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机再次轰鸣,这一次我们的目的地不再是中原的黄土地,也不是北方的草原,而是转向了更东边,那片被黑土地覆盖、森林茂密、充满了神秘色彩的——东北大地!
今天的主角,是一个在战国历史上惊鸿一瞥,却深刻影响了中国东北版图的“神秘天团”——东胡!
以及他们的“一生之敌”,燕国的超级打工人,名将秦开。
(照例温馨提示:本文采用戏说口吻,历史细节为骨架,幽默脑补为血肉,旨在轻松科普,绝非严谨史学论文。东北的老铁们,请带着欢乐的心情看下去~)
朋友们,打开地图,目光锁定战国时期的东北地区。
那时候,这里没有“东北三省”,也没有“瞅你咋地”的亲切问候,有的只是广袤的森林、肥沃的黑土,以及在这片土地上策马奔腾、嗷嗷叫的游牧部落联盟——东胡。
东胡,顾名思义,“东边的胡人”。
在匈奴还没成为草原霸主之前,他们才是北方边境的“老牌麻烦制造者”,是赵国、燕国等国家的“北部噩梦限定款”。
他们的故事,如果用今天的网络语言来写,大概是这样的:
《那些年,我们在燕国边境“摸鱼”的日子》
《论一个游牧联盟是如何被“人质逆袭”的剧本干翻的》
《燕将秦开:老板,我把东胡推平了,顺便拿了块地,叫辽东》
《失落的东北王:我欺负过燕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准备好瓜子可乐,让我们一起走进东胡这位“东北老大哥”被一顿暴揍,从而彻底改变东北亚格局的悲催故事。
人设介绍:东北地区的“初代大哥”——
在战国中前期,匈奴还在草原上玩泥巴、内部搞民主选举的时候,东胡就已经是北方边境的“扛把子”了。
他们活跃在今天的辽宁、吉林、内蒙古东部一带,过着典型的游牧生活:
主营业务:放牧(马、牛、羊)、打猎、以及最重要的——南下“串门”(抢劫)。
公司口号: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企业文化:彪悍,不需要解释。
日常爱好:骑着矮脚马(东北马),喝着马奶酒,隔着燕长城对燕国人喊:“你过来啊!”或者“我过来啦!”
对于当时的燕国来说,东胡就是个甩不掉的牛皮癣。
燕国的主要精力都在南边,和齐国、赵国掐架,北边这疙瘩地广人稀,防守起来特别吃力。
东胡兄弟们就抓住了这个漏洞,实行“三光政策”:抢光、烧光、跑光。
打得过就狠狠抢一波,打不过就拍马跑回深山老林,让燕国的军队干瞪眼。
当时的燕国国君,估计天天愁得掉头发:“这东胡,比南边的齐老六还烦人!”
东胡因此过得非常滋润,小日子美滋滋,俨然以“东北之王”自居。
他们觉得,燕国就是个钱多、人怂、好欺负的南方邻居。
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个南方邻居家里,出了一个狠人。
而这个狠人,居然还是他们自己“送”过去的。
神级“打工人”的诞生:秦开的人质生涯———
任何一个强大的国家,处理边境纠纷时,都有一个传统艺能——交换人质。
为了表示和平的诚意(或者暂时打不过的妥协),燕国很可能把一位贵族送到了东胡那里当人质。
这位被选中的“幸运儿”,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秦开。
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
年轻的秦开,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燕国的蓟城(今北京),一路向北,来到了东胡的地盘。
眼前的景象和中原截然不同:没有亭台楼阁,只有帐篷毡房;
没有丝竹管弦,只有牛羊嘶鸣;
没有温文尔雅,只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迈(和粗糙)。
东胡人一看:“哟,来了个细皮嫩肉的燕国公子哥儿?来了就是客(人质),别客气,跟我们一块儿放羊吧!”
于是,秦开开始了他的“草原变形记”生涯。
他可能经历了:
? 文化冲击:从吃小米饭到啃羊肉,肠胃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
? 技能培训:被迫学习骑马、射箭、放牧等草原生存必备技能。
? 深度调研:作为一个人质,他有了绝佳的机会,近距离观察东胡的一切:他们的部落如何组织?军队如何作战?优势是什么?致命的弱点又是什么?哪条小路可以绕到他们屁股后面?
这哪里是当人质?
这简直就是公费留学、深入敌后的“超级间谍”培训课程!
秦开是个聪明人,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把这趟苦旅变成了宝贵的财富。
他很可能和东胡人打成一片,甚至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信任。
东胡人可能觉得:“这燕国小子不错,挺上道,是我们的朋友了!”
他们完全没意识到,自己正在亲手培养一个未来会把自己吊起来打的“终极BOSS”。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