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姜云河与沉睡的巫娜,林默的身影没入苍茫山林,再无半分犹豫。他并未立刻远遁,而是于深山之中寻得一处隐蔽山洞,布下简易的隔绝禁制,开始全力疗伤和恢复。
与虚空蜥蜴的搏杀虽短暂,却凶险异常,背后那道深可见骨的伤口蕴含着细微的空间切割之力,不断侵蚀着生机,阻碍着愈合。更重要的是,强行催动源初之轮碎片撕裂空间,对他初成的五行金丹和神魂都是不小的负担。
山洞内,时间悄然流逝。林默盘膝而坐,双目微阖,《源炁真解》的心法缓缓运转。此地世界的灵气虽不如星陨域浓郁,更远逊于五行峰,却中正平和,易于吸收。丝丝缕缕的天地灵气汇入经脉,经过功法淬炼,化为精纯的五行丹力,滋养着金丹,修复着肉身创伤。
背后的伤口处,五色光华交替闪烁。庚金之气锐利,小心地剔除残留的空间切割之力;乙木之气生机勃勃,催发着血肉细胞的活性,加速愈合;离火之气温暖,驱散侵入的阴寒;戊土之气厚重,稳固伤处,防止二次崩裂;癸水之气润物无声,洗涤污秽,平复焦灼。
五行之力在他精妙的操控下,相辅相成,展现出惊人的疗伤效果。那狰狞的伤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收口、结痂、脱落,最终只留下一道淡淡的粉色新疤。
数日之后,林默睁开双眼,眸中神光湛然,周身气息圆融饱满,不仅伤势尽复,修为更是彻底稳固在了金丹初期,甚至因祸得福,对五行之力的运用更加纯熟了几分。
他摊开手掌,那枚布满裂痕的源初之轮碎片静静悬浮。其核心深处那一点被苏砚力量唤醒的微末灵性,此刻又沉寂下去,如同耗尽力气般。林默能感受到,若非必要,短时间内绝不能再强行催动此物,否则真有彻底崩碎的风险。
“老伙计,再坚持一下。”林默轻声低语,小心翼翼地将碎片收回丹田温养。未来的路,依旧离不开它。
他走出山洞,辨明方向。苏砚传来的坐标并非具体位置,而是一个大致的方向指引,如同星图上的一个模糊区域。他感应了片刻,确定那方向指向此界的极北之地。
没有迟疑,林默身形一动,化作一道淡不可见的流光,低空掠行,朝着北方疾驰而去。他收敛了大部分气息,速度却丝毫不慢,如同鬼魅般穿行于山林原野之间,尽量避免引起此界本土修士或势力的注意。
一路向北,气候逐渐变得寒冷。葱郁的林木被耐寒的松柏取代,沃野化作荒原,空气也变得干燥凛冽起来。
根据从姜云河处得来的些许信息,以及沿途零星打听(多以灵石交换信息,极为谨慎),林默得知此界名为“苍澜界”,修真水平似乎略低于星陨域,宗门世家林立,但并无一家独大的霸主。而他所行的北方,正是苍澜界人迹罕至的苦寒之地,被称为“北荒”。
越是往北,环境越发恶劣。狂风卷着冰屑,如同刀子般刮过荒原。大地被厚厚的冰雪覆盖,举目四望,皆是一片白茫茫,唯有裸露的黑色岩石如同巨兽的脊背,顽强地刺破雪层。
这里的灵气属性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水、冰属性的灵气变得异常活跃和浓郁,几乎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火、木属性的灵气则被极大压制,变得稀薄难以捕捉。对于寻常修士,尤其是主修火、木功法的修士而言,在此地修炼事倍功半,甚至可能引起功法反噬。
但林默不同。
《源炁真解》包罗万象,海纳百川。他细心感悟着这片冰天雪地中独特的五行流转。
“水寒至极,则为冰,坚不可摧,杀伐凌厉,此为‘金’之变象?”
“冰雪覆盖大地,深藏之下,厚土仍在,孕育生机,只是蛰伏,待春而发。”
“极寒之中,并非绝对死寂,仍有耐寒植被深藏雪下,蕴藏微弱却顽强的‘木’之生机。”
“至于火……”林默微微蹙眉。在此地,离火之力确实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制,几乎难以直接引动。但他能感觉到,在那万丈冰层之下,大地深处,或许仍有地火在缓慢流淌,那是“土”之所藏之“火”。
他并未强行去引动被极度压制的火灵之气,而是尝试着调整自身身五行的微妙平衡,令自身对水、冰属性的亲和力暂时提升,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潜水者调节着自身的浮力,更好地融入这片环境。
他引一缕精纯的冰灵之气环绕周身,竟使得那刺骨的寒意大为减弱,行动反而更加自如。心念微动间,脚下积雪自行凝聚固化,托住他的身体,使他踏雪无痕,甚至能在冰面上急速滑行,速度更快。
偶尔遇到雪原上特有的低阶冰系妖兽,如通体雪白的妖狼、能喷吐冰锥的巨熊,林默也不再轻易动用消耗较大的五行法术,而是尝试以冰灵之气凝聚冰盾、冰矛,或以庚金之气化形锐冰之刃对敌,效率更高,消耗更小。
他如同一个孜孜不倦的学生,在这片严酷的北境课堂中,学习着、适应着、感悟着五行在极端环境下的变化与应用。这对他的《源炁真解》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历练和补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