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星脉永续传新志,共生长卷绘华章
灵脉峰的晨雾还未散尽,共生学堂的孩童们已捧着星脉观测笔记,围在星脉仪旁叽叽喳喳。小羽踮着脚尖,将最新记录的“海王星轨与望渔村灵脉共鸣数据”贴在展板上,旁边阿海正用炭笔补充着潮水涨落的标注——两人如今已是学堂的“星脉小导师”,每天都会提前来整理观测资料,等着给其他孩子讲解星象与灵脉的关联。
“小羽姐,你看昨天的星轨图,北斗七星的位置好像比之前偏了一点!”一名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举着自己的画本,指着上面歪歪扭扭的星点,“这会不会影响我们村的灵脉井水量呀?”
小羽接过画本,认真比对展板上的星轨图,笑着解释:“这是正常的星象移动哦,陈导师说过,星辰每季度都会有细微偏移,只要不超出‘共鸣阈值’,就不会影响灵脉。你看,望渔村昨天的灵脉井水量记录还增加了呢!”她说着指向展板角落的红色数字,眼中满是笃定——这份从容,正是多年来跟着陈刚学习星脉感应的成果。
不远处,陈刚拄着灵脉木拐杖,静静地看着这一幕。晨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身上,鬓边的白发泛着柔和的光泽。这些年,他将更多精力放在培养年轻守护者上,从星脉观测到灵脉疏导,从妖兽沟通到共生理念,他毫无保留地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孩子们。如今看着他们独当一面,心中满是欣慰。
“陈导师,永夜冰原的灵植基地传来好消息!”阿辰快步走来,手中拿着一份烫金的文书,“他们培育的‘星脉麦’成功量产了!这种麦子不仅产量是普通麦种的两倍,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混沌残留能量,种在冰原边缘,能进一步净化土壤呢!”
陈刚接过文书,指尖轻轻拂过上面的文字——文书末尾,基地负责人特意标注了“感谢陈导师当年指导星脉种植法”,旁边还盖着一个小小的晶脉兽爪印,那是粉色小晶脉兽的印记,如今它已是冰原灵植基地的“吉祥物”,时常帮修士们传递灵脉晶石。
“星脉麦的成功,是‘星脉-灵植-土壤’共生的最好证明。”陈刚笑着说道,“让他们尽快将麦种分发给两界的偏远村落,尤其是风漠村和雨林村,那里的土壤最需要改良。另外,别忘了记录麦种在不同灵脉环境下的生长数据,为后续培育新种积累经验。”
阿辰点头应下,转身去安排事务。陈刚则慢慢走向灵脉峰下的“共生碑林”,碑林中新增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星脉麦培育记”,旁边还雕刻着星轨图与灵植生长的图案。他伸出手,轻轻抚摸着石碑上的纹路,仿佛能看到基地修士们在冰原上劳作的身影——他们顶着寒风播种,跟着星象调整灌溉,在晶脉兽的帮助下搬运灵脉晶石,终于让荒芜的冰原长出了金色的麦浪。
午后,陈风带着几名灵族古籍研究者来到天机塔。他们手中捧着一本刚修复完成的《灵脉本源录》,书页上记载着灵族关于“灵脉与众生意识共鸣”的秘闻:当两界生灵的守护意识达到一定高度时,灵脉本源会释放出“共生之力”,这种力量能进一步强化万物间的连接,甚至能让灵植拥有简单的意识,与人类、妖兽进行更深度的沟通。
“按照书中的记载,如今两界的共生程度,已经达到了激活‘共生之力’的条件。”陈风指着书页上的符文,“你看,这上面画的‘共生阵’,需要用灵脉圣物、星脉仪、晶脉核心三者作为阵眼,再集合人类、妖族、妖兽的灵力,才能启动。若能成功,两界的共生将进入全新的境界。”
陈刚看着符文,眼中泛起光芒。他立刻召集联盟长老与各宗门首领,在天机塔召开紧急会议。会上,众人围绕“激活共生之力”展开讨论,最终确定了详细的计划:
1. 阵眼准备:将灵脉圣物碎片从灵脉共鸣塔顶端取下,与晶脉核心、星脉仪的核心部件组合,搭建“共生阵”的三大阵眼,分别安置在灵脉峰、晶脉山、永夜冰原三处灵脉能量最充沛的区域。
2. 灵力汇聚:由凤舞带领妖族修士,在焚天谷集合妖兽的灵力;赵青云带领青云门弟子,在苍梧岭汇聚人类修士的灵力;陈虎带领玄冰卫,在落霞滩引导海域灵植的灵力,三路灵力通过灵脉网络同步传输至三大阵眼。
3. 意识共鸣:在共生阵启动时,组织两界百姓与修士同时冥想,传递“守护共生”的意识,借助众生的信念强化共生之力的激活效果。
4. 应急保障:苏晴炼制“意识稳固丹”,分发给参与冥想的百姓与修士,防止意识共鸣时出现心神紊乱;林婉儿则操控虚空探测阵,实时监测灵脉能量波动,一旦出现异常立刻调整阵法参数。
计划确定后,两界再次进入紧张而有序的准备阶段。灵脉峰上,修士们小心翼翼地拆卸灵脉圣物碎片,用灵脉晶石打磨阵眼基座;晶脉山中,晶脉兽们主动将晶脉核心护送至指定位置,用身体环绕核心,释放出温和的灵脉能量;永夜冰原上,灵植基地的修士们搭建起临时的星脉仪安置台,周围种满了星脉麦,形成一圈天然的能量屏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