮了一下。他拄着拐杖,转身走向里屋:“蒲汉忠,你先下去。秦浩轩,进来吧,我让你看看,自然堂为什么只能待在这种地方。”

门在秦浩轩身后关上,隔绝了外面的风雪。他望着老者的背影,忽然觉得,这座荒芜的小山峰里,藏着比太初教门规更沉重的秘密。而那些刻在石梯上的符号,还有屋前那棵死树,正在无声地诉说着被遗忘的过往。

蒲汉忠望着石梯尽头那棵枯枝狰狞的死树,喉结滚了滚,声音里裹着几分怅然:“师弟有所不知,太初教刚立派那会儿,咱们脚下这无名峰,原是宗门的根脉所在。”

他抬手抚过石梯上那些模糊的刻痕,指尖触到冰凉的凹陷,像是在触碰一段褪色的往事:“听堂里的老辈说,当年这山上灵气浓得化不开,草木能长到两人高,泉眼里涌的都是灵液。别说黄帝峰,就是放眼整个修真界,也找不出第二处这般聚气的宝地。”

风卷着碎雪扑过来,他缩了缩脖子,语气沉了沉:“可怪事就出在立派一百二十三年那年。一夜之间,山上的灵气跟被抽干了似的,参天古树枯得只剩个黑桩,泉眼也冻成了冰窟窿。祖师爷带着长老们查了三个月,连当年镇山的玄龟都翻遍了,愣是没找出缘由。”

他转头看向秦浩轩,眼里的迷茫像化不开的雾:“后来实在没办法,祖师爷才忍痛迁去了黄帝峰。临走前在这峰顶种了那棵‘镇灵木’,盼着有朝一日灵气能回来……可你看,”他朝那棵死树抬了抬下巴,“三百年了,连片新叶都没冒过。”

秦浩轩顺着他的目光望去,那枯枝在风中抖得厉害,像只攥紧的枯手,仿佛要抓住什么,却只能徒劳地伸向灰蒙蒙的天。石梯上的刻痕在暮色里渐渐隐去,倒像是被岁月啃噬出的伤口。

“所以这自然堂……”秦浩轩话没说完,就被蒲汉忠苦笑着打断:“说白了,就是守着个空壳子。谁愿意待在灵气稀薄的废山?有本事的早被调去黄帝峰了,留下的不是像我这样资质平庸的,就是……”他顿了顿,没再说下去,只是拍了拍秦浩轩的肩,“师弟,别多想了,咱们能在这儿安身,已是祖师爷开恩。”

可秦浩轩望着那棵死树的影子,总觉得那枯枝的形状,像极了卷宗里记载的“锁灵阵”阵眼——那是一种能强行抽走地脉灵气的禁术,当年被太初教列为禁忌,难道……他猛地甩了甩头,把这荒诞的念头压下去。祖师爷怎么会用禁术?

风更冷了,石梯上的刻痕彻底没入黑暗,只有那棵死树的影子,在月光下拖得老长,像一道凝固的叹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