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水,悄然流逝。自凤影采取“示敌以弱”之策,已过去大半年。洛阳城中,关于“汇通号”濒临倒闭、其幕后东家林薇已穷途末路的传闻,早已不再是新闻。武三思的目光,早已被朝堂上新的权力角逐所吸引,对林薇和那个似乎已然沉寂的“凤影”,只剩下例行公事般的监视,警惕心大不如前。
然而,在这片刻意营造的沉寂之下,凤影的根系却在黑暗的土壤中扎得更深,蔓延得更广。金匮堂通过隐秘渠道获得的利润,甚至超过了明面生意鼎盛之时;玄羽堂经过整训,行动更加诡秘难测;青鸾堂的情报网络,已然能触及一些朝堂核心的边角;而雏凤营的孩子们,更是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文武两道皆有了长足的进步。
林薇深居简出,大部分时间都在雏凤营亲自督导,或是与几位堂主推演时局。她如同一名耐心的猎手,隐藏在草丛中,收敛了所有的气息,只等待那致命一击的最佳时机。
这一日,秋意已深,庭院中的梧桐落叶纷飞。林薇正在书房内审阅赵乾送来的一份关于突厥内部几个部落近期异动的分析报告,狄春却悄无声息地再次来访。
与以往不同,这一次,狄春的神色格外凝重,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他手中捧着的,并非寻常的书信,而是一个约一尺长的紫檀木盒,盒盖上雕刻着精美的凤纹,透着一股皇家特有的庄重与威严。
“林姑娘。”狄春的声音压得极低,双手将木盒呈上,“此物,乃宫中贵人遣心腹密使送至府上,大人命我务必亲手交予姑娘,并言……”他顿了顿,一字一句道,“此乃陛下密旨,姑娘须独处静室,方可开启。”
陛下密旨!
林薇心中猛地一跳,面上却不动声色,平静地接过那沉甸甸的木盒。“有劳狄管家,代我谢过狄公。”
狄春深深看了她一眼,没有再多言,躬身一礼,便如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退去了。
书房内只剩下林薇一人。她走到门前,仔细栓好门闩,又检查了窗户,确认无人窥视后,才捧着木盒走到书案前。指尖触及那冰凉的紫檀木和精致的凤纹,她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加快的心跳。
武则天!这位掌控着天下权柄的女皇,终于将目光,正式投注到了她的身上。这不是通过狄仁杰转达的暗示,也不是朝堂上的公开任命,而是一道绕过所有程序,直接送达的密旨!
她深吸一口气,稳定了一下心绪,轻轻打开了木盒。盒内没有圣旨常见的绢帛,只有一卷用明黄绫子包裹的纸张,以及一块半个巴掌大小、触手温润、雕刻着飞凤图案的羊脂白玉佩。玉佩旁,还有一枚小巧的玄铁令牌,上面只有一个古篆——“察”。
林薇先拿起那卷纸张,展开。上面是武则天那特有的、带着几分凌厉霸气的飞白体字迹,内容同样简洁,却字字千钧:
“敕察事听风使林薇:”
“朕闻尔敏慧,通晓世事,尤善察微。今有旧案一桩,积年未决,牵涉甚广,朝野瞩目。特命尔密查之。”
“案涉二十四年前,王皇后、萧淑妃获罪前后,其宫中近侍、外朝关联人等,凡有异常举动、不明去向者,着尔详加访查,厘清脉络。尤其留意,彼时可有皇室血脉,流落宫外。”
“此事关乎国本,干系重大。尔须暗中查访,不得惊动朝野,不得假手他人,更不得泄露只字片语。查得实情,密奏于朕,不得有误。”
“赐尔凤佩一枚,见佩如朕亲临,便宜行事。另赐‘察’字令,可调阅内卫部分存档,以为助力。”
“望尔不负朕望,慎之,勉之。”
下面没有落款,只有一个鲜红的、代表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玉玺印鉴!
信纸从林薇手中滑落,她踉跄后退一步,扶住了书案边缘,才勉强站稳。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心脏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几乎无法呼吸!
二十四年前!王皇后!萧淑妃!皇室血脉流落宫外!
这哪里是查什么普通的陈年旧案!这分明是直指她林薇身世的核心!武则天让她去查的,就是她自己!
冷汗,瞬间浸透了她的后背。
她一直都知道,自己这“前朝遗孤”的身份,是悬在头顶的利剑。她也一直在暗中调查,试图弄清真相。但她从未想过,这一天会以这种方式到来,而且是由武则天亲自下令,让她自己去查自己!
这是试探!是**裸的、毫不掩饰的试探!
武则天想知道,她林薇到底知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如果知道,她会如何应对这道密旨?是惶恐?是隐瞒?还是……借此机会,做些什么?
如果她查不出结果,或者查出的结果不能让武则天满意,那么“办事不力”的罪名,足以让她万劫不复。
如果她查出了真相,证实了自己就是那个“流落宫外的皇室血脉”,那么,等待她的,会是武则天念及血脉亲情的接纳,还是……为了稳固皇位,毫不留情的抹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