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域劫路长歌
龙族灵脉的捷径通道里,陈刚的脚步声与青牛的蹄音交织成韵。通道壁上的荧光矿石照出奇异的景象:左侧石壁渗出淡金色的龙气,右侧则泛着浅绿色的地脉光,两种能量在通道中央交汇,凝成一颗颗悬浮的光珠,像串在黑暗里的灯笼。
“这些是‘双生珠’。”青牛突然开口——这是它恢复神智后第一次说话,声音带着老黄牛特有的沙哑,“三十年前你爷爷和龙族挚友走过这里时,就靠它照明。”它用头蹭下一颗光珠,珠子炸开化作漫天光点,照亮了前方的岔路。
岔路入口的石壁上刻着两个古字:“龙谷”与“凡途”。龙谷方向传来隐约的虫鸣,凡途方向则飘来淡淡的稻花香——显然分别通往龙族灵脉的深处与凡俗修仙界的边缘。
“先去龙谷。”陈刚拍了拍青牛的背,“让龙族看看通脉井的进展,顺便取些龙谷稻的新种。”他记得爷爷的手记里提过,龙族圣地的龙谷中,藏着最古老的龙谷稻品种,能抵抗极寒之地的煞气。
踏入龙谷方向的岔路,气温骤然升高,空气中弥漫着硫磺的气息。通道尽头豁然开朗,竟是一片巨大的谷地,谷地中央的湖泊泛着金色的波光,湖边种着成片的稻子——比青牛村的龙谷稻高大许多,稻穗呈赤金色,穗尖还缠绕着细小的龙气光丝。
“这是‘祖龙稻’!”一个惊喜的声音传来,星洛的全息影像正站在稻田边,手里捧着一把赤金色稻穗,“我按守义前辈的线索找到这里,刚想通知你呢!”
陈刚走上前,发现祖龙稻的根系扎在湖底的灵脉泉眼里,一半吸收龙气,一半汲取地脉,与青牛村的龙谷稻同源,却更具韧性。“极北之地的通脉井,需要这种稻种。”
星洛调出一组数据:“祖龙稻能在零下五十度存活,根系还能分泌净化煞气的汁液,只是产量极低,全龙谷只收了三袋种子。”她指着谷地深处的山洞,“凯正在里面研究如何改良,让它适应凡俗的土壤。”
山洞里,凯的全息影像正围着一个巨大的培养皿忙碌,里面的祖龙稻种子正与青牛村的龙谷稻杂交,冒出的新芽一半赤金一半金黄,长势格外旺盛。“再有三天就能培育成功。”凯调出三维模型,“杂交稻保留祖龙稻的抗寒力,又有普通龙谷稻的高产量,正好适合极北之地。”
陈刚看着培养皿里的新芽,突然明白域劫的意义——不是要征服不同的地域,而是让平衡的种子在每片土地上都能扎根。就像这杂交稻,既带着龙族的血脉,又藏着凡俗的生机,才能在极端环境里生长。
三天后,第一批杂交稻种培育完成。陈刚将种子装进特制的布袋——布袋是用龙谷稻秸秆和星轨丝混纺的,能保持种子的活性。星洛又塞给他一个保温玉盒:“里面是龙族的‘龙髓膏’,极北之地的煞气会冻伤经脉,这药膏能护住你的灵力。”
离开龙谷前,青牛突然对着湖泊长哞一声,湖底的灵脉泉眼冒出一道水柱,水柱里浮着一块刻有龙纹的令牌——与族长给的护族令不同,这块令牌上的龙纹更古老,边缘还缠着地脉草。
“是守井人令牌。”星洛认出令牌上的纹路,“龙族的守井人都用这个,凭它能调动灵脉沿线的所有龙族势力。”
陈刚将令牌系在腰间,与百草盟的玉符、青牛村的铜哨组成一个奇特的“三件套”——分别代表着龙族、凡俗修仙界与凡俗地脉的力量。他翻身上牛背,青牛踏着祥云升起,顺着来时的通道往凡途方向飞去。
凡途岔路的尽头,是一片广袤的雪原。雪地上插着许多木牌,上面写着各大门派的名字:“百草盟驻北分部”“青牛村种粮点”“龙族灵脉观测站”……显然是柳乘风按约定提前布置的补给点。
“柳盟主做事真周到。”陈兰的传讯突然从天机轮里传来,她的声音带着兴奋,“村里的通脉井已经打通一半,凡俗的井水和龙族的灵脉水混在一起,浇出来的龙谷稻长得更快了!”
陈刚对着天机轮笑道:“等我从极北回来,给你带雪莲花做米糕。”
“不要!”陈兰的声音立刻拔高,“我要极北的地脉土,想看看能不能种出会冒白烟的龙谷稻!”
青牛在一旁哞哞直笑,陈刚笑着摇摇头,将天机轮收好,催着青牛往雪原深处走。越往北走,煞气越浓,雪地上的枯草都泛着黑色,偶尔能看见蚀脉虫留下的啃食痕迹,好在陈刚提前撒下了杂交稻种,种子落地即生,赤金色的幼苗像一道屏障,将煞气挡在外面。
第七天傍晚,他们抵达极北之地的“黑风山”——蚀脉宗的总坛所在地。山体呈漆黑色,山腰处的通脉井口被一层厚厚的黑冰覆盖,冰面上爬满了蚀脉虫,虫群聚集的地方,连山体都在缓慢消融。
“煞气源头在山底。”陈刚指着山脚的一处裂缝,黑色的雾气正从裂缝里源源不断地涌出,“蚀脉宗应该是在那里培育蚀脉虫的母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