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几个也在买菜的阿婆婶子们,也投来羡慕的目光,低声议论着:
“看到没,强盛的课长呢!真年轻!”
“听说他们内部查得严,能升上去的都是有本事的。”
“他家员工现在可神气了,不过人家也确实有资本,待遇好,房子都能分到……”
“我侄子要是能进强盛就好了……”
宋成珉提着沉甸甸、还多了“赠品”的菜,走在回家的路上,感觉脚步格外轻快。
这种被尊重、被高看一眼的感觉,比多吃几根葱要实在得多。
他意识到,强盛员工这个身份,在汉城的平民阶层中,已经成了一张无形的通行证,一种体面的象征。
这种体面,在另一件事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宋成珉家楼下有一户邻居,男主人姓张,是个酒鬼,平时还好,一旦喝醉了就喜欢在家里打老婆孩子,闹得四邻不安。
以前也有邻居去劝过,或者找过片区警察,但清官难断家务事,警察来了也就是训斥几句,效果不大。
这天晚上,张酒鬼又开始了,打骂声和孩子的哭喊声格外刺耳。
宋成珉刚加班回来,听到动静,皱了皱眉。若是以前,他可能也就忍了,或者顶多跟着其他邻居一起在门外喊两声。
但今天,不知哪里来的勇气,或许是肩上那无形的徽章给了底气,他直接走上前,用力敲响了张家的门。
门猛地被拉开,满身酒气的张酒鬼瞪着通红的眼睛,吼道:“谁啊!找死啊!”
宋成珉深吸一口气,没有退缩,平静地看着他,甚至刻意让自己肩膀上的强盛徽标在楼道灯光下更明显一些:
“张先生,我是楼上的宋成珉。孩子还在哭,影响大家休息了。有什么事好好说,动手解决不了问题。”
张酒鬼看到是宋成珉,又瞥了一眼那枚徽标,嚣张的气焰竟然莫名矮了三分。
他或许不怕警察几句不痛不痒的训斥,但他潜意识里知道,强盛集团的人,尤其是看起来像个干部的,最好不要轻易招惹。
谁知道他们背后有什么样的能量?听说他们会长跟上面的大人物都有来往。
“呃……是宋课长啊……”
张酒鬼的语气软了下来,讪讪地放下了一直指着对方鼻子的手:“没……没什么事,就是……就是喝了点酒……”
“酒醒了就好好休息吧。”宋成珉语气依旧平静,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度,“别再闹了。”
说完,他转身回了自己家,关上了门。
门外,张酒鬼嘟囔了几句,但打骂声和哭闹声还真的渐渐平息了下去。
第二天,宋成珉在楼道里遇到张酒鬼的妻子,那个常年脸色憔悴的女人,竟然对他投来一个充满感激的眼神,还微微鞠了一躬。
这件事很快在邻里间传开。
人们再次确认了一个事实:强盛的员工,不好惹,也值得尊重。连警察都懒得深入管的麻烦事,强盛的一个课长出面,就能让混不吝的酒鬼收敛。
这种隐形的社会权力,在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中,实实在在地体现出来。
在强盛集团内部,这种优越感更是无处不在。
食堂里,穿着不同部门、不同级别工装的员工们坐在一起吃饭,话题总离不开外面的见闻。
“你们是不知道,昨天我去邮局办业务,那个办事员一看我是强盛的,态度那叫一个好!排队的人都羡慕地看着我!”
“哈哈,我也是!我去银行贷款,经理直接给我优先办理,利率还给了一点优惠,说我们强盛员工信用好!”
“我家那边的小混混,以前看见我们这些上班族还吹口哨,现在看到强盛的徽标,都绕道走!”
“这不废话吗?他们敢惹咱们?”
这些议论,带着自豪,也带着一种集体归属感。
他们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在一家公司打工,更是依附于一个强大的、能提供庇护和尊严的共同体。
这种社会地位的提升,甚至影响到了员工的婚恋市场。
介绍人提起“在强盛集团工作”的年轻人,语气都会不自觉地上扬几分,成功率也显着提高。
强盛的男员工成了婚恋市场上的香饽饽,强盛的女员工也因其稳定和体面备受青睐。
宋成珉的一个后辈,最近就在相亲,对方女孩和家人在听到他在强盛集团核心部门工作后。
态度立刻变得异常热情,女方父亲甚至直接表示:“在强盛好!有前途!我们放心!”
强盛集团的总部及核心厂区,位于汉城逐渐扩展的永登浦区一片新兴的工业地带。
经过发展,这里几乎已经完全打上了强盛的烙印。
不仅是因为那高耸的总部大楼和连绵的厂房,更是因为这里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强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菜市场里的小贩、街角的诊所医生、学校的老师、甚至片区警察所的警官,他们的生意、工作乃至生计,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强盛。
而李振宇主导下的强盛宣传部门,更是不遗余力地将强盛塑造成“韩国百姓自己的企业”,“与国家共同成长”的典范。
这种环境下,强盛员工所享有的,已不仅仅是尊重,更是一种融入日常的、心照不宣的“特权”。
清晨,永登浦区最大的传统市场已是人声鼎沸。
蔬菜摊的朴阿姨手脚麻利地整理着摊位,眼睛却像雷达一样扫视着入口。
她的儿子是强盛物流队的一名司机,儿媳妇在强盛纺织厂的食堂工作,她这摊位的稳定客源,大半也来自强盛的员工和家属。
这时,纺织女工李善美提着篮子走了过来。
她如今穿着洗得发白但很干净的强盛旧工装,神态比以前从容了许多。
“善美来啦!”
朴阿姨立刻扬起热情的笑容:
“今天的水芹菜特别嫩,刚从地里送来的!还有这萝卜,炖汤最好了!
”她手脚飞快地挑最好的装袋,过秤时秤杆翘得老高。
“朴阿姨,够了够了,就我一个人吃不了那么多。”李善美连忙说。
“哎呀,多吃点新鲜蔬菜对身体好!你们在车间干活辛苦!”
朴阿姨不由分说地又塞进几根小葱,压低声音说:
“善美啊,听说你们车间最近在赶一批出口越南的订单?忙坏了吧?”
喜欢从赤贫到半岛财阀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从赤贫到半岛财阀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