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我们的目的地是汉初的丞相办公室,去拜访一位深谙“摸鱼哲学”却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的“躺赢大师”——曹参同志!
(终极宇宙超级温馨提示:本文将以一场“职场反内卷实践”的视角,解读这位“无为而治”的祖师爷。历史为骨,戏说为肉,躺平为魂,旨在提供一场轻松有趣的阅读体验,绝非严谨史学论文。请备好枸杞保温杯,准备观看一场“如何用最省力的方式成为一代名相”的终极职场智慧!)
朋友们,想象一下这个场景:
你是一家巨无霸企业(汉朝)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公司上市(刘邦称帝)后,你的老同事、CEO(萧何)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最后活活累死了。
董事会(吕后和汉惠帝)找到你:“老曹啊,萧总走了,CEO这个位子,你来坐吧!”
你上任后,大家以为你要大展拳脚,搞点新业务,弄点新政策。
结果你倒好:
? 所有规章制度,全部照抄萧何的,一个字不改。
? 所有人事任命,全部用萧何时期的老干部,一个不换。
? 你自己天天在办公室里开派对、喝大酒,工作能推就推。
底下员工看不下去,跑来想给你提点建议。
结果你二话不说,拉着他一起喝酒,直到把他灌趴下,啥正事也说不成。
神奇的是,公司在你这种“无为而治”的管理下,不但没垮,反而业绩稳定,股价平稳,国泰民安。
你成了史上最轻松的CEO,还赢得了千古美名。
这位堪称“反内卷第一人”、“职场摸鱼的天花板”、“躺平学的终极宗师”——
就是汉朝第二任丞相,曹参。
他的职业生涯,如果用一部职场摸鱼史来概括,那就是:
《我的上司萧何卷死了,于是我决定躺平》
《论“不作为”是一种高级管理艺术》
《从战场杀神到酒桌战神:我的职场转型之路》
《如何优雅地告诉老板:别瞎折腾就是最好的管理》
《员工想给我提KPI?先干了三杯再说!》。
准备好了解这位大佬是如何用“躺赢”的方式名垂青史的吗?
故事开始!
早年“卷王”生涯:沛县“打架王”的逆袭!
曹参,沛县人(今江苏沛县)。
和刘邦、萧何一样,都是沛县公务员天团的成员。
他当时的职位是“狱掾”,相当于县监狱的典狱长,而萧何是“主吏掾”,算是他的上级。
这老哥早年可不是什么躺平选手,而是个十足的“卷王”,特点就两个字:能打!
刘邦在沛县起兵时,曹参就是核心骨干。
从此,他开启了职业生涯的“打仗模式”:
? 灭秦阶段:跟着刘邦西进关中,打开封、打洛阳、打峣关……
一路打过去,最后“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
身上受了七十多处伤,打仗最多,功劳最大!
是名副其实的“战斗英雄”。
? 楚汉战争阶段:刘邦被封汉王后,曹参被封为建成侯。
之后还定三秦(打回关中),他又是主力。
在韩信手下干活时,他参与了几乎所有重大战役:
? 打章邯、平三秦,他在。
? 韩信“暗度陈仓”,他在。
? 韩信“背水一战”灭赵,他在。
? 韩信降服燕国,他在。
? 韩信“水淹龙且”破齐,他还在!
可以说,韩信所有的军功章里,都有曹参的一半汗水。
刘邦论功行赏时,大家都说:“曹参功最多,宜第一。”(曹参功劳最大,应该排第一。)
但最后刘邦把萧何排了第一,曹参排了第二。
曹参心里估计有点小意见,但这为他后来的“躺平”埋下了伏笔:老子当年这么拼,功劳还不是被写材料的(萧何)拿走了?没劲!
职场转型:从“战狼”到“咸鱼”!
刘邦称帝后,开始论功行赏。
曹参作为功勋第二,被封为平阳侯,食邑万户,妥妥的顶级富豪。
之后,刘邦派他去辅佐自己的大儿子齐王刘肥,当齐国丞相。
到了齐国,面对这个庞大的诸侯国,曹参有点懵。
打仗他在行,治国他没经验啊!
于是,他搞了一次大规模的“专家咨询会”,召集了齐国的几百个儒生,问他们怎么治理国家。
结果这帮人七嘴八舌,一人一个主意,吵得不可开交,没个统一方案。
曹参头都大了。
这时,有人告诉他,胶西有位叫盖公的老先生,精通“黄老之术”,主张“清静无为而治”。
曹参立刻派人把盖公请来,奉为上宾。
盖公就给他讲了一通大道理,核心思想就四个字:无为而治。
别瞎折腾!
别瞎指挥!
老百姓打完仗,只想安安稳稳种地生孩子,你别今天一个政策,明天一个法令去骚扰他们。
政府只要抓好大事,维持好秩序,剩下的,老百姓自己会搞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