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扫了一眼现场气氛,大概猜到了七八分,嬉皮笑脸地打圆场:
“哎呀,爸,事情解决了不就好了嘛!
现在四海势头这么好,说明您老人家宝刀未老,一出手就定乾坤!
敏俊也是经验不足,以后多跟您学学就是了。”
他拿起那份报告,随意地翻看着,啧啧称赞:
“看看这数据,多漂亮!市场份额、营收…碾压那个什么强盛,绰绰有余了!”
然而,看着看着,赵亮镐那看似漫不经心的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疑惑。
他虽然平时吊儿郎当,但作为赵家重点培养的长子,基本的商业嗅觉还是有的。
“嗯…不过话说回来,”
他状似无意地用手指敲了敲报告中关于“中小客户市场占有率”和“联盟成员业务健康度”的部分(这部分数据被下面人刻意淡化处理了)。
“这个李振宇,倒是有点意思。按说他之前那么凶猛,被我们这么一压,按理应该疯狂反扑才对啊?
怎么感觉…他反而缩回去了?主动放弃了不少高端市场的争夺,有点反常啊。”
他抬起头,看向父亲和弟弟:
“你们说,这小子会不会在暗中搞什么小动作?我总觉得有点…过于顺利了。”
赵敏俊正因为被父亲责骂而郁闷,听到这话,没好气地反驳道:
“他能搞什么小动作?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小花招都是徒劳!
他缩回去,那是因为他知道拼不过!只能守着那些赚不了几个钱的小鱼小虾苟延残喘罢了!
大哥你是不是太高看他了?”
赵重勋也不以为然地摆摆手:
“亮镐,你多虑了。商场上,实力就是硬道理。
他退避,是识时务。这说明他还不算太蠢,知道鸡蛋碰不过石头。
至于小动作?”
他不屑一笑:“在汉城,在韩国,我们韩进需要担心他搞小动作?他能翻出我的手掌心?”
赵亮镐想了想,也觉得可能是自己多心了。
报表上的胜利是实实在在的,四海联盟的表面稳固也是事实。
或许那个李振宇真的就是认怂了?
毕竟,面对韩进的全力打压,选择暂避锋芒也是最合理的选择。
“可能真是我想多了吧。”
赵亮镐笑了笑,甩开了那丝疑虑:
“总觉得这小子邪性,不太按常理出牌。不过爸您说得对,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都是虚的。”
然而,他们都没有意识到,或者说,他们傲慢的认知盲区,让他们根本无法察觉到真正正在发生的、底层的变化。
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将管理一个庞大集团公司的理念和方式。
错误地套用在了需要一个更加灵活、开放、共赢的“联盟”模式上。
韩进的企业文化是典型的垂直控制、强者通吃。
对于旗下的子公司和部门,他们要求的是绝对服从、高效执行和利润贡献。
这种模式在管理自有资产时非常有效。
但当他们把这种模式带入到由无数独立中小运输公司组成的“四海联盟”时,就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
缺乏尊重,视为附庸。
韩进空降的管理团队,带着大公司特有的傲慢,根本瞧不起这些“土里土气”的中小公司老板。
他们视联盟成员为可以随意驱使的“下级供应商”或“运力包”,而非平等的合作伙伴。
沟通方式简单粗暴,充满了命令和指责,毫无尊重可言。
利益分配极度不公。
利用自身的强势地位,肆意压价,攫取利润大头。
所有的补贴和优惠,前提都是联盟成员必须接受更低的运价和更高的“管理费”。
好处韩进和四海拿,辛苦和风险却由加盟商承担。
零和博弈,动辄吞并。
一旦有加盟商表现出不满、犹豫,或者业务遇到困难,韩进/四海的第一反应不是帮扶。
而是趁机压价、吞并其业务、抢夺其客户!美其名曰“优化联盟结构”,实则是**裸的弱肉强食。
他们完全没有“带头大哥”应有的担当和责任,想的只有如何最大化自身利益。
...
...
一位姓金的釜山中型运输公司老板,原是四海联盟的坚定成员。
在韩进资金注入后,他的公司确实接到了一些之前接触不到的大单。
但很快,他就发现利润薄得可怜,大部分被四海以“资源协调费”、“系统使用费”等名目抽走。
当他试图协商时,得到的却是韩进管理人员的冷嘲热讽和威胁:“不想干可以退出,有的是人想干!”
更让他寒心的是,当他因为一笔业务垫资过多导致暂时资金周转困难,向四海求助时。
对方非但没有伸出援手,反而立刻派人接触他的几个核心客户,以更低的价格和“韩进保障”为诱惑。
试图直接撬走客户!最终,金老板咬牙借了高利贷度过难关,但也彻底看清了韩进/四海的真实面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