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树真波盘膝坐在自己精心布置的、隔绝外界窥探的静室内,心神沉入体内。
“唯有吸收那更高层次的‘太虚元气’,才能提升法力的精纯度。但是,为什么一直无法感受到晋阶的契机?”
他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按《六甲奇门》中阐述的古修理论,以及自身对修炼境界的理解。
炼精化气的阶段,当法力凝聚到极致,丹丸稳固,便应水到渠成地触及下一个大境界——炼气化神的门槛。
所谓水满则溢,容器已满,自然需要拓展容器的边界,提升生命和能量的层次。
可如今,他的“容器”明明已满,却找不到“溢出”的通道,更别提扩容了。
“不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我的修仙之路,恐怕真要在此界走到头了!”
千树真波望着窗外渐渐沉入地平线下的如血夕阳,橘红色的余晖映照在他略显凝重的脸上,不由得发出一声轻叹。
停滞不前,意味着面对未来可能降临的大筒木威胁时,将失去最大的依仗。
他再次将心神沉入脑海,仔细研读起“六甲奇门”神通。
这门包罗万象的神通,如同一部古老的百科全书,记载了许多玄之又玄的道理。
“古修之法,顺乎天道,契合本源,理应循序渐进,瓶颈自消……”
字里行间,都暗示着正统的古修之路不应存在如此坚固的关卡。
“莫非是我的理解有误?或是此方世界的天地规则与神通描述的原生环境有所不同?”
千树真波心念一动,瞬间,数十个分身出现在静室四周。
本尊与分身一同陷入苦思,试图从“六甲奇门”的浩渺信息中,找到关于突破炼精化气瓶颈的蛛丝马迹。
一个多小时的共同推演钻研,耗费心神无数,结果却令人沮丧。
神通蕴含的信息浩如烟海,但关于这个具体瓶颈的记载却模糊不清,或许是其创造者认为这本不应成为一个难题。
因为在真正的修仙界,哪一个宗门或传承家族没有进阶或冲破瓶颈的方法?
“看来靠‘六甲奇门’无法提供现成的答案了。” 千树真波解散了分身,疲惫感稍稍涌现,但思路却被迫转向另一个大胆的猜测。
“莫非……问题出在七彩金丹的‘质’上?并非量不足,而是质不够?需要将整个七彩金丹,全部由普通的天地灵气凝聚,转化为由更高层次的‘太虚元气’构成?”
这个想法让他精神一振,但随即又被现实的效率问题浇了一盆冷水。
修炼“九息服气”汲取太虚元气,过程缓慢且无法假手于分身。
平均两小时才能凝练出两丝,一天不眠不休也就二十四丝。
要将橄榄球大小的金丹完全转化,这需要的时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足以消磨掉他所有的耐心和可能存在的时机。
“除非能极大提高汲取效率……或者能找到多人同时修炼‘九息服气’这个神通,反馈我更高的攫取效率……”
但后者风险极高,天罡神通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岂能轻易授予不知底细与脾性之人?
这无疑是个两难的抉择。
更何况,这仅仅是他自己的推测。万一耗费漫长时间完成转化后,依然无法突破呢?那将是巨大的时间成本损失。
基于前世阅读大量修仙网文的经验,突破瓶颈通常还有外物辅助一途:或是夺天地造化的天材地宝,或是功效神妙的灵丹妙药。
然而,忍界药材体系与炼丹术所需相差甚远,此前尝试炼丹效果寥寥,丹药之路基本被堵死。
“那么,忍界本身,是否存在类似‘天材地宝’的能量聚合体呢?” 千树真波凝神细思,脑海中飞速闪过《火影忍者》原着的种种情节。
很快,几个关键词浮现出来:
其一,龙脉。 楼兰古国遗迹下那磅礴无比的能量源,凝聚了千年万年的自然能量,堪称此界天地灵气的精华所在。
若能安全引导并吸收龙脉之力,其庞大的能量和极高的品质,很可能就是冲破瓶颈的关键钥匙。
其二,格雷尔之石。 那种蕴含神秘能量的矿石,能驱动巨大飞艇,其能量等级显然不低。虽然性质未知,但值得探查。
其三,则是那个名为“犁”的时空忍具。 但此物下落不明,使用风险未知,且可能牵扯到更高级别的外星人存在,暂时不予考虑。
“除了无主之物,那些传承久远的通灵兽圣地呢?” 千树真波手指轻叩着。
“三大圣地在大筒木辉夜降临前就已存在,那些活了上千年的‘妖兽’,比如妙木山的大蛤蟆仙人,或许知晓一些关于生命层次突破、能量本质的古老秘密?”
他将目光投向各方势力。龙地洞的白蛇仙人一系,因之前处理万蛇契约的手段过于粗暴,恐怕已结下梁子。
那些蛇妖狡诈阴险,合作风险太高。相较之下,妙木山的蛤蟆们显得更为“正道”一些。这或许需要借助自来也这条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