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摊开一张简易的京城地图,用红铅笔在城南一片区域画了个圈。
“林局,您看,这是城南的骡马市大街附近。我们安排在那一带秘密摸排的同志,今天一早发现了一个可疑人员。”李建指着地图说道,“根据他们的观察,此人大概三十五六岁,身高一米七左右,偏瘦,戴黑框眼镜,符合王富贵描述的‘邮差’的基本特征。”
王振国补充道:“最关键的是,我们的同志注意到,这个人左边眉梢,似乎确实有一颗不太明显的小痣。而且,他还被人看到在街边的烟摊上买过‘大前门’香烟。”
眉梢有痣,抽大前门!
这两个细节与王富贵的供述高度吻合!
林东的眼神一下子变得锐利起来:“他现在在哪里?有没有跟踪?”
“已经派人秘密跟着了。”王振国沉声道,“此人警惕性很高,我们的同志不敢跟得太近,怕打草惊蛇。他目前进入了骡马市大街旁边的一条小胡同,胡同名叫‘细柳巷’,里面住户比较杂乱,不太好继续深入跟踪。”
细柳巷……
林东走到地图前,仔细看着那个位置。
骡马市一带是老城区,胡同多,岔路也多,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大,确实是个便于隐藏和逃窜的地方。
如果“邮差”真的藏匿在那里,倒也符合他作为一个秘密联络员的身份需求。
“细柳巷的具体情况摸清楚了吗?有没有平面图?”林东问道。
“已经派人去街道派出所调取那一片的户籍资料和简易地图了,应该很快就能送过来。”李建答道。
林东点了点头,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敲击着,大脑飞速运转。
现在只是初步锁定可疑目标,还不能百分之百确定他就是“邮差”。
贸然行动,一旦抓错人,或者惊动了真正的“邮差”,后果不堪设想。
“王振国,你立刻增派人手,以细柳巷为中心,向外辐射,形成一个隐蔽的包围圈。记住,外松内紧,只监视,不接触,不暴露。”林东果断下令。
“是!”
“李建,你负责协调后勤和技术支持。一旦确认目标,我们需要立刻拿到他清晰的照片,进行比对。另外,准备好抓捕行动所需的一切装备和人员。”
“明白!”
林东沉吟片刻,又道:“让跟踪的同志想办法,在不惊动目标的前提下,搞清楚他在细柳巷的具体落脚点。是租住的民房,还是某个秘密联络点?”
“这个难度比较大,细柳巷里都是些老旧的平房院落,很多院子都不止一户人家。”王振国面露难色。
“再难也要想办法。”林东语气坚定,“我们可以从外围入手,比如观察他每天的活动规律,购买生活用品的习惯等等,总能找到蛛丝马迹。”
他看了一眼手表:“现在是上午九点,我给你们六个小时。下午三点之前,我要得到关于这个可疑目标更详细的情报,以及细柳巷的详细地图和人员构成情况。”
“是!保证完成任务!”王振国和李建领命而去。
办公室里只剩下林东一个人。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车水马龙的街道,心中却在反复推演着各种可能性。
如果那个可疑目标真的是“邮差”,那么他的出现,很可能意味着“影子”组织近期将有新的行动。
王富贵提到,“邮差”让他准备接收一批“重要物资”。这批物资会是什么?是武器弹药?还是重要的情报文件?或者是活动经费?
无论是什么,都必须将其截获!
而且,通过“邮差”,或许就能挖出更上层的“影子”组织成员,甚至找到关于“老狼”的线索。
林东深吸一口气,感觉自己离揭开父亲牺牲真相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孙局长的办公室。
“孙局,我是林东。关于‘邮差’的追查,有新进展了……”
他将目前掌握的情况向孙局长做了简要汇报。
孙局长听完后,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好!林东同志,这件事就全权交给你负责!需要任何支持,局里都会全力配合!务必将这个‘邮差’抓捕归案,挖出他背后的组织!”
“是!请孙局放心!”林东沉声应道。
挂断电话,林东又陷入了沉思。
他隐隐感觉到,这个“邮差”的警惕性和反侦察能力,恐怕还在王富贵之上。
抓捕行动必须万无一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林东一边处理着手头的其他公务,一边等待着王振国和李建的消息。
期间,他脑海中的“危机预警”能力并没有任何示警,这让他稍微安心了一些,至少说明目前的部署还没有出现大的纰漏。
到了中午,林东也没心思去食堂吃饭,只是简单地啃了两个馒头,喝了点水。
下午两点半,王振国和李建准时回到了他的办公室。
两人脸上都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兴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