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东汉集团濒临破产的危急存亡之秋(公元168年),
前任CEO汉桓帝拍屁股一走,留下个烂摊子:外戚和宦官两大派系为抢公章打得头破血流,公司现金流紧张,市场占有率持续下滑。
董事会(太后窦妙及其家族)紧急开会,决定提拔一位年轻的新CEO来稳住局面。
他们看中了来自解渎亭的侯爵——
刘宏同学。
这位少年,就是后来“名垂青史”的汉灵帝。
刘宏,刘姓,名宏,东汉集团第十一任正式CEO,同时也是公司着名的“破产清算师”。
他上任就是地狱难度:公司内部派系斗争白热化,底层员工(百姓)怨声载道,整个集团离退市就差一次大规模的群体**件了。
当时的东汉集团,管理混乱到“管理”这两个字都成了笑话。
高管(外戚和宦官)们上班主要工作就是搞内斗、抢项目(权力),中下层干部(官员)则拼命刮地皮,公司账面上穷得叮当响,但高管们的私人腰包却个个鼓鼓囊囊。
刘总裁一看这状况,非但不痛心疾首,反而灵机一动!
“好家伙!原来当CEO是门生意啊!既然公司都快不行了,那还不如在我任上实现个人财富自由!”
于是,他决定从最核心的“钱”问题入手。
当时想当官,主要靠关系(察举制)或者站对队。
效率低不说,还经常分赃不均,引发内部火并。
刘总裁坐在龙椅上观察了三天,终于灵感爆发——
他颁布了史上最牛《创收红头文件》:公开明码标价,卖官鬻爵!
“各位投资人(想当官的豪强)看好了!这叫‘官位现货交易’!以后想当太守?
两千万!想当九卿?五千万!童叟无欺,支持分期付款!让你一步到位,实现权力梦想!”
群臣们围观过来,目瞪口呆:“陛下,这……这不合祖制吧?以后谁还好好工作?”
刘宏当场演示,一个土豪交了钱,立刻走马上任,开始疯狂回收投资成本。
朝廷顿时“沸腾”了:“陛下‘商业鬼才’!这波操作堪称古代P2P——先收割一波有梦想的韭菜!”
刘总裁趁机推出“官职竞价系统”,开办了史上第一个“皇家权力交易所”,亲自定价,地点就在西园。
甚至搞出了“促销活动”:穷一点的可以打折,有政绩的还能抵扣。
很快,朝廷实现了现金流回正,刘总裁的私人小金库盆满钵满(虽然国家更烂了)。
后来,刘宏被私下尊为“贪腐界CEO”,但他得意地表示:“我只是个资源的优化配置者,真正的英雄是你们对权力的渴望。”
公司内部有一群比较有理想、看不下去的老员工(士大夫、党人),经常批评公司政策,说这样搞下去要完蛋。
这严重影响了刘总裁和核心高管(宦官们)搞钱的心情。
刘总裁再次拍案而起:“这不行!得整治!不然我怎么安心搞钱?”
于是,在大宦官曹节、王甫等人的怂恿下,他大手一挥,批准了“第二次党锢之祸”的裁员方案——
将那些整天嚷嚷“公司要完”的清流官员、太学生全部列入黑名单,终身禁止录用,甚至处死、流放。
公司内部顿时一片肃杀,敢说真话的人几乎绝迹,只剩下阿谀奉承之徒和疯狂敛权的宦官。
刘总裁顺便巩固了与宦官团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虽然公司核心竞争力已荡然无存。
由于刘总裁的“商业模式”太成功,各级买到官位的中层干部为了回本和盈利,对底层员工(百姓)的剥削达到了极致。
最终,以张角为首的广大“破产员工”实在受不了了,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发动了史上最大规模的“集体离职 砸公司”行动——黄巾起义。
全国市场瞬间崩盘,东汉集团陷入全面瘫痪。
刘总裁这才慌了神,赶紧一边派兵镇压(让皇甫嵩、卢植等人去擦屁股),一边为了筹军费,把卖官鬻爵的生意做得更大了……
除了主业搞钱,刘总裁在个人享受方面也是“创意无限”:
? cosplay爱好者:不喜欢上朝,喜欢在宫里开模拟集市,让宫女太监扮作商贩顾客,自己则扮成商人进去做生意,玩得不亦乐乎。
? 畜牧专家:在皇宫里开“皇家动物园”,亲自驾着四头白驴拉的车在宫里飙车,引领京城驴车时尚潮流。
? 建筑设计鬼才:建造“裸游馆”,夏天让宫女们划船嬉戏,他则感叹:“使万岁如此,真上仙也!”(追求low到极致就是潮)。
可以说,刘宏是亡国之君的“作死之王”,从财政到人事,从军事到个人生活,没有他不敢瞎搞的。
刘总裁折腾了二十一年,终于把东汉集团最后一点老本败光,成功将公司推到了破产的边缘。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刘宏在留下一地鸡毛后,安然去世(据说也是纵欲过度)。
他把一个彻底烂掉的摊子留给了儿子刘辩和权臣董卓,正式开启了三国群雄抢公司的混乱时代。
刘宏,作为东汉集团的“末代破产师”,用一套“自毁长城 竭泽而渔”的骚操作,成功加速了帝国的灭亡。
他或许没想过直接亡国,但他的贡献比十个叛军还大——
毕竟,他亲自证明了,一个CEO的破坏力,可以有多大。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公司领导胡搞、内部**横行时,不妨想起刘总——
他可是“作死界”的资深导师,而且,他作得毫无顾忌、全面开花!
喜欢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