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立在乱石堆前,肃然道:“看来这才是对方真正意图,并非要砸死我们,而是为阻我们去路!”
朱棣立于姚广孝左侧,冷哼道:“不过是些石头,搬开便是,有何困难?”
“不可!”
姚广孝急忙劝阻:“王爷,这些巨石堆叠不稳,若贸然搬动,恐会引发再次滚落,伤及将士!”
朱棣一怔,随即面色沉了下来。
姚广孝所言在理,这些巨石确实不能轻动。
“那该如何是好?绕路吗?”
朱棣紧锁眉头问道。
姚广孝摇头:“绕路亦不可行,如此须多费三日行程!北元军何时抵达丰台尚未可知,若我们赶到时丰台已陷,局面便危矣!”
朱棣怒道:“蓝玉这厮当真歹毒,陷害本王也就罢了,丰台百姓何辜,竟要面临北元铁蹄威胁!”
姚广孝亦愤然道:“蓝玉确实心狠手辣,如今前路已断,须速寻对策。”
朱棣似有所悟,回望身后,对姚广孝道:“出发前何先生让我们带了二十门火炮,说此炮威力惊人,或可轰开这些巨石!”
“用火炮?”
姚广孝迟疑道:“火炮对血肉之躯或有威力,对这些巨石能起作用吗?”
朱棣笃定道:“应当可行,何先生说二十门齐发,足以轰平一座山头!”
姚广孝不禁失笑:“此言未免夸大,火炮威力岂能如此惊人!”
大明火炮多以实心弹为主,威力确实有限。
时人尚未深知 ** 威力,姚广孝有此疑虑实属正常。
朱棣却神色坚决:“我信何先生绝不会妄言,用火炮轰开巨石应当可行。”
姚广孝劝道:“殿下对何先生似乎太过信赖了,火炮威力你我往日都曾见识,纵经何先生改良,也不至于……”
朱棣打断道:“不必多言,成败总须一试,眼下也别无他法!”
姚广孝轻叹一声,不再劝阻。
……
不多时,化学研究所人员便将火炮推至巨石堆前。
化学研究所乃何秋为研究 ** 成分所设,其中招募之人形形色色。
有民间制烟花匠人,有炼丹求道的方士。
这些人皆因家境贫寒而应募入府。
王府给予的待遇颇为丰厚,足以令他们安居乐业。
进入化学研究所后,众人皆严格遵照何秋指示进行实验。
尽管他们最终研制出了炮弹,但其威力究竟如何,他们心里并没有底。
这次燕王命令他们用火炮轰开巨石,众人心中不免有些紧张。
姚广孝留意到工匠们脸上的不安,再次向朱棣进言:“殿下,这些工匠似乎都缺乏信心,看来何先生确实夸大了火炮的威力。”
朱棣并未多言,只是对众人喊道:“立即开炮,不得延误行军!”
化学研究所的人员接到命令,迅速开始操作。
装填炮弹、调整弹道、瞄准目标,这一系列动作他们已经反复练习多次,早已熟练于心。
很快,一切准备就绪。
二十名身着道袍的人员手持火把,点燃了引信。
一声巨响震彻云霄,炮弹破膛而出,直击巨石。
刹那间,碎石四溅,烟尘弥漫。
待尘埃落定,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前方的巨石堆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一地碎块。
炮弹的威力之大,令在场众人无不震惊。
唯有朱棣喜形于色。
他斜睨着姚广孝道:“和尚可看见了?这就是经何先生改良后的炮弹威力,够不够震撼?”
姚广孝不自觉地咽了口唾沫,脸上火辣辣地发烫。
这记耳光来得太快。
他方才还在质疑何秋夸夸其谈。
谁料何秋竟真能让豪言成为现实。
“何先生果真非凡人,这炮弹的威力……确实惊人!”
姚广孝讷讷地向朱棣回应。
朱棣闻言大笑道:“难得见和尚你心服口服,何先生果然了得!”
说罢,朱棣又对化学研究所众人吩咐:“将火炮收整妥当,随中军行进。途中若有任何需求,可直接向我禀报。”
如今化学研究所的这群人已成为朱棣的心头至宝,必须妥善保护。
以此火炮之威,若用于镇守丰台,任凭北元来犯之敌如何众多,也难以攻克。
化学研究所众人领命后,迅速收整火炮,转移至队伍中央。
亲卫军也自发组成护卫阵型,将研究所人员严密保护起来。
无论在哪个时代,炮兵都是需要重点保护的兵种。
待化学研究所人员就位后,朱棣高声下令:“巨石已除,全军速进,务必早日抵达丰台!”
话音未落,朱棣已策马扬鞭,疾驰而出。
姚广孝与亲卫军立即紧随其后。
……
与此同时,燕王府内。
张宁已为朱高炽等三位孩童讲解了半个时辰的农学知识。
炎炎烈日下,三个孩子皆是汗流浃背,唇干舌燥。
虽未亲身劳作,他们已初尝农事之艰辛。
燕王妃见目的已达,向张宁致谢后,便带着三个孩子随何秋前往东厢院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