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之战前夕,黄帝遇到了大麻烦。
他的死对头蚩尤,不仅装备精良(全员金属头盔 青铜武器),还玩阴的——
专门搞气象战,动不动就人工降雨。
黄帝的士兵们在暴雨中瑟瑟发抖,弓弦湿透,火把熄灭,连生火做饭都成问题。
一次军事会议上,黄帝崩溃拍桌:"这仗没法打了!咱们的士兵在雨里泡得快发霉了,蚩尤的人却在吃火锅!有没有人能解决这个能源问题?加薪!分田!送原始股!"
大臣们面面相觑,风后小声嘀咕:"老板,要不咱们先研发个防水火柴?"
正当黄帝准备扣光技术部奖金时,一个红发壮汉闯进大帐:"听说你们需要火力支援?"
众人回头一看,好家伙!
这位爷身披烈焰纹战袍,头发像一团燃烧的刺猬,腰间别着打火石,手里还拎着个冒烟的陶罐。
黄帝眼睛一亮:"您是?"
壮汉拍着胸脯:"俺叫祝融,专业玩火三十年!"
祝融的入职考核堪称史上最燃面试:
第一题:生火速度测试!
黄帝:"一分钟内生起篝火!"
祝融打个响指,帐篷瞬间温暖如春(差点把帐篷点了)
第二题:火力强度测试!
黄帝:"融化这块青铜!"
祝融吹口气,青铜化成铁水(顺带熔了黄帝的腰带扣)
第三题:精准控制测试!
黄帝:"烤熟这块肉,不能焦!"
祝融眨眨眼,肉块外焦里嫩(还撒好了孜然)
黄帝当场拍板:"月薪三百石小米!年终奖另算!现在就去烧了蚩尤那孙子的营帐!"
祝融却摇头:"老板,玩火是艺术,不能这么粗鲁。"
祝融上任后,成立了"轩辕集团能源部",自任首席火焰官(CFO - Chief Fire Officer)。
他的办公室充满危险品:
墙上挂着《火焰温度分级图》!
桌上摆着各种打火石样品!
墙角堆着实验失败的焦炭!
门口立着"严禁玩水"的牌子!
能源部招聘条件极其苛刻:
? 不怕烫(基础要求)!
? 能分辨十二种火焰颜色(入职考试)!
? 擅长野外取火(实操考核)!
? 发际线不能太高(防烧头发)!
培训课程更是硬核:
《钻木取火的108种姿势》
《如何用眼神点燃柴火》
《暴雨天保持火种不灭的秘诀》
《烧烤食材的最佳火候掌控》
士兵们纷纷吐槽:"这比打仗还难!"
决战之日,蚩尤果然又召唤暴雨。
黄帝士兵在雨中冻得直哆嗦,武器都握不稳。
蚩尤在对面得意大笑:"黄总,要不要借你们几个暖宝宝啊?"
就在这时,祝融推出他的火焰战队:
第一梯队:"防风火把队"——举着暴雨不灭的特制火把!
第二梯队:"移动火盆组"——抬着随时可引燃的炭火盆!
第三梯队:"贴身暖宝宝"——每人发放暖手陶罐!
最炫的是祝融亲自表演"火焰结界":用火墙把黄帝军队围起来,不仅防风防雨,还附带烘干功能。
蚩尤看傻了:"这特么是打仗还是开篝火晚会?"
祝融不满足于防御,开始研发进攻型火器:
"火龙喷射器":用竹管喷火(射程三米,经常回火)!
"火流星投掷弹":陶罐装火炭投掷(十投九空)!
"火牛冲击阵":牛尾巴点火冲阵(经常往回跑)!
虽然失败率很高,但视觉效果震撼:
蚩尤士兵:"他们那边天天放烟花!"
黄帝士兵:"我们这边天天烫到手!"
最成功的是"信号火"系统:
红色火焰:敌军来袭!
蓝色火焰:需要支援!
绿色火焰:开饭啦!
黄色火焰:老板来了快装忙!!!
这套系统后来被写入《华夏军事手册》,祝融因此获得"年度创新奖"。
祝融不光是军事家,还是文化人:
开发"火焰祭祀":用不同颜色的火焰传达神谕(其实是他掺了不同矿物质)!
创办"圣火传递":让各部落传递火种增进感情(顺便推销打火石)!
开设"火焰疗法":用火灸治病(治好了不少,也烫伤了不少)!
推广"火焰烹饪":发明了烧、烤、烙、焖等技法(终于不用吃生肉了)!
甚至搞出"火焰选美":选出的"火焰女神"可以优先领取取暖木炭。
黄帝由衷赞叹:"小祝啊,你这把火玩出花来了!"
天下太平后,祝融面临转型危机:
军事订单减少:"火龙喷射器滞销,帮帮我们!"
能源需求变化:"大家都会生火了,专业玩家失业了!"
祝融果断转型民用市场:
开办"祝融火焰学校":包教包会,学不会免费再学!
推出"家用火炉":三代同堂款、单身贵族款!
研发"安全火种":号称暴雨不灭(实际还是会被浇灭)!
制作"火焰烟花":婚丧嫁娶专用(经常烧到房子)!
最成功的是发明"火锅":用炭火炉煮食物,瞬间风靡华夏。
祝融因此被尊为"火锅祖师爷"。
晚年祝融过上了闲适生活:
每天巡视火塘:"这堆火不够旺啊!"
偶尔指导烹饪:"烤肉要转着烤!"
最重要的是主持"圣火仪式":成为各大庆典的固定节目
他还总结出《玩火安全手册》:
"玩火不分场合,亲人两行泪"
"纵火一时爽,一直纵火一直爽"(划掉)
"小火取暖,大火灭敌,超大火灾难现场"
尾声:祝融的现代启示
如今,当我们用燃气灶、打火机、或者吃火锅时,都应该感谢这位远古时期的"火焰掌控者":
1. 能源技术很重要(生火是文明起点)
2. 军民融合是出路(军转民促进发展)
3. 安全第一是底线(玩火必**)
4. 创新永不止步(从火把到火锅)
所以,下次当你点火做饭、或者围炉夜话时,不妨想起祝融——
这位远古时期的"能源部长",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掌握火候很重要,无论做饭还是做人!
喜欢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