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那原本安静祥和、充满书卷气的一角,此刻仿佛变成了一个无形的、残酷的言语角斗场。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淡淡的纸墨清香和那一点点初生的暧昧,而是逐渐升腾、弥漫的、带着浓烈火药味的、令人窒息的“绝对真诚”。
C那彻底失控的能力如同脱缰的野马,在他的惊恐注视下,非但没有随着时间减弱,反而因为A和B之间逐渐激烈、失控的情绪反馈,变得越发“活跃”和“亢奋”起来。它孜孜不倦地、贪婪地挖掘着更深层、更细微、更不经大脑过滤和情感修饰的、血淋淋的“真实想法”,并将它们用最直接、最伤人的方式投掷出来。
最初的互相挑剔(锅盖刘海、幼稚T恤、露龈笑)仅仅只是一个糟糕的开端,是冰山残忍露出的一角。
A在被B评价了“差点扔掉”的饼干和额头上显眼的痘痘后,受伤和羞耻的情绪非但没有让他退缩,反而像汽油浇在了火苗上,激起了更强烈的、扭曲的“坦诚”**,他像是要证明自己并非一无是处、也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或者说,是一种可悲的、想要找回一点可怜尊严的方式),语速不自觉地加快,攻击点变得更加具体和刁钻:
“你以为你走路姿势很好看吗?仔细看有点轻微的外八!而且你每次思考问题或者看书入神的时候,右手食指会不自觉地、反复地抠桌子边缘!那边角都被你抠掉一小块漆了!破坏公物!”
B被他这突如其来、细致入微的指责弄得一愣,随即一股更盛的怒火直冲头顶,真心话不受控制地、如同机关枪般往外冒:“外八总比你强!你坐下不到五分钟就开始抖腿!无意识地、高频率地抖!像装了劣质马达!跟你坐对面连桌子都在微微晃!严重影响我看书效率和心情!还有你安静下来的时候呼吸声有时候很重!像…像乡下老房子里那种破旧的拉风箱!呼哧呼哧的!”
“你才拉风箱!你吃苹果的时候从来不切,直接啃,咬得咔哧咔哧响!在这么安静的图书馆里格外刺耳!一点都不注意场合和他人感受!” “你喝汤的时候吸溜声音更大!上次在食堂,隔老远就听到!像在努力疏通堵塞的下水道!” “你书包上挂的那个灰色毛绒玩具丑死了!脏兮兮的,眼睛都歪了!像被重型卡车反复碾压过的浣熊!” “你笔记上用那么多五颜六色的荧光笔!画得重点跟中毒后呕吐出的彩虹一样!密密麻麻!看得人眼睛都要瞎了!毫无重点!”
攻击的范围迅速从外在的衣着、发型、配饰,蔓延到内在的生活习惯、行为模式,从个人的品味偏好上升到公共场合的礼仪,甚至开始无中生有地进行恶意的人身攻击和毫无根据的揣测。每一句话都像是一颗毒牙,注入着伤害。
“你性格一点都不可爱!表面上看起来文文静静,其实就是假清高!其实内心斤斤计较,小心眼!” “你才小心眼!懦弱!胆小鬼!连句喜欢都不敢当面说,只会像阴沟里的老鼠一样偷偷摸摸送些见不得光的、难吃的破饼干!” “破饼干也比你强!你上次近代史小组作业是不是划水了?讨论的时候一言不发,最后名单却有你!别以为我没看到!” “你胡说八道!血口喷人!你才划水!你C语言编程大作业那个核心模块代码是不是抄隔壁寝室的?我看着眼熟!” “放屁!你数学期中考试坐我斜前方,老是往老师那边瞟,是不是作弊了?”
周围的吃瓜群众早已忘记了假装看书或学习,一个个目瞪口呆、屏息凝神地看着这急转直下、堪比狗血伦理剧的剧情发展。从疑似青涩美好的告白现场到互相揭短挑刺大会,再到如今上升到人身攻击和学术不端的污蔑指控,这发展也太过于刺激和惊悚了!有人偷偷拿出手机,又怕被这激烈的战火波及而不敢真的拍摄,只能激动地和同伴交换着眼神。
C的脸已经白得像刚从面粉缸里捞出来,冷汗浸透了他的后背。他拼命集中所剩无几的精神力,额头青筋暴起,太阳穴突突直跳,试图强行终止那该死的能力,嘴里无声地、绝望地念叨着“停下!求你了!快停下!”。然而,越是紧张焦急,那失控的能力反而越发起劲,像是彻底焊死的刹车踏板,毫无反应。他只能浑身冰凉地站在原地,眼睁睁看着自己最好的朋友A和那个文静的女孩B,被无形的力量操控着,用世界上最伤人的话语,如同投掷淬毒的匕首般,精准地、一次又一次地刺向对方最在意、最脆弱的地方,将所有的体面、好感与可能,撕扯得粉碎。
A和B已经完全被激烈的情绪和那该死的“真心话”能力牢牢掌控,脸红脖子粗,眼睛瞪得如同铜铃,怒视着对方,仿佛眼前不是几分钟前还让自己心生悸动的人,而是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的死敌。刚才那一点点朦胧羞涩的好感和青春期的萌动,早已被这残酷的互撕践踏、碾磨、彻底湮灭,连一丝灰烬都没有剩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