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官道红颜:她们助我一路升迁 > 第307章 迈出第一步

官道红颜:她们助我一路升迁 第307章 迈出第一步

作者:中年男孩hj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6:24:26

当林远从贺董那间古色古香的书房里走出来时,外面的天色已经彻底黑了。

走廊里的感应灯,随着他的脚步,一盏盏地亮起,如同为他铺开了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

整个人经历了一场高强度的思想博弈,他的后背已经被汗浸湿。

他精神高度紧绷,却又带着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意。

那部卫星电话里的三分钟对话,以及最后那句“我只给你一次机会”,至今仍在他的脑海中回响。

他知道自己赌赢了。

虽然前路依旧迷雾重重,但他终究是为江南之芯集团赢得了那张宝贵的入场券。

李俊峰早已在走廊的尽头等候多时。

看到林远出来,他立刻迎了上来,眼神中满是急切。

“林主任,怎么样?”

林远看着他,脸上露出了自来到佛城后的第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李俊峰的肩膀。

“李总,准备好迎接一场硬仗吧。”

李俊峰先是一愣,随即那张微胖的脸上,瞬间绽放出了狂喜。

他知道,林远成功了!

“太好了!太好了!”他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用力地握住林远的手,“林主任,我……我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什么都别说。”林远笑了笑,“走吧,边走边谈。时间紧迫,我们需要尽快敲定一个合作框架。”

两人并肩走在dm集团那灯火通明的园区里,晚风习习,吹散了连日来的压抑与阴霾。

“李总,”林远开门见山,“既然大老板已经点头,那我们双方的合作,就必须立刻进入实质性阶段。我需要你这边,尽快成立一个专项对接小组,由你亲自挂帅。”

“没问题!”李俊峰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我回去就办!明天一早,人员名单就能交到你手上!”

“好。”林远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我们集团这边,也会成立一个专项服务团队,由我们的总裁刘华美和首席技术官王海冰,共同负责。具体的商业条款,由刘总带队跟你们谈。所有的技术适配与优化,由王总工带队直接入驻你们的研发中心。”

“规格很高,这样的配置再好不过,以后有很多重大事项可以当场就能拍板了。”李俊峰点点头。

让集团的二号和三号人物,亲自带队来,这样方便后续的合作细节的快速敲定。

不用再让双方的代表来回的汇报、请示。

而且林远这边团队的高规格,在dm集团高层看来,是对项目的重视与尊重。

“我认为规格不高。”林远的眼神,变得无比认真,“dm是我们战略的第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块压舱石。这一仗,我们必须打得漂漂亮亮,打成一个足以震动整个行业的样板工程!所以我们必须拿出百分之二百的诚意和资源。”

他看着李俊峰,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不仅要让你们用上我们的芯片,我还要帮你们把搭载了启明一号的产品,做成爆款!”

这番话很具感染力,让李俊峰彻底动容了。

他能感受到,林远不是在跟他谈一笔简单的生意,他是在把他当成一个真正的战略盟友。

“林主任,你放心。”李俊峰的语气,变得无比郑重,“我李俊峰,也把话撂在这儿。只要你们能拿出真正过硬的产品和服务,我就是拼着这张老脸不要,也会在集团内部为你们争取到最好的资源倾斜!”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一种属于男人之间的,惺惺相惜的友谊,在这一刻悄然建立。

他们边走边谈,很快就将一个初步的合作框架,敲定了下来。

从成立联合实验室,到共享开发平台;

从第一批一百万片“启明一号”的免费供货协议,到后续的成本分摊与利润分成模式;

从联合市场推广,到共同应对舆论风险……

两人都是各自领域里顶级的操盘手,思维同频,逻辑清晰,许多问题往往一点就透,合作细节的敲定,效率高得惊人。

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园区的大门口。

李俊峰看了一眼手表,说道:“林主任,时间不早了,我送你去机场吧。”

“太麻烦你了,李总。”

“不麻烦!”李俊峰摆了摆手,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能为你这位未来的风云人物当一次司机,是我的荣幸。”

在前往机场的路上,两人没有再谈工作,而是像两个相交多年的老友,聊起了各自的人生感慨。

从创业的艰辛,到管理的困惑;从对中国制造业未来的担忧,到对核心技术自主的渴望……

他们发现,虽然两人身份不同,经历各异,但在内心最深处,却有着惊人相似的理想与抱负。

抵达机场,临别之际。

林远伸出手,紧紧地握住了李俊峰的手。

“李总,这次真的多谢你了。没有你,我连贺董的面都见不到。”

“不。”李俊峰摇了摇头,眼神无比真诚地看着他,“该说谢谢的人,是我。”

“是你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另一种可能性。”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了复杂的笑容,“林主任,你前途不可限量啊。也许以后,你真的能创造奇迹。”

次日上午,江南之芯集团总部。

一场关乎集团命运的会议正在紧张地进行。

会议室里,座无虚席。

林远、刘华美、王海冰、以及十几个从各个项目组抽调出来的,最顶尖的技术和商务骨干,全部到齐。

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与激动。

与dm集团达成战略合作的初步意向,这个消息像一颗惊雷,在集团内部迅速传开,彻底点燃了所有人的斗志。

不管怎么说,他们农村包围城市的第一步,总算是迈出去了。

“同志们!”林远站在会议室的最前方,声音洪亮,充满了力量,

“我们与dm集团的合作,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不仅仅是我们的第一笔大单,更是我们江南之芯集团向整个市场亮出的第一剑。”

“这一剑,我们必须挥得稳、准、狠!要让所有人看到我们的实力,看到我们的决心!”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但是,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要冷静。dm是世界五百强,他们的要求可能会比石坚教授更苛刻,更复杂。我们接下来要面对的是场攻坚战!”

“所以,今天召集大家来,就是要集思广益,将我们与dm合作的所有细节、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掰开了,揉碎了,一一讨论清楚,拿出一套成熟的执行方案!”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严肃而又专注。

一块巨大的电子白板上,刘华美亲自操刀,将整个合作项目,拆解成了十几个大的模块。

1. 联合实验室的组建与管理。

2. dm专项服务团队的人员构成与职责划分。

3. 启明一号dm特供版的硬件适配与优化方案。

4. 针对dm m-Smart智能家居生态的软件驱动开发。

5. 首批一百万片芯片的生产、品控与交付流程。

6. 联合市场推广与品牌宣传策略。

7. 知识产权的归属与保护。

8. 后续成本分摊与利润分成模型的精算。

9. 风险应对预案: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舆论风险。

每一个模块下面,又被细分成了几十个具体的执行节点。

整个白板,很快就被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流程图所填满。

一场堪称头脑风暴的马拉松式会议,正式开始。

“第一个问题,联合实验室的选址和人员构成。”刘华美率先抛出了议题,

“我的建议是,实验室必须建在佛城,dm集团的总部园区里。我们的人要和他们的人,吃住都在一起,24小时无缝对接。团队构成上,我建议采用混合编队的模式,我们出技术骨干,他们出产品经理,共同组成项目组,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我同意。”王海冰立刻点头,“搞技术攻关,最怕的就是两张皮。我们的人不懂他们的产品逻辑,他们的人不懂我们的芯片底层。只有把人捏合在一起,才能真正爆发出战斗力。”

“好,这个问题通过。”林远当场拍板,“老王,你回去立刻从你手下挑出十个精兵强将,随时准备开赴佛城。”

“第二个问题,软件驱动开发。”一个负责软件的年轻工程师站了起来,面带难色,“刘总,dm集团的m-Smart系统,是基于谷歌的安卓底层深度定制的。而我们的天璇架构,虽然兼容安卓,但在驱动的优化上,还没有大规模商业应用的经验。要让他们的系统,完美地发挥出我们芯片的性能,这需要海量的工作,我担心……”

“你的担心,我明白。”林远打断了他,“所以,我决定将我们集团50%的软件工程师资源,全部投入到dm集团的项目中来!不仅如此,”他的目光转向刘华美,

“刘总立刻以集团的名义,面向全国高薪招聘开发人才。薪水,直接对标华为和阿里!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这次的项目组建起一支软件攻坚军团。”

“是!”刘华美点头应下。

“第三个问题,关于首批一百万片芯片的生产和品控。”一个负责生产的经理站了起来,“主任,以我们现有产线的良品率,要在一个月内,拿出一百万片达到dm标准的芯片,压力非常大。我建议,是不是可以适当放宽一些品控标准……”

“不行!”林远想也不想就否决了,“这是我们的第一仗,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导致我们满盘皆输!品控,绝不能有半点妥协!”

他的眼神,变得无比严厉。

“我给你加人,加设备,加预算!我只有一个要求,交付给dm的每一枚芯片,都必须是优等品!如果做不到,你这个生产部经理就地免职。”

那名经理被林远的气势,吓得浑身一颤,连忙立正保证:“保证完成任务!”

会议一直从上午,开到了深夜。

午饭和晚饭,都是盒饭在会议室里解决的。

所有人都像是上紧了发条的机器,围绕着那块巨大的白板,激烈地讨论、争辩、甚至拍桌子。

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地推敲;

每一个风险,都被预设了多种应对方案。

当会议结束时,那块原本只是框架的白板,已经变成了一张详尽到每一个具体负责人、每一个时间节点的作战图。

众人散去后,王海冰却又单独留了下来,走进了林远的办公室。

“主任,有个事得跟您单独汇报一下。”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兴奋,又有一丝凝重。

“什么事?”林远为他倒了杯热茶。

“关于石教授提的那个难题,”王海冰喝了口茶,压低了声音,“柳总请来的那个华为团队,真不是盖的。他们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哦?”林远瞬间来了精神。

“他们建议,我们可以暂时绕开完全重写指令集这个最难的关卡,尝试开发一种硬件翻译层。”王海冰说道。

“简单来说,就是在我们的芯片内部,集成一个专门的翻译官。让它来负责,将上层的应用指令,实时无损地翻译成我们天璇架构能听懂的语言。这样我们就可以在软件层面,实现对RISc-V的逻辑隔离。”

“这个方案,能行吗?”林远追问道。

“理论上,是可行的。”王海冰的表情,变得有些凝重,

“但是,这东西对芯片的设计能力和功耗控制,要求极高。等于是在一个房子里,再盖一个小房子。而且,开发难度和工作量,同样是不小。那个团队的负责人说,以他们之前的经验,最乐观的估计,也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才有可能拿出第一版的工程样品。”

“一年……”林远闻言,眉头再次紧紧地锁了起来。

石坚教授给他们的时间,只有三个月。

“不过,也算是有了一点突破。”王海冰看出了林远的失落,连忙安慰道,“至少我们看到了一条模糊的路,不再是完全的死胡同了。”

“嗯。”林远点了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慢工出细活,你不用着急。世界上的事,就怕认真二字。你们只要认认真真地去做,总会有水滴石穿的那一天。”

送走王海冰,林远一个人,再次陷入了沉思。

与dm集团的合作,虽然迈出了关键一步,但依旧充满了变数。

而“远望号”那座遥不可及的高山,更是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两条路,都很难。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走钢丝的人,必须在两条摇摇欲坠的钢丝上同时保持平衡,才能艰难地走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