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机再次轰鸣,这一次,我们要聚焦一位大秦帝国的“北方战神”、长城项目的“总包工头”、以及最终被老板无情“优化”的悲情英雄——蒙恬将军!
(照例温馨提示:本文将以轻松戏谑的笔调,解读这位名将的辉煌与落寞。历史为骨,幽默为翼,旨在提供一种有趣的视角,绝非不敬。请系好安全带,前往大秦的北部边疆!)
朋友们,在职场上,你见过这样的人吗?
他能力超强,负责的项目是公司的战略重点,功勋卓着。
他忠心耿耿,为公司开拓市场、防御竞争对手立下汗马功劳。
但最终,他不仅没拿到年终奖,反而被一纸莫名其妙的“裁员通知”给优化了,甚至搭上了性命。
这位堪称史上最憋屈的“金牌打工人”,就是秦朝名将——蒙恬。
他的职业生涯,如果用现代职场剧来概括,那就是:
《拿下公司战略项目后,我却被HR和CEO联手裁了》
《论一个高级项目经理的自我修养:既要会打仗,还要会修路》
《我和我的三十万兄弟:在北方画了一条线,然后把自己画进去了》
《忠诚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给老板的傻儿子背锅》。
准备好了解这位大佬是如何把一生献给大秦,最后却被大秦“白嫖”了的吗?故事开始!
赢在起跑线:家族企业的“太子党”——
蒙恬可不是草根逆袭的典范,他是标准的“军N代”。
老蒙家是秦国着名的军事世家,从他爷爷蒙骜开始,就是秦国的大将,为秦国攻城略地,立下赫赫战功。
他爹蒙武也是名将,参加过灭楚之战。
蒙恬和他弟弟蒙毅,从小就生活在军区大院里,接受最顶级的军事教育和政治资源。
他们属于“赢在起跑线上”的那种人,一毕业就进了家族企业(秦国)的核心管理层,深得董事长嬴政的信任。
蒙毅在中央担任文职,是秦始皇的贴身秘书兼顾问(上卿),天天在老板身边晃悠。
蒙恬则被外派,负责具体的军事项目,担任边防军分区司令(后来是北方项目总指挥)。
这兄弟俩,一个在朝,一个在野,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堪称大秦帝国的“蒙氏双子星”,是秦始皇的左膀右臂。
这开局,简直是天胡牌!
只要不作死,荣华富贵一辈子是稳稳的。
然而,命运的剧本,总是喜欢在最**时来个反转。
晋升之路:拿下“北方战略”这个大项目———
时间来到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嬴政董事长在统一六国后,看着公司巨大的版图,志得意满。
但北方的邻居“匈奴有限责任公司”老是来骚扰边境,偷羊抢粮,搞得人心惶惶。
嬴老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他决定启动“北方战略”这个超级大项目。
项目目标:1. 击退匈奴;
2. 修筑永久性防御工事(长城);
3. 修建国家级高速公路(直道),确保后勤补给。
项目预算:三十万大军,以及数不清的民夫、物资。
项目难度:地狱级。(环境恶劣,对手凶悍,工期紧张)
谁能担此重任?
嬴政的目光投向了正值壮年、根正苗红、能力出众的蒙恬。
“小蒙啊,这个项目,就交给你了。公司相信你的能力!”
蒙恬接过这个沉甸甸的项目,内心可能既激动又忐忑。
这是挑战,也是巨大的机遇。
他立刻展现了顶级项目经理的素养:
1. 精准打击(北击匈奴):他率领三十万秦军主力,以泰山压顶之势,对盘踞在河套地区(河南地)的匈奴发动了闪击战。
一战就打垮了匈奴主力,把他们赶得远远的,“却匈奴七百余里”。
从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干净利落,完美完成KPI第一条。
2. 超级工程(修筑长城):赶跑匈奴只是第一步。
蒙恬接下来的工作,才是真正影响中国两千年的——修长城。
他不是从零开始修,而是做了一项伟大的“系统集成”工作:把原来秦国、赵国、燕国修的那些断断续续的城墙,连接、加固、增修起来,形成了一道西起临洮(甘肃)、东到辽东(辽宁)的万里防线。
这可是在没有任何现代机械的古代!其组织难度、管理难度堪称奇迹。
蒙总工,一干就是十多年。
3. 配套基建(监修直道):光有墙不行,还得有路。
蒙恬又主持修建了着名的“秦直道”,一条从咸阳直通北方边境的“古代高速公路”。
这条路又直又宽,能快速运兵运粮,是长城的生命线。
可以说,蒙恬一个人,承包了大秦帝国北方的国防、土建、交通三大板块。
他是北方战区总司令、长城建设集团董事长兼CEO、直道项目总指挥。
他把青春和热血都洒在了北方的风沙里,和他的三十万兄弟一起,喝着西北风,干着惊天动地的伟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