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一次深夜的谈话,你,还敢不敢办案?
夜色如墨,将江城市纪委的大楼浸泡在一片深沉的静谧之中。
白日里人来人往、充斥着各种言语和目光的走廊,此刻空旷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林渊的皮鞋踩在光洁的水磨石地面上,发出清脆而孤独的回响,一步,一步,敲击着这栋权力建筑的骨骼。
他没有乘电梯,而是选择了走楼梯。盘旋而上的阶梯,像一条通往未知的秘道。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血液在微微发热,这是一种猎人接近猎物,或者说,是铸剑师找到天外陨铁时的兴奋。
四楼。
走廊的灯只开了应急的几盏,光线昏黄,将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尽头处,第一纪检监察室的大门虚掩着,一道光从门缝里倔强地挤出来,在幽暗的走廊地面上,铺开一小片明亮的疆域。
林渊放轻了脚步,像一只收敛了爪牙的猫。
他站在门口,没有立刻进去。
透过门缝,他看到了那个身影。
石磊。
他果然还在。
整个大办公室空无一人,只有他那一隅亮着灯。那盏老旧的台灯,光线并不算明亮,却将他周围堆积如山的卷宗照得纤毫毕现。他像一个被书卷围困的孤岛,弓着背,几乎要把整张脸都埋进案卷里。
他看得极其专注,鼻梁上那副厚重的黑框眼镜,时不时会因为过于靠近纸张而滑落,他便用手背下意识地推上去,动作熟练得仿佛已经重复了千百遍。
这个快五十岁的男人,身上有一种被时间打磨过的沉寂。他不像一个纪委干部,更像一个在故纸堆里皓首穷经的老学究,试图从泛黄的字里行间,打捞出被岁月淹没的真相。
林渊在门口站了足足一分钟,石磊毫无察觉。
他轻轻推开门,门轴发出一声轻微的“吱呀”声。
这声音像一颗石子投进了静水,石磊的身子猛地一僵,然后像受惊的刺猬一般,迅速抬起头,目光锐利地射向门口。
当他看清来人是林渊时,那份锐利迅速被一种更深的困惑和警惕所取代。
“林……林书记?”石磊有些慌乱地站起身,椅子腿和地面摩擦,发出一声刺耳的噪音。他下意识地想整理一下自己凌乱的桌面,却发现根本无从下手。
林渊冲他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紧张,然后自己走了进来,顺手将办公室的门轻轻带上。
“咔哒”一声,门锁落位。
这声音不大,却仿佛一道分界线,将办公室里这个小小的角落,与外面的整个世界彻底隔绝开来。
石磊更紧张了,他双手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只是局促地站在那里。一位副书记,在下班后这么晚的时间,独自一人来到他的办公桌前,还关上了门。这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件寻常的事。
他脑中飞速闪过无数种可能:是下午顶撞赵主任的事情被捅上去了?是自己以前办的某个案子出了问题?还是……
林渊没有说话,他只是平静地看着石-磊。
眼前的男人比照片上更显苍老,鬓角已经斑白,眼角的皱纹深得能夹住蚊子。但那双藏在厚厚镜片后的眼睛,却异常明亮,像两簇在寒风中始终不灭的火苗。
没有寒暄,没有客套,也没有任何铺垫。
林渊从自己的公文包里,取出了那份被他压在最底层的、尘封了三年的举报信。
他走到石磊的办公桌前,将那份已经泛黄卷边的信纸,轻轻地放在了石磊刚刚正在研究的那份案卷之上。
动作很轻,却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石磊的目光,瞬间被这份突兀出现、散发着陈旧气息的信纸所吸引。
他的视线缓缓下移,当他看清信纸上那一行行用红色墨水写下的、几乎要力透纸背的血字时,他的瞳孔,不易察觉地收缩了一下。
作为一名老纪检,他只看一眼,就知道这份材料的分量。
这不是普通的违纪举报,这是用血和泪写成的控诉书。
石磊没有立刻去拿,他抬起头,再次看向林渊,眼神里的困惑和警惕更浓了。他不明白,这位年轻的领导,把这样一份东西放在自己面前,是什么意思。
林渊依旧没有说话,只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办公室里安静得可怕,只有墙上石英钟秒针走动的“嗒、嗒”声,和两人之间压抑的呼吸声。
对视了足足有十几秒,石磊才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他缓缓伸出手,指尖因为常年握笔而生着厚茧。他的手很稳,拿起那几张薄薄的信纸时,却没有发出一丝颤抖。
他开始阅读。
一开始,他的表情还很平静,只是一个专业人员在审阅材料时的专注。
但渐渐地,他的眉头越锁越紧。
当他读到举报人邓毅作为一名模范刑警,却被构陷为“精神病”强制辞退时,他的嘴唇抿成了一条僵硬的直线。
当他读到邓毅的妻子“离奇车祸”身亡,唯一的儿子也下落不明时,他握着信纸的手,指节开始泛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