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李振宇漫无目的的逛着时,被人塞了一张传单。
“棋会?”
李振宇接过那张设计古雅的宣传单,上面用毛笔字写着“清心茶院”,地点在钟路区一条僻静的旧巷里。
“好啊!”
李振宇瞬间来了兴致,就想去这个棋会看看!”
于是,李振宇带着一点好奇和期待,来到了那间名为“清心”的老茶院。
院内布置得素雅古朴,屏风字画,颇有些闹中取静的意味。
已经有不少人到了,大多穿着韩服或整洁的便装,年龄各异,但看上去都颇为沉静儒雅。
人们三三两两坐在矮桌旁,桌上放着棋盘棋子,低声交谈着,偶尔响起清脆的落子声。
李振宇这身普通的夹克衫在这里反而显得有些扎眼。
但他毫不在意,找了个角落的空位坐下,立刻有穿着素净韩服的茶博士悄无声息地送来一杯清茶。
他四下打量着,很快注意到庭院最里侧有一桌围了不少人。
对弈的是一位头发花白、气质威严的老者和一个看起来是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
棋局刚开始,年轻人眉头紧锁,额角见汗,老者则气定神闲,偶尔捋一下胡须。
李振宇凑过去旁观。
他前世对围棋只能算知道规则,水平业余都谈不上。
但此刻,他那“过目不忘”的能力再次发挥了作用。
他仔细观察着棋盘上的局势,黑白子的分布、气、眼、提子…这些信息如同潮水般涌入他的大脑并被迅速解析、记忆。
虽然他缺乏高深的算力和大局观,但他能清晰地“看”到棋盘上每一处的强弱得失。
甚至能隐隐感觉到老者那看似平淡的落子背后蕴含的、一步步收紧的压迫力。
最后,年轻人投子认负,脸色羞惭:
“金公棋艺高超,晚辈输了。”
周围响起一阵低低的赞叹声。
那位被称为“金公”的老者微微一笑,显得颇为自得,目光扫过围观人群,似乎意犹未尽。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了穿着与周围格调略显不符、却看得十分专注的李振宇身上。
“这位朋友面生得很”
老者开口了,声音洪亮沉稳:
“也懂围棋?观棋不语真君子,方才见你看得入神,想必也有些见解?不如手谈一局?”
若是平时,李振宇肯定连忙摆手推辞,说自己只是看看。
但这个月,他是YES Man!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那点心虚,学着刚才年轻人的样子,微微躬身行礼,硬着头皮道:
“晚辈初学乍练,技艺粗浅,不敢在前辈面前献丑。
但…前辈有命,不敢推辞。
还请前辈多多指教!”
这番话既谦逊又爽快,倒是让金公和周围的人都有些意外,随即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李振宇在那年轻人让出的位置上正襟危坐。
棋盘重新摆开。
开局几十手,李振宇下得极其谨慎,几乎完全是模仿之前年轻人的开局。
倒是没出什么大错,但也显得毫无灵气,被动无比。
金公下的很轻松,甚至有些随意,觉得这年轻人果然只是略懂皮毛。
然而,随着棋局深入,李振宇那恐怖的学习能力开始显现威力。
他紧紧盯着金公的每一手棋,不仅记住棋路,更开始下意识地模仿金公的思考模式和行棋风格。
那种沉稳布局、步步为营、注重实地和厚势的策略。
他就像一个最高级的复读机,不仅复述内容,还在尝试理解语调和情感。
中途,金公一度走出一步巧妙的试应手,试探他的应对外围的潜力。
若是之前的李振宇,肯定就中计了。
但就在他捏起棋子准备随手一应时。
脑子里突然闪过刚才金公对付那年轻人时用过的一招类似手法及其后续变化。
他手一顿,沉吟了片刻,然后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另一处稳健的小飞守角。
既避免了被利用,又悄悄加固了自己的阵地。
“哦?”
金公捏着胡须的手停住了,眼中第一次闪过一丝真正的惊讶。
这一步,看似平凡,却显示出了不同于刚才的古板,而是有了灵气。
接下来的棋局,金公渐渐收起了轻视之心。
他发现这个年轻人极其古怪,时而会走出明显的俗手甚至恶手。
时而又能突然下出几步极具眼光、甚至深得围棋“本手”精髓的好棋。
思路转换毫无征兆,风格似乎在笨拙地模仿自己。
却又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野路子般的直感。
不按套路出牌。
最终,尽管李振宇还是毫无悬念地大败,但输的目数却比之前那个年轻人要少很多。
尤其是在中盘后的一段,甚至一度形成了细微的纠缠局面。
“哈哈,有趣,有趣!”终局数子后,金公非但没有因对方棋力不稳而不悦,反而朗声大笑起来:
“年轻人,你学棋多久了?”
李振宇老实回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