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纪委书记的“欢迎”,笑里藏刀的试探!
赵莉那句略显尖锐的问话,像一根针,轻轻刺破了会议室表面那层温情脉脉的薄膜。
原本稀稀拉拉的掌声戛然而止,空气仿佛在一瞬间被抽走了,变得滞重而粘稠。所有人的目光,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都从林渊的身上,转移到了主位上的孙明哲脸上。
这是一场无声的观望。
新来的“空降兵”该如何安置,这不仅是一个分工问题,更是一次权力的划分与立场的宣示。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在官场里浸淫多年的老手,他们深知,一个看似简单的分工,足以决定一个新任领导未来的走向——是手握实权,大展拳脚,还是坐上冷板凳,虚度光阴。
被众人注视的孙明哲,脸上的笑容没有丝毫变化,依旧是那副和煦如春风的模样。他端起面前的茶杯,不紧不慢地吹了吹浮在水面的茶叶,轻轻呷了一口。
整个会议室,只听得见他放下茶杯时,杯底与桌面那一声轻微的碰撞。
“呵呵,赵书记还是这么个急脾气嘛。”孙明哲放下茶杯,目光转向赵莉,语气里带着几分长辈对晚辈的宽容与调侃,“这是好事,说明我们赵书记工作热情高,干劲足啊!”
他一句话,就将赵莉带着逼问意味的提问,轻飘飘地定性为了“工作热情”。
赵莉的嘴角抽动了一下,那精心描画的唇线显得愈发刻薄,但她终究没有再开口。官大一级压死人,孙明哲虽然从不拍桌子瞪眼,但他那“和稀泥”的功夫,却比任何疾言厉色都更让人难受。
孙明哲转过头,目光落回到林渊身上,眼神里充满了“关切”。
“林渊同志啊,你别介意,赵书记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心直口快。”他笑着说,“至于分工嘛,不急,不急。你刚来我们纪委,对情况还不熟悉,我们不能急着给你压担子,更不能搞‘下马威’那一套嘛!”
他顿了顿,环视了一圈会议桌旁的众人,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林渊同志是钱书记亲自点将,送到我们纪委来的宝贵人才,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对于这样年轻的同志,我们这些老家伙,要做的不是使用,而是爱护,是培养!要让他先看,先听,先学,把基础打牢了,以后才能走得更远、更稳,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一番话说得是情真意切,冠冕堂皇。
会议室里立刻响起了几声附和。
“孙书记说得对,是要先熟悉情况。”
“是啊,纪委的工作专业性强,不能操之过急。”
林渊静静地听着,脸上挂着谦逊的微笑,仿佛完全被孙书记这番体贴入微的关怀所感动。
但他心里,却比谁都清楚。
这一番话,看似是“爱护”,实则是“架空”。不分工,不压担子,就意味着没有职权,没有抓手。让他“先看先听先学”,就是让他当一个没有实权的巡视员,每天在各个办公室之间游荡,被所有人客客气气地供着,却永远也接触不到真正的核心业务。
时间一长,一个没有具体分管领域、无法建立自己威信的副书记,自然而然就会被边缘化,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
好一招“捧杀”之计。
林渊没有急着表态,他只是微微侧头,看了一眼斜对面的那位黄德功副书记。
从始至终,这位清廉值高达 75的老人,都像一尊入定的石佛。他低着头,用一支红笔在文件上专注地勾画着,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孙明哲的话,没有让他的眼皮抬起分毫;赵莉的挑衅,也没有让他的笔尖停顿一秒。
那团凝而不发的白金色官气,将他与周围这片灰色的氛围,隔绝开来。
林渊收回目光,心中已有了计较。他知道,今天他必须有所回应,既不能显得急功近利,也不能任由对方把自己当成一个任人摆布的棋子。
他清了清嗓子,身体微微前倾,姿态恭敬。
“感谢孙书记的爱护,也感谢各位领导的关心。”他的声音不大,但很清亮,让会议室里嘈杂的附和声瞬间安静了下来,“孙书记说得对,我作为一名新人,确实需要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我完全服从组织的安排。”
听到这里,孙明哲脸上的笑容更深了,赵莉的嘴角则扬起一抹不易察觉的讥诮。果然是个没经验的毛头小子,三言两语就被哄住了。
然而,林渊的话并没有说完。
“不过,”他话锋一转,“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我希望能尽快地、深入地了解我们纪委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所以,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想请孙书记和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孙明哲端着茶杯的手,在空中停顿了一下,他脸上的笑容不变,只是眼神深处,闪过一丝难以捕捉的意外:“哦?林渊同志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嘛!我们纪委最讲究民主,鼓励年轻同志大胆建言!”
林渊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语气平静而诚恳:“我希望能从我们纪委最基础、最一线的岗位开始学习。比如,跟着案管室的同志,学习案件线索的流转程序;或者,跟着审理室的前辈,旁听案件的审理讨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真正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的纪检干部,去亲身参与,才能最快地掌握业务,尽早为我们纪委的工作分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