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设计的新型木质托盘在轧钢厂仓库科投入使用后,其优异的性能很快显现出来,好评如潮。搬运效率提升,工伤隐患减少,物料管理更加规范,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让仓库科上下都对周青赞不绝口。
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像一阵风,迅速吹遍了轧钢厂的各个角落,甚至引起了厂外一些相关单位的注意。
首先是在厂内。周青“技术天才”的名声更加响亮。以前或许还有人觉得他解决技术难题、翻译德文资料有运气成分,但这次独立完成一个从调研、设计到试制、应用的全流程项目,充分证明了他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创新能力。他现在走在厂里,遇到的其他工程师都会主动和他打招呼,讨论技术问题时会认真听取他的意见,真正把他当成了技术圈子里的一员。
李副厂长和钱总工对他更加器重,一些原本不会让他接触的小型技改项目,也开始让他参与甚至主导。他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技术资料和待审核的图纸,忙得不可开交,但他乐在其中。
然而,树大招风。厂里一些资历老但进步缓慢的技术员,心里难免有些酸溜溜的。偶尔会有一些风言风语,说什么“小人得志”、“全靠钱总工提拔”、“设计的玩意儿华而不实”之类。但这些言论在周青实实在在的业绩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很快便消散了。
更让周青没想到的是,他的名声竟然传到了厂外。
这天下午,周青正在技术科核对一张新设备的安装图纸,厂办的工作人员领着一个陌生人找到了他。
“周工,打扰一下。这位是红星农机厂的刘技术员,他们厂里有点技术问题,慕名想来请教您一下。”厂办同志笑着介绍。
周青一愣,红星农机厂?他听说过,是区里的另一个重点单位,和轧钢厂有些业务往来,但平时接触不多。他连忙起身:“刘技术员您好,请教不敢当,互相学习。”
那位刘技术员看起来三十多岁,戴着眼镜,一脸焦急和诚恳:“周工,冒昧打扰了!我们厂里一台老式的锻压机,最近老是出问题,压力不稳,成品率急剧下降,厂里几个老师傅查了好几天都找不到原因,生产任务又紧…听说您对设备故障诊断特别有一手,我们科长特意让我来请您过去帮忙给看看…不知道您方不方便?”
周青有些犹豫。帮兄弟单位解决难题是好事,但这毕竟超出了他的职责范围,而且需要厂里批准。
这时,钱总工闻讯走了过来,了解情况后,对周青点点头:“去吧。厂际技术交流协作是好事。李厂长那边我去说。注意安全,量力而行。”
有了钱总工的首肯,周青便答应下来:“成,我跟你去看看。不过刘技术员,我也不能保证一定能解决,只能尽力试试。”
“哎!太好了!谢谢您!谢谢钱总工!”刘技术员喜出望外。
周青跟着刘技术员来到红星农机厂。那台老旧的锻压机正停在那里,几个老师傅围着它一筹莫展。
周青没有立刻上手,而是先仔细听取了情况介绍,又观察了设备运行时的状态(短暂启动测试)。然后,他开启了【能量扫描】和【结构分析】。
在他的感知中,设备的液压系统能量流动极不稳定,尤其在主油缸换向的瞬间,压力波动剧烈。【结构分析】则显示某个控制阀内部的弹簧似乎存在疲劳裂纹,导致响应迟滞和密封不良。
结合自己学到的液压知识,他基本判断出了问题所在。
他没有直接指出具体零件,而是对农机厂的技术员们说:“刘工,各位老师傅,我感觉问题可能出在液压控制系统上,尤其是主换向阀附近的响应和保压环节。能不能重点检查一下相关部位的阀芯、弹簧和密封件?看看有没有磨损或者疲劳的迹象?”
农机厂的技术员们将信将疑,但还是按照他的提示,重点拆检了相关部位。
果然!很快就发现那个关键的控制阀内部弹簧存在一道细微的裂纹!同时密封圈也有老化迹象!
更换了新的弹簧和密封圈后,再次启动设备,运行平稳,压力恢复正常!
“神了!真是太神了!”红星农机厂的技术员们目瞪口呆,继而爆发出热烈的赞叹!
“周工!您真是火眼金睛!”
“听声音就能判断出问题所在!这水平太高了!”
刘技术员更是激动地握住周青的手:“周工!太感谢您了!您可帮了我们大忙了!今天说啥也得留下吃个便饭!”
周青婉言谢绝了饭局,但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人情和红星农机厂的由衷感激。对方科长亲自来道谢,并表示以后轧钢厂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他们一定尽力。
这件事很快在附近的几个厂矿企业传开了。“轧钢厂有个周工,技术高超,特别是诊断设备故障有一绝”的名声不胫而走。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又陆续有几家兄弟单位,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慕名来找周青请教技术问题。有的是设备疑难杂症,有的是生产工艺优化,甚至还有一家小厂想请他帮忙设计一台非标的小设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