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说得不错!要是上面的领导都像你这样务实就好了。”
李振宇笑着回应:
“老哥过奖了。我也是从基层做起的,知道大家的辛苦。”
夕阳西下,工人们开始收工。李振宇与工人们一一告别。
回程车上,郑秀妍忍不住问:
“李会长,您今天为什么这么做?完全可以只听汇报,不必亲自干这些粗活。”
李振宇望着窗外的工地,缓缓道:
“中国有句古话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身参与,才能真正了解一个行业的痛点和发展方向。”
他转向郑秀妍,眼中闪着光芒:
“郑小姐,你知道吗?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往往不在董事会里,而是在第一线的劳动者心中。他们知道问题所在,也知道如何解决,只是缺少倾听的耳朵和实施的力量。”
郑秀妍沉默片刻,轻声说:
“今天我对您有了全新的认识。您与我见过的所有企业家都不同。”
李振宇笑了:
“因为我从未忘记自己来自哪里。今日的成功不代表永远的成功,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走得更远。”
车驶离工地,李振宇最后回头望了一眼。
在那片尘土飞扬的工地上,他不仅看到了建筑行业的现状,更看到了强盛建材的未来方向。
郑秀妍看着身旁这个满身灰尘却目光炯炯的男人,心中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
在这个等级分明的社会里,一个企业会长能够如此自然地融入工人之中,虚心学习,实在罕见。
她不知道的是,当晚李振宇回到公司后,立即召集团队开会,将今天的所见所闻转化为具体的商业计划。
强盛建材不仅要做好供应链服务,更要引入创新理念,改变建筑行业的传统模式。
而在现代建设总部,郑周永听着女儿的汇报,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看来,我找对人了。”
他对金明宇说:“李振宇这样的人,正是现代建设需要的革新力量。”
金明宇推推眼镜,难得地表示赞同:
“确实。他的务实作风和洞察力,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突破。”
夜色渐深,李振宇望着远处工地的方向。
今天的学习让他更加坚定了进军建筑行业的决心,也看到了在这个传统行业中实施变革的巨大空间。
“从底层做起,从痛点突破。”
他轻声自语,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
“建筑行业,我来了。”
...
...
强盛总部大厅内,新悬挂的“强盛建材”招牌熠熠生辉(目前先写物流,毕竟先从物流做起,简单一点)。
一个月前,李振宇从现代建设的项目现场回来后,立即启动了建筑业务的全面筹备工作。
朴大勇站在刚购置的二十辆重型卡车前,满脸自豪:
“会长,全部检查完毕,随时可以投入运营!”
李振宇拍拍卡车轮胎,满意地点头:
“司机招聘得怎么样?”
朴大勇咧嘴笑道:“都是老司机,熟悉汉城周边所有路线。”
与此同时,李英爱正在会议室里面试财务人员。
强盛建材的启动资金高达两亿韩元,需要专业的财务管理团队。
“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特别是项目制成本管理。”
李英爱对应聘者说:“建筑行业的现金流管理比纺织业复杂得多。”
李相定插话:“还要与银行建立专项授信,材料采购需要大量流动资金。”
在另一间办公室,阿杰正在面试采购专员。
“建材采购的关键是质量控制和供应链稳定性”
他指着墙上的地图:
“我们要在三个月内建立覆盖全国主要产区的采购网络。”
整个强盛总部仿佛一个忙碌的蜂巢,各部门都在为进军建筑行业全力准备。
然而,李振宇最关心的是人才招聘。他在《韩国日报》上刊登了一则与众不同的招聘广告:
“强盛建材招聘物流建筑行业人才,不限学历、不限背景,唯才是举。薪资待遇行业领先,有能力者月薪可达十万韩元。特别欢迎有创新思维和实践经验者应聘。”
这则广告在韩国商界引起了不小震动。
十万月薪在当时是天文数字,相当于普通工人两年的收入。
……
金**盯着报纸上的招聘广告,手指微微颤抖。45岁的他曾经是釜山港一家中型物流公司的仓库主管,因一起货物坍塌事故被迫离职,从此在物流行业无人敢用。
“唯才是举...不限背景...”他喃喃自语,眼中重新燃起希望。
犹豫再三,他最终拨通了招聘电话。
……
强盛物流面试室内,李振宇亲自坐镇。
今天面试的是物流管理岗位,已经见了几个应聘者,都不太满意。
“下一位,金**。”
门被推开,一个中年男子拘谨地走进来。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头发有些花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