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那一场开诚布公的谈话,如同凛冽的清泉,浇灭了初生的情愫,却也洗去了柳清漪心头的尘埃与迷雾。
她没有再刻意避开林默,依旧会去剑鸣谷,只是心态已然不同。以往那份潜藏的、连她自己都未曾完全明晰的悸动与期待已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纯粹、更加坦然的……求知与问道之心。
她不再将林默视为一个神秘的、可能带来不同情感体验的异性,而是真正将其放在了一个“论道者”,甚至隐隐是“先行者”的位置上。这种转变,让她在面对林默时更加自然,提问也更加直接和深入。
而林默,也乐见于此。柳清漪心思剔透,剑道天赋极高,一点即通,与她论道对自己梳理五行之理、尤其是金行力量的种种变化应用,大有裨益。两人之间的关系,反而因此变得更加清爽和稳固。
这一日,剑鸣谷中,柳清漪并未急着探讨剑理,而是演练起了《青岚剑诀》中一套极为繁复凌厉的杀招——“千岚叠翠”。剑光如瀑,层层叠叠,凌厉的剑气切割空气,发出尖锐的呼啸,将周围弥漫的剑意都逼开数尺。
她练得极为专注,将月下明心后愈发纯粹的金行剑意催发到极致,每一剑都追求极致的速度、力量与锋锐,仿佛要将眼前的一切阻碍都斩碎撕裂。
然而,一套剑诀使完,她收剑而立,秀眉却微微蹙起,似乎并不满意。
“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她喃喃自语,看向一旁静观的林默,“林兄,你觉得如何?此招我已修炼至圆满,灵力运转、剑招变化皆无滞涩,威力也已达当前极致,但……似乎过于追求‘斩断’与‘毁灭’,一招使出,不留余地,若遇强敌,恐难有后续变化。”
林默静静地看着她,方才那凌厉无匹的剑招在他眼中被分解成了最基础的能量运行轨迹。他缓缓开口:“剑是杀伐之器,追求极致的锋锐与毁灭,并无错处。然,过刚易折。金性虽锐,亦需有‘韧’与‘藏’。”
他抬手指向谷中一道历经风雨、却依旧屹立不倒的古老剑意残留:“你看那道剑意,其核心并非一味外放的锋锐,而是将无匹锋芒内蕴于沉凝厚重之中,看似朴拙,实则内含万千变化,后劲无穷。此乃‘藏锋’。”
他又指向另一道如同春日细雨、无声渗透的剑意:“再看那道,其力不显,其势不张,却如细雨润物,无孔不入,专寻敌手薄弱之处,久之必溃。此乃‘韧’与‘变’。”
“金,并非只有‘斩断’一途。”林默总结道,“亦可‘承载’,如宝剑之鞘;亦可‘转化’,如金生丽水;甚至可‘包容’,如百炼精钢亦能绕指柔。你的剑心纯粹,这是优势。但若只知一味向前,不懂回环蓄势,不知刚柔并济,遇真正大道,终难走远。”
这番话,如同洪钟大吕,敲击在柳清漪的心头!
她一直以来的修炼,都是将自身庚金天赋发挥到极致,追求更快、更锐、更强!从未想过“藏锋”,想过“转化”,想过“包容”!
是啊!剑出无回,固然一往无前,但也将自己置于险地。若能将那极致的锋芒稍稍内敛,于凌厉之中暗藏变化与后劲,岂不更加完美?若能将金行之力不是单纯地释放,而是巧妙地转化为其他形式的攻击或防御……
一个个念头如同火花般在她脑海中迸发!
她猛地闭上眼睛,周身剑气非但没有爆发,反而如同长鲸吸水般向内收敛,整个人仿佛变成了一柄收入鞘中的绝世宝剑,气息变得沉静而深邃。
谷中无数剑意似乎受到了牵引,开始围绕着她缓缓流转。
林默静静地看着,知道她已进入了难得的顿悟状态。
时间一点点过去。
忽然,柳清漪猛地睁开双眼!
眸中不再是以往那种逼人的锐利,而是如同经过千锤百炼的寒潭,深邃、平静,却又蕴含着令人心悸的力量。
她动了。
手中长剑再次施展出“千岚叠翠”,剑势依旧凌厉迅捷,却不再是那种一味外放的狂猛。剑光吞吐之间,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圆转与变化。时而如巨山压顶,沉稳厚重(土蕴金);时而如溪流潺潺,连绵不绝(金生水);时而又如春风拂柳,看似柔和,实则暗藏无尽切割之意(金藏于木)!
她并未改变剑招的根本,却在其基础上,融入了对五行生克、对刚柔变幻的全新理解!
一套剑诀使完,收剑而立。
谷中一片寂静,仿佛连那些躁动的剑意都被这全新的剑境所震慑。
柳清漪感受着体内愈发圆转如意、生生不息的剑气,以及那变得更加坚韧和通透的剑心,脸上难以抑制地浮现出惊喜之色。
困扰她许久的瓶颈,竟然就在这片刻的顿悟中,豁然贯通!她的剑道修为,甚至整体境界,都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距离筑基圆满,似乎只剩下一层薄薄的窗户纸!
这一切,皆因林默那寥寥数语的指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