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振的秘密会面后,周青回到了潜居的城乡结合部,开始了新一轮的等待与准备。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巩固修为和通过网络渠道 discreetly 收集信息上,耐心等待着李振的消息。
李振没有让他失望。这位来自大型国企、人脉深厚且为人仗义的朋友,展现出了极高的效率和可靠性。一个月后,周青收到了一个来自陌生号码的加密邮件。邮件内容经过层层伪装,核心信息指向一个位于邻省某三线城市的地址和一个新的身份。
周远山,男,32岁,自由职业者,网络技术顾问。 身份背景干净,经历简单,有完整的社保和银行流水记录(显然是李振通过特殊渠道精心伪造的),非常适合作为低调活动的掩护。
随邮件附上的,还有一张崭新的身份证、几张银行卡和一部经过特殊处理的、无法追踪的预付费手机。李振在邮件中简短叮嘱:“身份已备妥,谨慎使用。有急事可通过加密通道联系,非必要勿动。保重。”
握着这张名为“周远山”的身份证,周青心中百感交集。从今往后,明面上的“周青”已经死了,活下来的是“周远山”。这是一种新生,也是一种割舍。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开始适应新身份。他注销了之前租住的房间,用“周远山”的身份在另一个更偏僻的街区重新租了一个单间。他利用新身份开设了网络支付账户,开始以“自由技术顾问”的名义承接项目,收入虽然不高,但足以维持生计,且完全合法合规。
同时,他利用新获得的网络自由度,更加系统地搜集信息。他重点关注几个方面:
1. 西山北麓地质监测站的公开数据(虽然有限,但能反映能量场的大致稳定程度)。
2. 国内外关于异常能量现象、古代遗迹、神秘组织的边缘学术讨论和网络传闻(试图寻找类似“噬灵大阵”或“沉睡之灵”的线索)。
3. 工环中心(现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下属机构)的近况(通过公开报道和学术论文间接了解)。
他像一名耐心的情报分析员,从海量的公开和半公开信息中,筛选、比对、分析,逐渐拼凑出过去三年外界变化的模糊图景。
综合各方面信息,他得出几个初步判断:
* 西山局势:混沌区域能量场维持着一种“高压”平衡,官方监测显示地质活动趋于平稳(可能是大阵受损后转入低功耗维持状态),但民间仍有“山神发怒”的零星传闻。守护者和被囚地脉处于僵持阶段。
* 外部环境:未发现大规模、公开的超自然事件或组织活动,但网络上关于“灵气复苏”、“远古遗迹”等话题的讨论有增多的趋势,真伪难辨。
* 旧日关联:工环中心并入研究院后,影响力进一步削弱,但仍在运行,由老刘负责,工作重心转向更常规的环境评估。
这些信息让周青心中稍安。局面似乎暂时稳定,这给了他积蓄力量的时间。
在适应新身份和收集情报的同时,周青的修为恢复也没有落下。实力稳步恢复到巅峰时期的六成左右,对龙首石和镇金令的掌控也更加得心应手。更重要的是,他感觉自己的心境经过这番磨砺,变得更加沉稳和内敛,对力量的运用多了一份举重若轻的从容。
三个月后,“周远山”这个身份已经完全稳定下来,生活步入正轨。周青觉得,是时候采取下一步行动了。他不能永远躲在暗处,必须主动接触外界,尤其是西山区域,才能获取更直接的情报,并寻找机会。
他决定,以“周远山”的身份,进行一次投石问路式的试探性回归。
他选择的目标是——参加由省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组织的一次“西山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公开征集论文,参会人员背景多样,正是一个观察和接触旧日圈子的绝佳机会,又不会过于引人注目。
周青精心准备了一篇题为《基于遥感与地面监测数据的西山北麓区域生态敏感性再评估》的论文。论文内容扎实,观点新颖但不出格,完全符合他“自由技术顾问”的身份和专业背景。他通过正规渠道提交了论文和参会申请。
一周后,他收到了参会邀请函。
看着邀请函上“周远山”的名字,周青目光深邃。这一步踏出,就意味着“周远山”正式进入了某些人的视野。风险与机遇并存。
但他无所畏惧。潜龙在渊,终须出洞。三年的沉寂,两年的蛰伏,已经足够久了。是时候,让一些人重新感受到他的存在了。
【叮!宿主成功建立稳定新身份,并迈出重返外界的第一步!】
【生存策略适应性提升!】
【解锁辅助功能:“社交伪装”(被动)!】
【效果:在常规社交场合中,微弱提升言行举止与伪装身份的契合度,降低被直觉性怀疑的风险。】
【系统能量恢复至25%!】
系统的辅助如期而至。周青深吸一口气,开始为即将到来的研讨会做准备。他知道,这场看似普通的学术会议,很可能成为一系列新波澜的起点。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喜欢四合院:绑定赶山系统,众禽懵了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四合院:绑定赶山系统,众禽懵了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