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祖稻传薪火
祖稻星的原生稻田在晨光中泛着琉璃色的光晕,祖稻母株顶端的“和”字纹谷粒正缓缓旋转,将精纯的祖稻之灵注入灵稻网。陈刚站在母株下,指尖抚过稻秆上的纹路——这些纹路与天机轮的星穹图完全重合,仿佛母株本身就是天地间最大的天机轮,而他只是恰好握住了那把钥匙。
“原生种的典籍记载,祖稻母株每千年会选出一位‘守稻人’。”柳乘风展开星木杖化作的玉简,上面浮现出模糊的壁画:第一位守稻人是披兽皮的凡俗农夫,第二位是拄木杖的修仙者,第三位是乘飞禾的星界修士,“但从未有谁能像你这样,同时承载凡俗、修仙、星力三界的祖稻之灵。”
陈刚的目光落在母株根部,那里的泥土中埋着无数残破的玉简,都是历代守稻人留下的手记。他捡起最上面的一块,玉简上的字迹已模糊,却能辨认出“断尘壁倒,灵稻生”几个字,落款处画着半块龙谷稻种——正是母亲祖辈的笔迹。
“原来他们早就预言过这一天。”陈刚将玉简按回泥土,天机轮突然悬浮在母株前,轮面射出的金光与“和”字纹谷粒相连,谷粒表面开始浮现出流动的文字,“是祖稻母株在传讯!”
文字组成的是一段“祖稻契约”:守稻人需以自身灵根为引,将祖稻之灵通过灵稻网送往三界,破除所有灵根壁垒;需在凡俗、修仙、星界各选一处“源田”,种下融合三界之力的“合道稻”;需找到散落在鸿蒙中的九颗“祖稻星核”,让祖稻之灵彻底复苏。
“最后一条是……”柳乘风的声音顿住,玉简上的文字突然变得刺眼,“守稻人需在祖稻星核集齐之日,以身祭稻,让祖稻之灵彻底摆脱载体束缚,真正做到万灵共享。”
陈刚的指尖微微一颤,却很快平静下来。他看向母株旁的陈兰,小姑娘正蹲在田里,小心翼翼地将青牛村的黑土、聚仙阁的灵土、星河境的星砂混在一起,给刚种下的合道稻培土;青牛趴在田埂上,角上沾着的祖稻之灵正让周围的稻苗疯长;远处,守稻仙翁和陨星阁阁主正合力修复灵稻网的节点,两人虽曾为敌,此刻却配合默契。
“以身祭稻,不是终结。”陈刚握紧天机轮,轮面的星穹图上,他的灵根与祖稻母株的根须已彻底缠绕,“就像稻子成熟后要被收割,才能让新的种子发芽。”
话音刚落,祖稻母株突然剧烈震颤,顶端的“和”字纹谷粒裂开,飞出三粒晶莹的稻种——分别泛着凡俗的土黄、修仙的莹白、星力的银红,正是契约中提到的“合道稻”源种。
“凡俗源田选在青牛村记忆田,那里有最纯粹的地脉气。”陈刚将土黄色种子递给陈兰,“兰丫头,你带着青牛回去,用记忆田的黑土养它,记得混些灵稻原的生息水。”
“修仙源田就定在聚仙阁后园。”莹白色种子飞向守稻仙翁,“仙翁,您老熟悉修仙界的灵脉,让合道稻在那里扎根,才能让修仙者真正相信‘灵根无贵贱’。”
银红色种子则落到柳乘风手中:“星河境的飞禾田最适合星力源田,柳兄,你带着星木杖去,飞禾的残魂会帮你。”
三人接过种子,同时躬身行礼。陈兰的眼眶红红的,却用力点头:“刚哥放心,我一定让合道稻长得比记忆田的龙谷稻还高!”
安排好源田之事,陈刚转身看向祖稻母株,天机轮已指引出第一颗祖稻星核的位置——在鸿蒙边缘的“迷雾稻境”,那里被上古禁制封锁,只有承载三界之力的灵根才能进入。
“该去寻星核了。”他最后看了眼原生稻田,合道稻的嫩芽已破土而出,带着“和”字纹的叶片在风中轻轻摇曳,“等我回来,咱们一起收割第一茬合道稻。”
踏入迷雾稻境的刹那,周围的景象突然变得混沌,既不是凡俗的土地,也不是修仙的灵境,更不是星界的虚空,只有无边无际的灰色雾气,雾气中隐约能听见稻穗摩擦的声响,却看不到半株稻苗。
“是‘无界雾’,能吞噬一切力量标识。”天机轮在掌心亮起,轮面的星穹图化作道光盾,“在这里,灵根的优劣、修为的高低都没用,只有祖稻之灵的气息能指引方向。”
陈刚顺着光盾指引的方向前行,每走一步,雾气就稀薄一分。他的灵根在无界雾中不断变化形态:时而化作凡俗农夫的手掌,沾满泥土;时而化作修仙者的剑,锋芒毕露;时而化作星界的飞禾,轻盈灵动——这是祖稻契约在改造他的灵根,让他能适应任何环境。
不知走了多久,雾气中突然出现一点绿光。走近才发现,那是株半死不活的稻苗,扎根在块黑色的星核碎片上,苗叶上的“和”字纹黯淡无光,显然被无界雾侵蚀了太久。
“是第一颗祖稻星核的残片!”陈刚将手掌贴在星核上,丹田的稻灵根突然延伸,根须穿透星核碎片,将祖稻之灵注入垂死的稻苗。稻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复苏,黯淡的“和”字纹重新亮起,灰色雾气被震开,露出周围隐藏的景象——是片被摧毁的古稻田,田埂上散落着刻有“原生种”字样的骸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