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兄弟和客户关系,是强盛最宝贵的资产之一,不能丢。”
他又看向朴峻熙,“峻熙,系统的最优解是基石,我们必须追求效率。但管理,是把冷冰冰的数据,变成活生生的效益的艺术。”
他做出了决断:
“老路线的车辆,先调两辆支援新线,留一辆维持基本运营和客户关系。
同时,峻熙,你的团队要立项研究,尝试将‘路线熟悉度’、‘客户稳定性’这些软性指标,想办法量化,建立模型,纳入系统的综合评估体系。
我们要的优化,不是简单的数学题,是能让整个组织,连人带机器,都向前进的优化。”
这个决定,既肯定了朴峻熙系统的价值,也照顾了朴大勇的情绪,更指明了未来的方向。
朴大勇和李相定都点头接受。朴峻熙也意识到,技术落地远非易事,他需要学习更多技术之外的东西。
真正的考验,在不久后一个深夜降临。
朴峻熙在测试一个新开发的“异常交易检测”模块时,屏幕突然弹出刺眼的红色警报。
几条来自“三友商社”的棉纱采购记录被高亮标记。
数据显示,该供应商近三个月的报价,比市场均价系统性高出8%,且交易多集中在月末,频率异常。
朴峻熙心头一紧,立刻调取关联数据:
合同、审批记录、入库单。所有线索都指向采购部的一位课长——李炳灿。
更细致的数据比对发现,这些批次棉纱的入库验收单签名笔迹,与常规单据存在细微差异,且入库后很快被调配到几个长期处于微亏状态的下属工厂。
亏损,恰好模糊了采购环节可能存在的资金缺口。
一条利用信息不对称和财务漏洞进行利益输送的链条,在数据的透视下,清晰得令人心惊。
朴峻熙背后冒出冷汗。这不仅仅是一起贪污,更棘手的是,李炳灿是李相定一手提拔起来的嫡系。
他不敢怠慢,连夜整理好所有异常数据截图和分析报告,第二天一早便呈送到李振宇的办公室。
李振宇仔细地翻阅着报告,脸上看不出喜怒。
但内心却掀起了波澜。他再一次被震撼了。
这套他寄予厚望的系统,竟然这么快就展现出了超越这个时代的“数据审计”能力。
它就像一台高精度金属探测器,轻易地就从日常运营中,找到了埋藏最深的那颗“锈钉”。
这不仅验证了投资的价值,更让他看到了在现代企业治理中建立“数据防火墙”的可能性。
在这个普遍依靠人情、信任和模糊管理的时代,这种基于数据的、冷酷的客观性,具有颠覆性的力量。
“这件事,还有谁知道?”李振宇放下报告,平静地问。
“只有我,会长。”朴峻熙回答。
“很好。”李振宇点了点头,拿起内线电话,语气如常:“相定,你来我办公室一下。”
李相定很快到来,脸上带着惯常的从容:“会长,您找我?”
李振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那份报告轻轻推到他面前,语气和煦,仿佛在讨论一件寻常公事:
“相定,你先看看这个。峻熙他们搞的这个新模块,有点意思,发现了一些不太寻常的数据模式。”
李相定疑惑地拿起报告,刚开始还有些不解,但随着阅读深入,他的脸色逐渐变得苍白,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太熟悉业务了,几乎瞬间就明白了数据背后意味着什么。
他拿着报告的手微微颤抖,猛地抬起头,看向李振宇,眼神里充满了震惊、羞愧,还有一丝惶恐。
“会长!我……”李相定声音发紧。
“我失察!我万万没想到,李炳灿他……他竟然敢做出这种事!
辜负了您的信任,也辜负了我的……我这就去处理!”他霍地站起来,语气决绝。
李振宇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态度依然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感慨:
“相定啊,人都有看走眼的时候。这世上,最难测的就是人心。
以前我们没有这么好的工具,很多事藏在暗处,发现不了,不全是你的责任。
重要的是,现在我们有‘眼睛’了,看到了,就不能视而不见。”
他看着李相定,语气转为严肃,但依然保持着信任的基调:
“这件事,交给你亲自去办。查清楚,按规矩处理,给所有人一个交代。
要让兄弟们明白,强盛能走到今天,靠的是规矩,是诚信。
谁坏了规矩,谁就是和我们所有人过不去。”
“是!会长!您放心!”
李相定挺直腰板,语气斩钉截铁:
“我绝不会姑息!一定严肃处理,清理门户!”
他眼中闪过一抹厉色。李振宇的信任和宽容,比任何斥责都让他感到压力。
李相定的行动雷厉风行。
他亲自带人核查了所有证据,当天下午就控制了李炳灿和相关供应商负责人。
事情办得干净利落,李炳灿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